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烧水时水越来越少,去哪里了?
导入新课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
做一做
导入新课
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
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实例,知道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说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实验,观察水沸腾的现象,能描点绘制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3.通过分析沸腾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沸点的概念,能分析归纳出沸腾条件。
4.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重点:概念——汽化、液化、沸腾、沸点;
规律——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难点:观察并描述水沸腾前后的现象;沸腾条件的应用。
导入新课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一般气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讲授新课
在这两种情况下,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
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讲授新课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蒸发:
蒸发
一
讲授新课
沸腾
二
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
沸腾:
讲授新课
1.怎们做让我们洗的拧干的衣服干得快?
方法:
控制变量法
讨论:
讲授新课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的作用特点,做一做:酒精涂手背
1.液体的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致冷
讲授新课
小结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一、提出问题
1.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水沸腾的装置
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加盖烧杯
温度计
讲授新课
二、设计实验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在左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讲授新课
2.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7.5
三、进行实验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讲授新课
1.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气泡变大。
2.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变小。
3.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
4.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实验现象总结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讲授新课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四、实验结论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讲授新课
液态铁
液态铅
水银
亚麻仁油
2750
1740
357
287
甲苯
水
酒精
液态氨
111
100
78
-33.4
液态氧
液态氮
液态氢
液态氦
-183
-196
-253
-268.9
几种液体的沸点/?C
(在标准大气压下)
小资料
答:沸点与气压有关系,而且实验时各种仪器的精密度不一样。
思考: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汽化和液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过程吸热
概念
发生条件
特点
影响因素
蒸发
概念
沸腾
发生条件
特点
纸锅烧水
因为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水烧开时的温度约为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起来。
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随堂练习
1.
某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做出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
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C.OB段表示沸腾过程,且温度先上升后不变
D.AB段虽然温度不变但也在不断吸热
D
随堂训练
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C
随堂训练
随堂训练
我的收获···
行百步者半九十,很多时候失败是因为最
后关头没有坚持,就像水温达到1000C却不能再
吸收热量,沸腾也就成了一步之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