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右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领土面积更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人口总数更少
3.下列人口密度最小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下图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4~6题。
4.读图,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
A.一直很快 B.1900年后逐渐变缓
C.一直缓慢 D.1950年后迅速加快
5.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 B.劳动力可能会短缺
C.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科技水平不断下降
6.我国近年来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总数减少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人口分布不均 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
7.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世界局部地区语言分布图,完成8~11题。
8.关于图中A、B两处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处主要使用汉语
B.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和它使用相同语言的还有亚洲的东部
C.B处主要使用汉语,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A处使用的语言和印度相同
9.关于图中C处的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俄语,信仰佛教
B.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德语,信仰基督教
C.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俄语,信仰基督教
D.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英语,信仰伊斯兰教
10.图中A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 (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1.中国与A地区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互助 D.南南对话
12.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1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古、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 )
A.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 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 结合右图, 完成14、15题。
14.试推断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 ( )
A.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B.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C.气候高寒,年降水量稀少
D.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15.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说明 ( )
A.发达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B.国家间不需要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C.发展中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
D.国家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2020·北京西城期末)读“某聚落俯瞰景观”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聚落景观的特点为 ( )
A.低矮房屋居多 B.建筑密度较小
C.交通方式单一 D.用地规模较大
17.该聚落 ( )
A.商业活动多在临时集市 B.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没有休闲、 娱乐的场所 D.自然景观保护程度较高
18.下图为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
A.都位于湿润地区 B.都位于热带地区
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19.读图,下列国家中属于B类的是 ( )
A.印度
B.日本
C.巴西
D.中国
20中国某家电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世界格局经济平等化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中国企业经济全部走向世界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16分)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数据。
年份(年) 1830 1900 1930 1950
人口(亿) 10 16.3 20 25.2
年份(年) 1975 1987 1999 2011
人口(亿) 40 50 60 70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分)
(2)读材料一将“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补充完整,可看出从1830年到1987年,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 (快/慢),请分析原因 。(2分)
答:填图略。
(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 有关。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2分)
(4)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 、 、 、 (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6分)
(5)材料二图中,①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信仰 ,南极地区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 。(4分)
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近5 000名外宾出席。
材料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
(1)想知道怀柔区位于北京市的具体方位,最好查阅(1分) (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气候类型图
C.北京市政区图 D.怀柔区交通图
(2)根据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七大洲来看,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是 洲。(1分)
(3)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的大洋是 。(1分)
(4)国际上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说成“南北关系”,请从两类国家的分布位置进行解释。(3分)
(5)连线:将甲、乙、丙、丁四类产业特征与对应的国家类别用线连接起来。(4分)
(6)下列做法与此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议题不符的是(2分) ( )
A.加强南南合作 B.加强南北对话
C.开辟新的国际贸易渠道 D.只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合作
23.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甲所示为 聚落,图乙所示为 聚落。(2分)
(2)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2分)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2分)
(4)家住A地的某同学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村,再向北就到C村了。”请你根据该同学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2分)
(5)A、B、C三地的海拔都在 米以下,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 。(4分)
1.C 2.B 本题组考查世界的人口。第1题,图中所示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不是中国,德国出现了负增长。第2题,中国的领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所以中国的人口密度比印度低。
3.D 选项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4.D 5.A 6.B 本题组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问题。第4题,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在195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在1950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5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供给压力加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现象。第6题,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变缓,导致老龄化现象严重,所以政府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
7.D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④地在干旱的撒哈拉沙漠,所以人口稀疏。
8.A 9.C 10.C 11.B 本题组考查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人种及“南南合作”。第8题,从图中位置看出,A处分布着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B处位于中国境内,使用汉语。第9题,C处位于俄罗斯境内,使用俄语,信仰基督教。第10题,A地区居民属于白色人种。第11题,中国与A地区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D 汉语主要在我国使用,海外的华人和华侨也使用汉语,东南亚居民使用汉语的较多,但不是全部;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3.A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图①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是降水丰沛、河网密布的江南地区民居。图②是蒙古包,适合气候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图③是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是云南、广西等地区的民居。图④民居坐北朝南,东北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能量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屋顶坡度大有利于冬季积雪的滑落和夏季降水的排放,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14.A 15.D 本题组考查世界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国际经济合作。第14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知,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马来群岛,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适合咖啡生长。第15题,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国家间需要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发达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
16.D 17.B 本题组考查聚落的特点。第16题,该聚落为城市,高楼林立,建筑密度大,用地规模较大,交通方式多样。第17题,城市聚落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多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18.D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读图可知,亚洲的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19.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发达国家数量少,人口比例小,占全球国民收入总量大,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也是全球少数发达国家之一,印度、巴西、中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20.C 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某家电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第(2)题,据材料一将图补充完整后,可以看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第(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现在,欧洲、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最低的是欧洲。第(4)题,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图中①②④⑤四地属于人口稠密区。第(5)题,①处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④处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至今无人定居。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填图略。 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基督教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
22.【解析】本题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知识。第(1)题,选择合适的地图,一看范围,二看目的。查找的是北京范围内的怀柔区方位,所以应选择北京市内的,目的是找政区,所以查阅北京市政区图。第(2)题,从七大洲来看,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是欧洲。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的是北冰洋。第(4)题,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发达国家称为“北”,发展中国家称为“南”,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南北关系”。第(5)题,发达国家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一般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第(6)题,“一带一路”有利于开辟新的贸易渠道,沿线国家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所以既需要南南合作,也需要南北对话,不能只和经济发达国家合作。
答案:(1)C
(2)欧
(3)北冰洋
(4)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5)
(6)D
23.【解析】本题考查乡村与城市的区别以及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第(1)题,图甲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为城市聚落;图乙为乡村聚落。第(2)题,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势较低,靠近河流。第(3)题,三处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B,其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第(4)题,“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北……”找到北,由此可以画出指向标。第(5)题,图中A、B、C三地都在100米以下,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①、④处为山谷,③位于山脊与山谷之间。
答案:(1)城市 乡村
(2)地势平坦,靠近河流
(3)B 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理即可)
(4)标注略。
(5)100 ②
- 10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