古诗文专项 模拟训练四 讲练课件—2021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文专项 模拟训练四 讲练课件—2021年广东中考语文复习(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3 16:3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文解析
广东中考
第四部分 古诗文综合能力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四
一、基础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 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传神之笔,描绘登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羌管悠悠霜满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阅读
(一)
醉 翁 亭 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而往,暮而归/男有分,女有归
B.颓然乎其间者/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醒能述以文者/对联、题名并篆文
C
【解析】A.回去,返回/女子出嫁;B.倒下/坠落;C.离开,离去;D.文章/文字。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荫。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山水之间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在“山水之间”,还寄托在“与民同乐”中。课文通过描写醉翁亭幽美的环境和多姿的自然风光,以及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排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之情。
(二)
仕 数 不 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节选自《论衡·逢遇篇》)
【注释】①遇:获得机会。②武节:指武艺、兵法。
【参考译文】从前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都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德成就(成功,成就)
B.始欲仕宦(想要)
C.吾更为武(更改)
D.武主又亡(逃跑)
D
【解析】D. 死亡。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少 主 始 立 好 用 少 年 吾 年 又 老 是 以 未 尝 一 遇。
11.周人仕数不遇看上去似乎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随时逢迎,亦步亦趋,丢失自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