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4.1 电荷和电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4.1 电荷和电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16: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电荷与电流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下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A.
B.
C.
D.
如图,甲和乙两个相同的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当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A.
B.
C.
D.
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
A.
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
B.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
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绒
D.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A.
B.
C.
D.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相互靠近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
乙一定带负电,丙一定带正电
B.
乙可能带正电,丙可能带正电
C.
乙可能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
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
下列各电路图中完全无误的是(
)
A.
B.
C.
D.
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一定带电
下列现象的原因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B.
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能吸起纸屑
C.
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D.
两个带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会互相吸引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再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A.
B.
C.
D.
在以下四幅图中,属于正确的电路是()
A.
B.
C.
D.
带负电的橡胶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吸引,这说明通草球()
A.
一定带负电
B.
一定带正电
C.
一定不带电
D.
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
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称为________________,简称电流。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电流的形成:电路中电荷的____________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把______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_?。
(1)学校广播站的某个电路坏了,柯雪帮忙去修理,她在某定值电阻两端加2伏电压时,测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0.2安。当电阻两端加3伏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
_________,此时该电阻阻值是
_________。(2)柯雪看到广播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幅静电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①图中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三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若丙带负电,则丁_______(选填A,B,C,D)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
C、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
科学上规定,
?
?
?
?
?
??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
??
?
?
??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从电源的
??
?
?
?
?极流出,流向电源的
??
?
?
?
?极。因此,电子的运动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
??
?
?
?
?

将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头发时,发现头发被吸引,这是因为带电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如果再将此玻璃棒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A和B,发现A被排斥,B被吸引,则______带正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用到摩擦起电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知识.此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本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知识分析判断,会利用静电现象进行分析生活现象。
【解答】
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
故选B。
2.【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注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异种电荷。
【解答】
A、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应该带同种电,不符合题意;
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是因为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符合题意;
C、乙靠近甲,是甲吸引的结果;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会吸引甲,但甲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D、乙不带电,不会吸引甲,所以甲不可能主动靠近乙,而乙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大气压的应用、分子间的作用力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我们周围存在大气压;
(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解答】
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主要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故B错误;?
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绒?,是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C正确;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电路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A图没有开关,故不正确;B图没有电源,故不正确;C图没有用电器,开关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故不正确;D图符合电路的组成,故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分析】
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本题考查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注意题干中没有声明轻质小球是带电体,且很容易漏掉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这种情况。
【解答】
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只有D说法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做出判断。
【解答】
A.图中电流表与灯并联,故A错误;
B.图中电压表与灯串联,故B错误;
C.图中电压表虽然与灯并联,但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故C错误;
D.图中电流表与灯串联,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连接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的能力。
【解答】
D.由图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时会被吸引,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知,显示屏一定带电,故D正确。
AB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项都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ABC。
?故选D。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静电现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A.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由于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静电现象;
B.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能吸起纸屑,属于静电现象;
C.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属于静电现象;
D.两个带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会互相吸引,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不属于静电现象。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带电的有关问题,要知道在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电流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根据电流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
【解答】
A.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但此电路中与用电器并联了,故A错误;
B.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故B正确;
CD.电流表与L1串联,测L1的电流,但电流从接线柱“-”流进而从“+”接线柱流出了,故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分析】
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通草小球,出现吸引现象,可能是通草球带正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通草球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不带电体,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科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
A.同种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两球应该远离,故A错误。
B.正,负异种电荷之间相互吸引,两球相互靠近,故B正确。
C.同种负电荷相互排斥,两球应该远离,故C错误。
D.正,负异种电荷之间应该相互吸引,两球相互靠近,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电流强度;安培;A;毫安;微安
【解析】电流是有大小的,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有毫安和微安。
故答案为:电流强度;安培;A;毫安;微安。
14.【答案】(1)定向移动;
?(2)正;相反
【解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电流相关知识。电流是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
(1)电流是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定向移动;(2)正;相反。
15.【答案】(1)0.3A;10Ω;
(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②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一道基础题目。
(1)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所以电阻不变。
(2)①偏离,说明其受到了力的作用,要从其受力的角度去分析;
②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大小,反应了小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将小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与小球B距离小球A的远近不同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1)由得:,
当U'=3V时,,
由于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所以当电阻两端加3伏电压时,电阻的大小不变仍为10Ω;
(2)①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向右偏转,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B与小球A都带正电,所以其向右偏转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②随着小球B距离小球A的距离在增大,发现小球B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说明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故答案为:
(1)0.3A;10Ω;
(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同种电荷相距越远,排斥力越小。
16.【答案】同种;
B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
由于甲、乙相互排斥,则甲、乙带同种电荷;丙、丁相互吸引,丙带负电,则丁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同种;BC。
17.【答案】正电荷定向运动;负;负;正;相反
【解析】【分析】
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不要将电流的形成与电流的方向的规定混淆。
【解答】
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同时规定了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带负电,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正电荷定向运动;负;负;正;相反。
18.【答案】吸引轻小物体;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摩擦起电,知道自然界中只有哪两种电荷,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摩擦起电),而带电的物体会吸引微小的不带电的物体,因此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干燥的头发时会吸引干燥的头发,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干燥的头发也会吸引靠近的带电的玻璃棒。如果再将此玻璃棒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A和B,发现A被排斥,B被吸引,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则A带正电。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