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
1.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扇子扇灭 B.用嘴吹灭 C.用灯帽盖灭
2.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3.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室内的温度高 B.冰块比较小 C.桌子产生了热
4.下列各种方法,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的是( )
A.使用玻璃棒搅拌 B.加水 C.加食盐
5.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洗发水、食用油 B.酒精、花生油 C.白醋、酒精
6.在100毫升水中放入45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仍有食盐颗粒剩余,这是因为( )
A.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B.由于搅拌不够 C.盐的颗粒太大
7.注射器抽进水,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发现活塞(??? )。
A.基本推不动???????????????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8.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
A.支持燃烧 B.提供呼吸 C.无色无味 D.没有质量
9.下列方法中,能够使衣服在最短的时间内晾干的是( )。
A.晾在通风的地方 B.晾在有阳光的地方 C.晾在既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
10.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 )。
A.多放一些豆子 B.减去一些豆子 C.保持豆子数量不变
二、填空题
11.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
12.将干燥的纸团放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 此实验说明空气占据(______)。
13.水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过程。
14.观察“水结冰”的现象,我们发现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水要________(填“大”或“小”)。
15.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会慢慢变干,这是________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 的小水珠,这种现象叫________。
16.观察下图中的温度计,它是根据_________原理制成的。这个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现在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_。
17.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热量,(_____)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8.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_______湿(填“会”或“不 会”),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_______。
19.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_______。
20.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_______。
三、判断题
21.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____)
2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_______)
2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_______)
24.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______)
25.可以用燃着的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______)
26.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后,橡皮泥就不再是橡皮泥。(________)
27.加热蒸发皿时,需要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_____)
28.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箱子。(_____)
29.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此时红色的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______)
30.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______)
四、连线题
31.把下列实验过程与其名称用线连起来。
蒸发 静置 过滤 搅拌
五、排序题
32.以下是做“热气球”的实验步骤,请你把正确的步骤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1)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2)重复几次实验,同时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33.为什么装有热空气的塑料袋子不能一直飘在空中呢?
34.简要描述一下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5.比较水和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七、实验题
36.空气和水能被压缩吗?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1)推: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达到刻度5的位置,如图)的空气和水,记下初始的刻度,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压活塞,分别可以将活塞压到哪个刻度,并记录下来。
(2)拉: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分别可以将活塞拉倒哪个刻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初始位置
向下推压
向上拉伸
空气
刻度5
刻度
刻度
水
刻度5
刻度
刻度
实验解释 画出向下压和向上拉是,空气颗粒的情况。(用○表示空气颗粒)
37.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 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井观察试管中清水的变化。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10 5 2 0 0 0 0 0
变化 没结冰 没结冰 没结冰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仔细观察上表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的问题。
(1)试管中清水温度的下降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均匀”“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
(2)水在______℃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_______(选填“受热”或“受冷”)。
(3)碎冰中加入食盐,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壁。
(5)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吗?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题
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38.小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入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________。
39.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40.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分离食盐和水
41.若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 C.沉淀
42.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 )
A.内焰 B.焰心 C.外焰
43.使用酒精灯时,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4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可以采用( )的方法将火熄灭。
A.浇水 B.用书本扑打 C.用湿抹布盖上去
在探究怎样溶解得更快的实验中,我们做了两个实验:
45.(如图)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分别加到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静止不动,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热水溶解的快 B.冷水溶解的快 C.一样快
46. (如图)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搅拌其中的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不搅拌溶解的快 B.搅拌溶解的快 C.一样快
47.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我们知道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______和________。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还有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A
7.A
8.D
9.C
10.A
11.热胀冷缩
12.空间
13.溶解 过滤 蒸发
14.大
15.蒸发 凝结
16.液体热胀冷缩 ﹣30℃ 50℃ 20℃
17.吸收 热量
18.不会 空间
19.鼓起来
20.100℃ 停止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4 1 3 2
33.当塑料袋飘起来后,内部的空气就不会被继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袋内空气温度下降,袋子就不会一直飘在空中了。
34.(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书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5.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并且有一定的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很冷,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36.3,7,
5,5
37.先快后慢 0 受冷 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不能 增大 是 形态变化了,冰是固态的,水是液态的
38.细盐
39.B
40.A
41.B
42.C
43.B
44.C
45.A
46.B
47. 温度 是否搅拌 颗粒大小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