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
期中化学试卷(选修4)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O-16
C-12
N-14
Na-23
一、单项选择题(16小题,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6题每题4分,共44分)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2.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HF、HCl、BaSO4
B.NH4F、CH3COONa、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
4.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0
mol·L-1·s-1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1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
CO2(g) ΔH=+393.5
kJ·mol-1
6.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
===
H++CH3COO-
B.KHSO4K++H++SO42-
C.NH3·H2O
===
NH4++OH-
D.H2SH++HS-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C.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8.下图所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观看,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2
mo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498
kJ能量
C.断裂1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能量
D.1
mol
N2和1
mol
O2的反应热ΔH=-180
kJ·mol-1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
C.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工业上用氮气、氢气合成氨气的过程中,通过加压将氨气液化以增大转化率
10.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融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D.溶液中已电离生成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11.25
℃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pH=11的溶液
B.c(OH-)=0.12
mol·L-1的溶液
C.含有4
g
NaOH的1
L溶液
D.c(H+)=1×10-10
mol·L-1的溶液
1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
2X(g)+Y(g)Z(g),60s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正确的是
A.X的平衡转化率为40%
B.若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则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1/2
C.若增大压强,则Y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13.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g)+2NH3(g)CO(NH2)2(s)+H2O(g) ΔH<0
B.CO2(g)+H2(g)CO(g)+H2O(g) ΔH>0
C.CH3CH2OH(g)CH2===CH2(g)+H2O(g) Δ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 ΔH<0
14.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HIn(ap)H+(aq)+In-(aq)
(红色)
(黄色)
现有浓度为0.02
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溶液显红色的是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
15.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关系是下图中的
16.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g)+H2(g)CO(g)+H2O(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在1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O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为0.4
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浓度符合5c(CO2)·c(H2)=
3c(CO)·c(H2O),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二、填空题(本题组包括4道大题,共56分)
17.(12分)(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①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醋酸代替盐酸做实验,对测定的中和热的影响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下表是几种常见燃料的燃烧热数值:
燃料
H2(g)
CO(g)
CH4(g)
C2H6(g)
C2H4(g)
C2H2(g)
ΔH/kJ·mol-1
-285.8
-283.0
-890.3
-1
559.8
-1
411.0
-1
299.6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101
kPa时,1
mol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②写出表示乙炔(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格中相同质量的六种燃料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2分)氢能的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Mg2Ni,
已知:Mg(s)+H2(g)===MgH2(s) ΔH1=-74.5
kJ·mol-1;
Mg2Ni(s)+2H2(g)===Mg2NiH4(s) ΔH2=-64.4
kJ·mol-1;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 ΔH3=____________。
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温度/K
有关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2
(1)(6分)①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_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T1=________;②通过实验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2=______。
(2)(4分)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0~8
s内,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2分)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并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________(填粒子符号)。
19.(16分)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
(1)(10分)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①
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7
Pa下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N2为0.1
mol,H2为0.3
mol,NH3为0.1
mol。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③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仅改变了一个条件,可看出t2时刻的v正
___
v逆(填“>”、“=”或“<”);t4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在t2时刻的H2转化率___t5时刻(填“>”、“=”或“<”);t8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6分)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
ΔH<0体系中,各成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O2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_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0.(16分)(1)(8分)
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水的离子积为1.0×10-14,B点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AB连线上任意点的溶液均显中性
c.B点溶液的pH=6,显酸性
d.图中温度T1>T2
③T2时,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_。
(2)(8分)
按要求填空
①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电解质,但H2O2比H2O更显酸性。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
℃时,0.1
mol·L-1的3种溶液盐酸、硫酸、醋酸,p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
③25
℃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填“>”“<”或“=”)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④下列曲线图中,可以正确描述0.1
mol·L-1乙酸(甲,Ka=1.8×10-5)
和0.1
mol·L-1氯乙酸(乙,Ka=1.4×10-3)的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水体积V的关系是______(填字母)。
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
期中化学试卷(选修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共44分)
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D
B
B
B
D
A
D
C
D
11~16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B
B
A
C
B
D
二、填空题(本题组包括4道大题,共56分)
17.(12分)
(1)(4分)
①量筒、温度计
②偏小
由于醋酸电离需吸热,故使测定的中和热偏小
(2)(6分)
①1559.8
kJ
②C2H2(g)+O2(g)===2CO2(g)+H2O(l)
ΔH=-1
299.6
kJ·mol-1
③H2
(3)(2分)
+84.6
kJ·mol-1(不写单位或“+”号合扣1分)
18.(12分)
(1)(每空1分,共6分)
①浓度
1
293
②B、C
温度
3
(2)(4分)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8.3×10-4
mol·L-1·s-1
(3)(2分)
催化作用
Mn2+
19.(16分)
(1)(10分)
①
33.3%(2分)
3.7或(2分)
②
ad(2分)
③(每空1分,共4分)
<
降低压强
>
使用催化剂
(2)(6分)
①
1.5×10-3
mol·L-1·s-1
②
bc
③
c
20.(16分)
(1)(8分)
①1.0×10-12
温度
②b
③2×10-9
mol·L-1
(2)(8分)
①H2O2H++HO2-、HO2-H++O22-
②醋酸>盐酸>硫酸
③═
④c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