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下列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
)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中共三大召开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⑤黄埔军校的创办
A.⑤②①③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③①④
2.1927年传唱的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湘南起义
3.下列历史事件中,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
B.《马关条约》--华北危机
C.巴黎和会--北伐战争
D.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
4.以下史实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合作实现
B.黄埔军校创办→北伐战争
C.巴黎和会决议→新文化运动
D.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东北易帜
5.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属于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前期的战果
③卢沟桥事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位同学在学习“国共第一次合作”这一内容时整理了以下四条笔记:“国共合作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北伐战争的成果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推动了工农运动。”其中叙述错误的有(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7.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
8.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由此成立了(?
?
)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革命军
C.工农红军第四军
D.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如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画中握手的两个人分表代表的是(?
?
)
A.南昌起义队伍——秋收起义队伍
B.中国工农红军——北伐军
C.北伐军——八路军
D.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
10.如果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端,那么,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则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奠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领导军队的建军原则得以确立,根据地建设的方针得以确定,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开始形成。关于上述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1.“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这句“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能体现( )
①井冈山经济富裕,交通便利
②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适应了当时的中国基本国情
④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3.“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谁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
)
A.毛泽东
B.朱德
C.陈毅
D.贺龙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领袖,制定了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
)
A.成立中国共产党
B.创建人民革命军队
C.领导城市工人运动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15.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剧本《红军长征》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16.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探险活动。根据当年历史,活动的正确顺序应是(?
?
)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革命根据地???
④甘肃会宁城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17.电影《半床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是,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贫穷的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
C.革命英雄主义
D.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18.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列各项长征途中发生的,没在诗词里表达出来的是(
)
A.爬雪山,过草地
B.巧渡金沙江
C.召开遵义会议
D.甘肃会宁会师
19.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会议:“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材料所述会议( )
A.确定了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B.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C.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0.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④中共三大--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步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定军山》。()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材料一: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与以往的革命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图片,说说图一与图二的关系。
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3)阅读材料三,思考并讨论,北伐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跌宕起伏,它虽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却最终失败了。你觉得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3.【奋斗与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材料一: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1)读材料一,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些努力经受住了考验?
自此,党总结出了带领革命取得成功的什么道路?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说一说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民族复兴路上已经走过了哪些历程?
24.下面材料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失败”的原因。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2)三大红军主力是在哪里会师,宣告了“长征胜利”?“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材料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3)“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多方面的。请根据你的理解,列举出两个方面。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近代百年,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和分裂,中国历史出现了不同的局面。某校八年级一个学习小组以“国共合作与分裂”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加。
任务一:梳理知识
(1)中国国民党的前身、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其政治纲领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提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其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国共两党为什么会发生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分别有什么影响?
任务三:思考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悟?
26.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进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军队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合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列举材料表格中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又继续战斗”的两例史实,并简述其意义。
(2)请把上表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3)材料中,毛泽东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省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撒播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4)根据材料,概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0分)
1.B
2.A
3.D
4.C
5.A
6.A
7.B
8.C
9.A
10.C
11.D
12.D
13.A
14.D
15.D
16.D
17.B
18.C
19.C
20.C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1)×
把“蒋介石”改为“孙中山”
(2)×
把“上海”改为“江西瑞金”
(3)×
把“《定军山》”改为“《歌女红牡丹》”
(4)√
(5)×
把“三大战役”改为“渡江战役”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1)打倒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与以往的革命相比,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
(2)图一与图二的关系是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苏联的支持;国共两党的合作。
(4)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等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3.(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2)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等。
24.(1)原因: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转折点:遵义会议的召开。原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2)会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时间:1924年1月;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第一次分裂的时间:
1927年;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时间:1936年12月;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分裂的时间:1946年6月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4)国共两党因为反对封建军阀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共同目标进行了两次合作,取得了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成果;国共两党因为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或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出现了两次分裂,导致了两次内战的爆发,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战则两伤;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共两党应团结合作等。
26.(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2)“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江西瑞金
(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4)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