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西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有(?
?
)
①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②农奴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③奴隶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
④手工业不断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中古西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手工业者、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的法律地位。他们都成为了(?
?
)
A.城市居民
B.大资本家
C.破产手工业者
D.基督教徒
3.“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庄园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4.以下“题表”说明了14-16世纪(
)
1363
1381
1445
1520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总计
105
56
124
83
74
74
50
58
雇工所占%
35%
40%
50%
54%
A.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B.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D.垦殖运动盛行
5.16世纪在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工场经济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庄园生活的惬意
6.“文艺复兴时期,人民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7.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上述现象的出现缘于(
)
A.工业革命的推进
B.美洲大陆的发现
C.启蒙运动的开始
D.文艺复兴的扩展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全面否定了天主教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促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是(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封君封臣改革的开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罗马帝国的建立
10.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许多学者带着大批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滩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的认识(
)
A.都没有揭示文艺复兴运动的根源
B.只能有一种正确的合理的观点
C.后者学者研究比前者观点更可信
D.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作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段话表明(?
?
)
A.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人类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C.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2.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13.学者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作者这样说,是因为(
)
A.世界初步联系成整体
B.贸易中心转到了北美洲
C.哥伦布发现了南极洲
D.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14.如下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的结果是(
)
A.到达了印度
B.发现了美洲
C.实现了环球航行
D.证明了地圆学说
15.如图地图中的箭头指向示意的是(
)
A.古罗马帝国对外扩张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D.英国的殖民扩张之路
16.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西班牙、荷兰、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荷兰、德国、法国
17.关于英国殖民扩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毛纺织业的发展要求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B.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先后打败荷兰、西班牙、法国
C.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巨大利润
D.英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18.下图反映的历史,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
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数量(单位:百万)
A.欧洲政局动荡不安
B.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美洲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D.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19.从16世纪晚期至18世纪,英国走向深蓝,一步一步成就“日不落帝国”。下列见证英国崛起的史实有误的一项是(
)
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无敌舰队”,开始海外扩张
B.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C.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
D.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20.16世纪,英国开始开拓海外市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下列相关史实中,年代最早的是英国(?
?
)。
A.海军打败“无敌舰队”
B.在中国沿海走私鸦片
C.成为“日不落帝国”
D.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错误的“×”,与材料无关的“О”。?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新航路之后,资本家们开始了新的征程。
材料二: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薄伽丘的文学作品《十日谈》讲述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刻画了一个人间少妇的青春之美;米开朗琪罗在教堂巨幅画《创世纪》中创作的众多鲜活人物,释放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1)文艺复兴最早起源于意大利。(
)
(2)文艺复兴希望能冲破神学的束缚,解放人性。(
)
(3)达.芬奇和但丁的作品反映了人性之美,褒扬教会。(
)
(4)文艺复兴开辟了人们思想,新航路开辟了新的市场,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5)步入近代社会要得益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城市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经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材料三: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据统计,在18世纪,利物浦的奴隶商人共将大约475万名来自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可以说,利物浦在18世纪聚集起来的财富,大部分来自于奴隶贸易的利润。18世纪的利物浦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早期的市民主要包括哪些人?他们后来逐渐演变成哪两个新兴阶级?
(2)中世纪后期,在西欧的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关系。手工业作坊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哪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3)利物浦进行奴隶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种罪恶的贸易为西欧和非洲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23.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延续和变异中不断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
??????????????——孙凤玲
材料二: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东罗马(拜占庭),东罗马人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
材料三: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人文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古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开启这场“变异”的先驱有何代表作品?这种“变异”对欧洲社会进程有何重大影响?
(4)综上所述,你对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认识?
24.14-16世纪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因素。
(2)材料二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二,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4)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活动与探究
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殖民与扩张的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殖民之源】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主义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15世纪中期以后,世界最早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是哪两个国家?它们为什么能最早进行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
材料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殖民之思】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摘编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26.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的社会转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欧洲巨变】
材料一:狄特里希杰拉德在《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其理由是:当时的欧洲,在诸多方面主要呈现“旧”的特征,“新欧洲”还在孕育成长之中。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000~1800年”间促使“新欧洲”孕育和成长的因素。
【科技进步】
材料二: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百度百科《英国工业革命》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问题的科技发明。
材料三: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使得鲁尔区成为德国空气污染重灾区。据统计,1961年鲁尔区共有93座发电厂和82个炼钢高炉,每年向空气中排放150万吨灰及400万吨二氧化硫。1962年12月,鲁尔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当月死亡人数同比猛增了156人。
(3)从材料三中找出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谈谈你对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点的认识。
【转型之痛】
材料四: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
350
1
740
1
060
290
30
30
(4)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材料四对此观点加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0分)
1.A
2.A
3.A
4.A
5.B
6.C
7.D
8.A
9.A
10.A
11.D
12.B
13.A
14.B
15.C
16.B
17.B
18.B
19.A
20.A
二、辨析改错题(共10分)
21.(1)О?
?
(2)√?
?
?(3)×?
?(4)√?
?(5)√
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2.(1)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者和商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雇佣关系。
(3)新航路的开辟。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人口,造成非洲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23.(1)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借鉴其他文明成果。;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等。
(2)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3)“变异”:提出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的人文主义思想(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神曲》;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4)文明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尊重文明之间的多样性;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有碰撞也有传承。
24.(1)因素: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新生的资产阶级的要求;③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
(2)个人主义:指人文主义。意义:①冲破传统束缚,②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③开启了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
(3)变化:新航路开辟前,是个人行为,没有国家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4)作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综合探究题(共20分)
25.(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先开辟新航路。
(2)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征服土地、掠夺财富。
(3)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苦难、贫困,但在客观上也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6.(1)因素: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术主义制度。
(2)直接原因:凯伊发明飞梭后,织布行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科技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3)问题:环境污染,疾病频发,死亡人数上升等社会问题。认识: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健康、低碳生活,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4)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