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信
阳
第
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The
rise
of
cities
and
Universities
in
Middle
Ages
部编九年级上册
约公元前21世纪
公元476年
上古
中世纪
公元1500年左右
约公元前2070年
古希腊罗马古典时代
公元前221年
夏商周
秦汉
公元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1年
公元907年
隋唐
宋元
公元1368年
公元1840年
明清
古代欧洲
古代中国
五代十国
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庄园
人物档案:
姓名:乔治
身份:农奴
生活:十分悲惨
渴望自由
第一幕
寻找出路
?
庄园
城市
第一幕
寻找出路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Stadt
Luft
macht
frei
—中世纪德国谚语
按照城市惯例,只要逃往城市的农奴在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即可成为自由人(市民)不再受原庄园主控制。
材料1:从9世纪开始,到14世纪中期…重犁、马颈轭(è)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到三田制种植的变化
。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材料2:9世纪以后,西欧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手工业者、小商贩来到教堂、城堡、渡口、桥梁等交通路口生产和出售他们的产品,在交通路口形成集市,往往在一个集市基础上,一座工商业城市诞生了。
—《世界中古史》
史料
研读
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提高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塞纳河
塞纳河
泰晤士河
莱茵河
新兴城市有什么样的特点?
位于河流和港湾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港湾
港湾
港湾
港湾
港湾
11世纪西欧新兴城市人口数据
(单位:万人)
时间
伦敦
巴黎
马赛
威尼斯
11世纪
1.5
1.8
1.5
4.5
汴京作为北宋的首都,也是全国政治,商业中心,人口众多,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东京有20多万户,加上不在户籍的人口(其中禁兵就有几十万人)大约接近200万。
——余鑫炎《中国商业史》
史料
研读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新兴城市有什么样的特点?
位于河流和港湾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人口少,规模小
在封建主领地上,成为自由自治城市
第二幕
勇敢斗争
人物档案:
姓名:乔治
身份:城市居民
状况:被随意征税
要争取自由
琅
城
起
义
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企图向主教和国王买回城市的自治权,可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琅城居民坚持斗争。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1、琅城通过哪些方式来争取自治权的?
2、琅城成功取得自治权的标志是什么?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自由
自治
法国琅城
史料
研读
手工业者
商
人
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作坊也是店铺
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一技之长的人
小商小贩
庄园逃离农奴
市民阶层
早期资产阶级
促进西欧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宋代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相比也有市民阶层、人口更多、规模更大,这是不是意味着宋城更先进?
中世纪城市
北宋城市
宋城与同时期欧洲城市相比,规模更大,也有市民阶层,但却不像西欧城市那样享有自由和自治特权。而且西欧城市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条件。
合作探究
第三幕
打拼创业
人物档案:
姓名:乔治
身份:手工作坊主
状况:面临恶性竞争
生意严重亏损
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保护产品的价格,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把自己组织到一种保护性的联合体中,这就是行会。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建立了行会。
—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医生行会
裁缝行会
木匠行会
铁匠行会
教师或学生行会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利益的团体,最初和城市中的手工业和商人行会性质一样,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大学。
——张磊
《欧洲中世纪大学》
第四幕
大学求知
人物档案:
姓名:乔治
身份:城市市民
状况:需要专业人才
努力求知提升
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萨拉曼卡大学
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的大学是如何产生的?拥有哪些特权?开设哪些课程呢?
牛津大学
背景:
特权:
课程:
大学兴起
11世纪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
阿拉伯文化的西传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大学课程
基础课程:七艺
专业课程:法学、神学、医学
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
—恩格斯
大学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呢?
材料1:牛津大学塑造出了11位国王、47位诺贝尔获奖者、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圣人。牛津大学把培养专业人才和普遍学问作为其使命。
—《欧洲大学史》
史料
研读
材料2:
中世纪大学致力于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带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大学的民主风气也影响着社会的民主制度,有利于社会的政治革新。
—《欧洲中世纪大学》
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倡导了科学精神
为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独特
的贡献。
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的摇篮,而大学又为城市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大学活跃了中世纪的思想文化,为近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欧洲中世纪史》
城市
大学
孕育
促进
孕育近代西方文明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
发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谢谢大家
信阳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