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期中检测卷(二)(第1-13课)(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期中检测卷(二)(第1-13课)(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3 14:42: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卷(二)
(范围:必修一第1-13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这一划分主要依据了www.21-cn-jy.com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
(?http:?/??/?www.21cnjy.com?)下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因此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是分封制,C正确;井田制属于土地制度,A排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选贤任能制度,D排除。故选C。21·世纪
教育网
2.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有【来源:21cnj
y.co
m】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部落时代是指原始
(?http:?/??/?www.21cnjy.com?)社会,封建时代是指奴隶社会,郡县时代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故选A;三公九卿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度都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排除BCD。2·1·c·n·j·y
3.《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
(?http:?/??/?www.21cnjy.com?)“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21
cnjy
com
A.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B.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D.是君主专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答案】D
【解析】由“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
(?http:?/??/?www.21cnjy.com?)”可知,材料强调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影响,故C项正确;AB均是郡县制影响,但与材料无关;D项君主专制侧重于削弱相权,排除。21cnjy.com
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
(?http:?/??/?www.21cnjy.com?)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央的相关职能部门
(?http:?/??/?www.21cnjy.com?),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B错误;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的是战国时期,C错误;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www-2-1-cnjy-com
5.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
(?http:?/??/?www.21cnjy.com?)正式设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
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
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
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D.历史传统影响了唐代的官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并非是
(?http:?/??/?www.21cnjy.com?)隋唐首创,是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D正确;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A排除;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确立的,B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6.在唐代,经皇帝批准的宰相政
(?http:?/??/?www.21cnjy.com?)事堂会议所形成的要点即“词头”,交中书省的低级官员舍人起草。若“词头”有误,舍人可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这说明唐代
A.政令的草拟有固定的程序
B.舍人理政限制了皇权滥用
C.三省内部决策彰显民主性
D.中书省侵夺了门下省权力
【答案】A
【解析】材料“若‘词头’有误,舍人可
(?http:?/??/?www.21cnjy.com?)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政令起草有着严格的程序,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7.万历六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因葬父归乡
(?http:?/??/?www.21cnjy.com?)二月,出京时,“六部官员相送”,还朝时,“居正所过,守臣率长跪,抚按大吏越界迎送,身为前驱道经曩阳,曩王出候,要居正宴。虽公侯谒王执臣礼,居正具宾主而出。过南阳,唐王亦如此,”上述情况反映出21·cn·jy·com
A.内阁首辅位高权重
B.相权威胁皇权
C.内阁互接统领六部
D.专制皇权强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因此D正确,AC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废除了丞相制度,B排除。故选D。
8.“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简,机构精简,成员精简
B.密,保密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
C.速,提高了行政效率
D.尊,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不许太监在侧
(?http:?/??/?www.21cnjy.com?),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体现了军机处保密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政令执行,选项B正确;材料未反映军机处机构精简的特点,排除A;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选项D表述错误,排除。
9.古典时期,雅典公共建
(?http:?/??/?www.21cnjy.com?)筑遍布城邦。这些建筑包括宗教性建筑,如神庙、祭坛和公共墓地;市政建筑,如议事厅、议事堂、市政广场;城邦社会与文化活动场所,如剧场、体育场、竞技场、露天赛场。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重视宗教和来世的生活
B.城邦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贵族
C.公民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
D.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
【答案】C
【解析】从雅典公共建筑的分布情况和种类来看,
(?http:?/??/?www.21cnjy.com?)城邦的公共生活深刻着影响着公民,也体现的是城邦利益高于一切,C正确,B排除;A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1
cnjy
com
10.在雅典,将军一职通过
(?http:?/??/?www.21cnjy.com?)竞选产生,可连选连任,不必到公民大会述职,没有薪金。这样,一般贫苦公民很难当选为将军,即使被选上了,由于无薪金,也不可能充任。据材料可知
A.只有工商业者才能担任将军一职
B.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
C.雅典国家政权被氏族贵族所掌控
D.首席将军比公民大会地位高
【答案】B
【解析】根据“由于无薪金,也不可能充任”
(?http:?/??/?www.21cnjy.com?)可知由于财产的限制,使得贫苦公民很难当选,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故选B;拥有一定财力的贵族也可以担任将军,排除A;贫苦农民由于财产限制很难当选将军不代表雅典国家政权被氏族贵族掌控,排除C;D项内容无法体现,排除。
11.有学者认为,《罗马
(?http:?/??/?www.21cnjy.com?)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说明罗马法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
(?http:?/??/?www.21cnjy.com?)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下价值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基础上的,故本题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排除D项。
12.《十二铜表法》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如有人在出庭辩论时亲手保护自己的物品……”具体做法就是与对方兴讼时,兴讼双方以手抓住所争辩的物品并以严肃的言辞来维护对该物之权利,把手放在物品上要在一定的地方并在最高审判官在场时进行。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已经发展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D.法庭辩论决定物品归属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如“
(?http:?/??/?www.21cnjy.com?)兴讼双方以手抓住所争辩的物品并以严肃的言辞来维护对该物之权利,把手放在物品上要在一定的地方并在最高审判官在场时进行”,可以看出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具备形式主义的特征,A项正确;这一规定并没有强调是在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B项;罗马法在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当政时发展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决定物品归属的法律方式,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13.1689~1690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
(?http:?/??/?www.21cnjy.com?)向议会提出两个法案,一个(包容法案)被拒绝,一个被束之高阁;而议会提出的市政法案,尽管威廉一世“厌恶至极”,但他还是批准了,因为不然的话,“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这表明
A.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
B.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受到冲击
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D.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中国王和议会的法案的通
(?http:?/??/?www.21cnjy.com?)过情况来看,体现的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的主权地位就已经得到确立,D排除。故选C。
14.在谈论英国政治制度时,有
(?http:?/??/?www.21cnjy.com?)人评论道:“英国式的解决争端的方法是遇事点人头,而不是砍人头。……如果两家都是英国人,就会坐下来谈判”。材料反映出
A.英国喜欢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B.英国政治具有妥协传统
C.政治传统影响英国的社会生活
D.英国人重视谈判的传统
【答案】B
【解析】材料指出英国政治制度的特
(?http:?/??/?www.21cnjy.com?)点在于,多采用点人头(民主投票的方式),不是砍人头(暴力斗争)解决争端,(英国人)倾向于“坐下来谈判”,反映出英国政治具有妥协传统,B项正确;英国喜欢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没有明确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政治传统影响英国的“社会生活”,C项错误;英国人重视谈判的“传统”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15.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美国最高
(?http:?/??/?www.21cnjy.com?)法院: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四则依靠他们使自已不受行政权的进攻……保守派依常他们抵制民主派的放纵,民主派则依靠他们去抵制保守派的顽固。”由此可知,美国最高法院
A.消除了各派之间的矛盾
B.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C.旨在限制行政权的滥用
D.维护了权力制约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行政权依靠
(?http:?/??/?www.21cnjy.com?)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四则依靠他们使自已不受行政权的进攻”可知,最高法院成为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相互制衡的部门,
这反映出美国最高法院起到了维护了权力制约体制的作用,故D项正确;削除矛盾不可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排除B;材料中除了行政权,还有立法全,故C项不全面,排除。21教育网
16.从美国法律来看,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统
(?http:?/??/?www.21cnjy.com?)拥有领导文官系统的权力,但无权干涉许多行政部门行政项目的设计和拨款的使用。相反,各个官僚机构的资金和项目计划是通过国会获得的,且国会每年都要重新审查和监督这些资金和项目的使用与执行情况。这反映了美国
A.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削弱
D.联邦政府权力较小
【答案】B
【解析】材料“各个官僚机构的资金和项目计划
(?http:?/??/?www.21cnjy.com?)是通过国会获得的,且国会每年都要重新审查和监督这些资金和项目的使用与执行情况”体现的是国会对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的制约,强调的是美国的分权与制衡机制,B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没有权力中心,A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17.1875年1月,法国共和联盟在议会
(?http:?/??/?www.21cnjy.com?)上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在1876年初的众议院选举中,共和派一举获得360个席位,保守派只获得155席。1879年1月参议院三分之一改选中,共和派取得了82席中的66席,参议院从保守派占多数转为温和共和派占多数。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A.君主制政体被政客彻底抛弃
B.政治派别的妥协稳固了政治秩序
C.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过程艰难
D.共和派逐渐取得了政治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1875年初,法兰西
(?http:?/??/?www.21cnjy.com?)第三共和国宪法只能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在随后的众议院、参议院选举中,共和派席位多于保守派,数年后,共和派成为权力较大的参议院中的多数派等,反映出当时法国和派逐渐取得了政治主导地位,D项正确;君主制政体被政客“彻底”抛弃说法绝对,A项错误;政治派别的妥协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B项错误;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过程”的“艰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8.“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
(?http:?/??/?www.21cnjy.com?)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认为,德意志1871年宪法
A.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确立了德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只是规定了形式上的宪法政治
【答案】A
【解析】根据“尽管宪法中
(?http:?/??/?www.21cnjy.com?)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可得出,德意志帝国的政体是民主政体,因此体现了1871年宪法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德意志帝国不是三权分立体制,排除C;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
1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
(?http:?/??/?www.21cnjy.com?)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A.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已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
D.逐步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
【答案】A
【解析】清政府的外交观念逐
(?http:?/??/?www.21cnjy.com?)步与世界接轨,企图以这种方式实现洋人与满清形式上的平等,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清政府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排除B;《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
2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
(?http:?/??/?www.21cnjy.com?),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鸦片战争时,
(?http:?/??/?www.21cnjy.com?)中国民众没有支持中国军队,袖手旁观,甚至为英军提供服务,没有认识到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缺乏民族意识,故选D;材料不能体现国人对世界形势的认识,排除A;中国民众为英军提供服务,排除B;材料反映中国民众对鸦片战袖手旁观,不能说明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排除C。
21.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
(?http:?/??/?www.21cnjy.com?)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
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
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太
(?http:?/??/?www.21cnjy.com?)平天国的思想脱离了当时中国国情,因此其思想不可能在革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必然会出现口号和结果的背离,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洪秀全仅仅是借助了西方宗教的形式,没有体现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地宗教的融合,排除A项;平均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小农经济,和西方宗教无关,排除B项;太平天国思想的口号虽然有矛盾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对当时的群众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C。
22.1859年的《资政新
(?http:?/??/?www.21cnjy.com?)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
(?http:?/??/?www.21cnjy.com?)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3.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
(?http:?/??/?www.21cnjy.com?),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D
【解析】根据“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
(?http:?/??/?www.21cnjy.com?)言者”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战争,战后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选项D正确;选项A是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后出现的,当时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排除;选项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当时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排除;选项C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出现的局面,排除。
24.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
(?http:?/??/?www.21cnjy.com?)“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
(?http:?/??/?www.21cnjy.com?)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可以得出本题的时间范围,由“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即得出外国人深入到中国内地,且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到北京,综合判断得出,此条约应该是《北京条约》,B符合题意;而ACD条约内容与时间上均与题意无关。故选B。
2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
(?http:?/??/?www.21cnjy.com?)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D
【解析】根据梁启超的评价可知,
(?http:?/??/?www.21cnjy.com?)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家国意识觉醒,认识到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管中国的事,说明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故选D;ABC与梁启超评价的主旨不符,不是梁启超所说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开国皇帝刘邦惩成
(?http:?/??/?www.21cnjy.com?)亡泰孤立之败,综周秦之分封与那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对封国控放适度的政策,使封国在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屏藩枝辅的作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
——摘煸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明初沿用元制,洪武
(?http:?/??/?www.21cnjy.com?)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政区习慣上仍称为“省".其管辖范围除陕西、四川、云南外,一般比原行中书省要小一些。将行省分为三使司,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然而。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
——摘蝙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迁,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的认识。(8分)
【答案】(1)变化:由汉初椰国并行制演化为单一的郡县制。
影响:消除了地方分裂制据的隐患,强化了中央集权;使中央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导致外戚篡权。
(2)变迁:从沿用行省制到废行省设三司,后又增设巡抚和总督统辖。
认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要目的;在沿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处理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有利于社会发展。2-1-c-n-j-y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综周秦之
(?http:?/??/?www.21cnjy.com?)分封与那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可知,由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化为单一的郡县制。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削弱诸侯
(?http:?/??/?www.21cnjy.com?)国,壮大郡县有助于消除了地方分裂制据的隐患,强化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可知,使中央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导致外戚篡权。
(2)变迁:根据材料“明初沿用元制,洪武
(?http:?/??/?www.21cnjy.com?)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可知,从沿用行省制到废行省设三司,后又增设巡抚和总督统辖。
认识:根据材料“将行省分为三使司,
(?http:?/??/?www.21cnjy.com?)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可知,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要目的;明代是在行省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后来增设督抚,说明是在沿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变革;根据材料“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可知,处理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有利于社会发展。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
(?http:?/??/?www.21cnjy.com?)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作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
(?http:?/??/?www.21cnjy.com?)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版权所有:21教育】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典型的制度表现是什么?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
(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6分)
【答案】(1)制度表现:三省六部制
根本不同:古代中国的分权服务于(或加强了)皇权专制,古代雅典的分权服务于(或保障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2)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
【解析】(1)制度表现:据材
(?http:?/??/?www.21cnjy.com?)料“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分权的表现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根本不同:据所学可知,古代
(?http:?/??/?www.21cnjy.com?)中国的分权服务于(或加强了)皇权,本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古代雅典的分权服务于(或保障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维护奴隶制民主。
(2)特点:据材料“每年一度
(?http:?/??/?www.21cnjy.com?)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可知,通过公民监督、定期投票测试;据材料“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可知,预防为主。
目的: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监督制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
28.(20分)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
(?http:?/??/?www.21cnjy.com?)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
(?http:?/??/?www.21cnjy.com?)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
(?http:?/??/?www.21cnjy.com?)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4分)
【答案】(1)条件: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
(?http:?/??/?www.21cnjy.com?)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独裁带来的教训。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
(2)特点:三权分立体制;人民主权。意义: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等。
(3)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4)认识:各国的政治发展特征是由国情决定的;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等。
【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宪政制度能
(?http:?/??/?www.21cnjy.com?)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可归纳出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根据材料“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可归纳出克伦威尔独裁带来的教训。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特点:根据材料“美国实行
(?http:?/??/?www.21cnjy.com?)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可归纳出是三权分立体制;根据材料“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可归纳出人民主权。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体现为“分权制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等。
(3)原因:根据材料“但其本身
(?http:?/??/?www.21cnjy.com?)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原因可从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较弱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4)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认识可从各国的政治发展特征是由国情决定的、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检测卷(二)
(范围:必修一第1-13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这一划分主要依据了21cnjy.com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有www.21-cn-jy.com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
3.《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
(?http:?/??/?www.21cnjy.com?)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B.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D.是君主专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
(?http:?/??/?www.21cnjy.com?)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2-1-c-n-j-y
A.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5.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
(?http:?/??/?www.21cnjy.com?)式设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出处:21教育名师】
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
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
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D.历史传统影响了唐代的官制
6.在唐代,经皇帝批准的宰相政事堂
(?http:?/??/?www.21cnjy.com?)会议所形成的要点即“词头”,交中书省的低级官员舍人起草。若“词头”有误,舍人可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这说明唐代
A.政令的草拟有固定的程序
B.舍人理政限制了皇权滥用
C.三省内部决策彰显民主性
D.中书省侵夺了门下省权力
7.万历六年,内阁首辅张
(?http:?/??/?www.21cnjy.com?)居正因葬父归乡二月,出京时,“六部官员相送”,还朝时,“居正所过,守臣率长跪,抚按大吏越界迎送,身为前驱道经曩阳,曩王出候,要居正宴。虽公侯谒王执臣礼,居正具宾主而出。过南阳,唐王亦如此,”上述情况反映出【版权所有:21教育】
A.内阁首辅位高权重
B.相权威胁皇权
C.内阁互接统领六部
D.专制皇权强化
8.“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21
cnjy
com
A.简,机构精简,成员精简
B.密,保密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
C.速,提高了行政效率
D.尊,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9.古典时期,雅典公共建筑遍布城邦
(?http:?/??/?www.21cnjy.com?)。这些建筑包括宗教性建筑,如神庙、祭坛和公共墓地;市政建筑,如议事厅、议事堂、市政广场;城邦社会与文化活动场所,如剧场、体育场、竞技场、露天赛场。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21
cnjy
com
A.公民重视宗教和来世的生活
B.城邦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贵族
C.公民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
D.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
10.在雅典,将军一职通过竞选产生
(?http:?/??/?www.21cnjy.com?),可连选连任,不必到公民大会述职,没有薪金。这样,一般贫苦公民很难当选为将军,即使被选上了,由于无薪金,也不可能充任。据材料可知
A.只有工商业者才能担任将军一职
B.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
C.雅典国家政权被氏族贵族所掌控
D.首席将军比公民大会地位高
11.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法
(?http:?/??/?www.21cnjy.com?)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说明罗马法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12.《十二铜表法》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如有人在出庭辩论时亲手保护自己的物品……”具体做法就是与对方兴讼时,兴讼双方以手抓住所争辩的物品并以严肃的言辞来维护对该物之权利,把手放在物品上要在一定的地方并在最高审判官在场时进行。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2·1·c·n·j·y
A.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已经发展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D.法庭辩论决定物品归属
13.1689~1690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
(?http:?/??/?www.21cnjy.com?)向议会提出两个法案,一个(包容法案)被拒绝,一个被束之高阁;而议会提出的市政法案,尽管威廉一世“厌恶至极”,但他还是批准了,因为不然的话,“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这表明
A.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
B.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受到冲击
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D.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14.在谈论英国政治制度时,有人
(?http:?/??/?www.21cnjy.com?)评论道:“英国式的解决争端的方法是遇事点人头,而不是砍人头。……如果两家都是英国人,就会坐下来谈判”。材料反映出
A.英国喜欢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B.英国政治具有妥协传统
C.政治传统影响英国的社会生活
D.英国人重视谈判的传统
15.托克维尔曾这样评价美国最高
(?http:?/??/?www.21cnjy.com?)法院: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四则依靠他们使自已不受行政权的进攻……保守派依常他们抵制民主派的放纵,民主派则依靠他们去抵制保守派的顽固。”由此可知,美国最高法院
A.消除了各派之间的矛盾
B.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C.旨在限制行政权的滥用
D.维护了权力制约体制
16.从美国法律来看,作
(?http:?/??/?www.21cnjy.com?)为政府首脑的总统拥有领导文官系统的权力,但无权干涉许多行政部门行政项目的设计和拨款的使用。相反,各个官僚机构的资金和项目计划是通过国会获得的,且国会每年都要重新审查和监督这些资金和项目的使用与执行情况。这反映了美国
A.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削弱
D.联邦政府权力较小
17.1875年1月,法国共和联盟在议会
(?http:?/??/?www.21cnjy.com?)上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在1876年初的众议院选举中,共和派一举获得360个席位,保守派只获得155席。1879年1月参议院三分之一改选中,共和派取得了82席中的66席,参议院从保守派占多数转为温和共和派占多数。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A.君主制政体被政客彻底抛弃
B.政治派别的妥协稳固了政治秩序
C.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过程艰难
D.共和派逐渐取得了政治主导地位
18.“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
(?http:?/??/?www.21cnjy.com?)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认为,德意志1871年宪法
A.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确立了德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只是规定了形式上的宪法政治
1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http:?/??/?www.21cnjy.com?)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A.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已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
D.逐步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
2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
(?http:?/??/?www.21cnjy.com?)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21教育网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21.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
(?http:?/??/?www.21cnjy.com?)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
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
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22.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
(?http:?/??/?www.21cnjy.com?)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23.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
(?http:?/??/?www.21cnjy.com?)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4.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
(?http:?/??/?www.21cnjy.com?)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
(?http:?/??/?www.21cnjy.com?)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开国皇帝刘邦惩成亡泰孤立之败
(?http:?/??/?www.21cnjy.com?),综周秦之分封与那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对封国控放适度的政策,使封国在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屏藩枝辅的作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
——摘煸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明初沿用元制,洪武
(?http:?/??/?www.21cnjy.com?)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政区习慣上仍称为“省".其管辖范围除陕西、四川、云南外,一般比原行中书省要小一些。将行省分为三使司,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然而。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摘蝙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迁,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的认识。(8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
(?http:?/??/?www.21cnjy.com?)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作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
(?http:?/??/?www.21cnjy.com?)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21·世纪
教育网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1)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典型的制度表现是什么?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
(8分)www-2-1-cnjy-com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6分)
28.(20分)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
(?http:?/??/?www.21cnjy.com?)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来源:21cnj
y.co
m】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
(?http:?/??/?www.21cnjy.com?)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
(?http:?/??/?www.21cnjy.com?)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6分)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