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2.
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
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4.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5.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B.
水中山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
D.
熊猫在平面镜中的像
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
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
、
,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7.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全身呈蓝色
B.
全身红色
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A.
B.
C.
D.
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
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10.
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1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12.
下列光学仪器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
平面镜
B.
潜望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13.
如图所示,发光点
发出一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
点。选项图中所示是确定入射点
及像点
位置时所作的光路图,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作图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次序正确且图线使用规范的是
?
A.
B.
C.
D.
14.
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无穷多个
15.
电影具有三维立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
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
倍的镜头焦距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如图所示,为一束反射光线,反射光线
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角,如果使反射光线继续向平面镜方向靠拢时,必须使入射光线
?法线。
17.
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
18.
大量实验证实: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
?,可用公式
?来表示。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
处的光学元件后,交于主光轴上的
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交于
点,则该镜一定是
?透镜,原因是元件对光线有
?作用。
20.
如图丹丹同学身高
,站在平面镜前
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
,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18分)
21.
篝火晚会上,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人,会看到他(她)在晃动,为什么?
22.
现在学校会议室、电教室、教室用的投影仪,通常与电脑相连,电脑上的字或图片通过投影仪被放大,成像在屏幕上。说说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3.
平静的湖面映出了山的倒影,它说明了什么物理现象?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2分)
2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起之后面对着穿衣镜整理一番衣容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如图所示,身高
的小刚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前面的竖直墙壁上镶嵌的一块平面镜刚好能照出他的全身像,忽略他眼睛与头顶间隔的距离,图中已画出他审视自己头顶的像的光路。
(1)画出他通过镜子看自己脚尖的像的光路。
(2)推算小刚的穿衣镜的高度。
25.
一束平行光从天花板
处沿竖直方向投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如果把平面镜转过
角,则天花板上得到的光斑离
处
。求:
(1)天花板与水平镜面的距离。
(2)
点与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里的虚像的距离。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3.
C
4.
A
5.
A
6.
B
7.
D
8.
A
9.
C
【解析】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A错误;
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有水的地方亮;故B错误;
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
10.
D
【解析】若将人眼的晶状体当做凸透镜,视网膜当做光屏,那么在人观察物体时,物距往往要远大于
倍焦距,因此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1.
B
12.
D
13.
C
14.
B
15.
D
【解析】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
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故C正确;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
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第二部分
16.
远离
17.
18.
焦距的倒数;
19.
凹;发散
20.
;能
第三部分
21.
火焰的上方空气不均匀,光线不能沿直线传播,所以会看到人晃动。
22.
投影仪的原理是,把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
23.
略。
第四部分
24.
(1)
略
??????(2)
25.
(1)
略
??????(2)
略
第7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