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选修2-2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一、单选题
1.在用反证法证明
时的反设为(
??)
A.?且
????????
B.?或
?????????
C.??????????????
D.?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
可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
A.?a,b都不能被5整除?????
?B.?a,b都能被5整除??????
?C.?a,b不都能被5整除????????
D.?a不能被5整除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
那么
”时,假设的内容是(???
)
A.??????????
B.??????????
C.?且
??????????
D.?或
4.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A.?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B.?至少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C.?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D.?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
,
,且
,则
中至少有一个负数”时的假设为(???
)
A.?全都大于等于0???????????????????????????????????
??B.?全为正数
C.?中至少有一个正数??????????????????????????????
??D.?中至多有一个负数
6.利用反证法证明:若
,则
,假设为(??
)
A.?都不为0?????????
B.?不都为0?????????
C.?都不为0,且
????????
D.?至少有一个为0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
”时,应假设(???
)
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大于
??????????????????????B.?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
C.?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
???????????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少有两个大于
8.用反证法证明“若
,
,则
,
至少有一个为0”时,假设正确的(???
).
A.?,
中只有一个为0???????
B.?,
全为0???????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
D.?,
全不为0
9.用反证法证明“至少存在一个实数
,使
成立”时,假设正确的是(???
)
A.?至少存在两个实数
,使
成立??????????????B.?至多存在一个实数
,使
成立
C.?不存在实数
,使
成立?????????????????????????D.?任意实数
,
恒成立
10.要证
成立,a,b应满足的条件是(???
)
A.?且
??????????????????????????????????????????????????B.?且
C.?且
??????????????????????????????????????????????????D.?,
或
,
11.①已知
,求证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
;②设x,
y,
z都是正数,用反证法证明三个数
,
,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时,可假设
,
,
都大于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假设都错误???????????????????????????????????????????B.?①与②的假设都正确
C.?①的假设正确,②的假设错误????????????????????????????D.?①的假设错误,②的假设正确
12.新高考的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后,某地学生需要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门学科中选课,每名同学都要选择其中的两门课程.已知甲同学选了化学,乙与甲没有相同的课程,丙与甲恰有一门课相同,丁与丙也没有相同课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没有选化学????
B.?丁没有选化学????
C.?乙丁可以两门课都相同????
D.?这四个人里恰有2个人选化学
二、填空题
13.用反证法证明“设
,求证
”时,第一步的假设是________
14.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________
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结论
1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A=∠B=90°不成立;
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③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B=90°.
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
16.现有灰色与白色的卡片各八张,分别写有数字1到8.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面前摆放四张,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左向右排列(当灰色卡片和白色卡片数字相同时,白色卡片摆在灰色卡片的右侧).如图,甲面前的四张卡片已经翻开,则写有数字4的灰色卡片是________.(填写字母)
三、解答题
17.已知为a
,
b非负实数,求证:
.
用分析法证明
.
设
,用综合法证明:
.
已知实数a、b、c、d满足
,求证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21.??(1)已知x,y为正实数,用分析法证明:
.
(2)若
,
,
均为实数,且
,
,
,用反证法证明: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22.对于命题
:存在一个常数
,使得不等式
对任意正数
,
恒成立.
(1)试给出这个常数
的值(不需要证明);
(2)在(1)所得结论的条件下证明命题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
因为命题“
”的否定为“
”,
用反证法证明
时的反设为
“
或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反证法的反设要求,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即可得结果.
2.答案:
A
解:“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b都不能被5整除”.
故答案为:A.
【分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进而可得答案.
3.答案:
D
解:解:
的反面是
即
或
.
故答案为:D.
【分析】反证法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所以只要考虑
的反面是什么即可.
4.答案:
D
解:解:
“最多有一个”的反面是“至少有两个”,反证即假设原命题的逆命题正确,
应假设:至少有两个角是钝角.
故答案为:D.
【分析】反证法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最多有一个”的反面为“至少有两个”.
5.答案:
A
解:因为原结论为“
中至少有一个负数”
,
所以其否定为“
中全都大于等于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含有量词的否定,可知“至少”对应“全都”,即可得答案.
6.答案:
B
解:
的否定为
,即
,
不都为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证法,假设要否定结论,根据且的否定为或,判断结果.
7.答案:
B
解:由反证法可知,只需要把结论否定即可,
应该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证法可知,假设应该否定结论,即可求解.
8.答案:
D
解: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
而命题:“若
,
,
”,则“
,
至少有一个为0”的否定为:
“若
,
,
”,则“
,
全不为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即可得解.
9.答案:
C
解:根据反证法的原理知:假设是对“至少存在一个实数
”的否定,
即“不存在实数
,使
成立”.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原理可直接判断得到结果.
10.答案:
D
解:要使
成立,只要
,
只要
,只要
,
即只要
,故只要
且
,或
且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析法解题原理,转化为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可.
11.答案:
C
解:的反面是
,①正确,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反面是“都小于2”,②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反证法中假设是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可分别写出结论反面,判断正误.
12.答案:
D
解:根据题意可得,∵甲选择了化学,乙与甲没有相同课程,∴乙必定没选化学;
又∵丙与甲有一门课相同,假设丙选择了化学,而丁与丙无相同课程,则丁一定没选化学;
若丙没选化学,又∵丁与丙无相同课程,则丁必定选择了化学.
综上,必定有甲,丙或甲,丁这两种情况下选择化学,故可判断A,B不正确,D正确.
假设乙丁可以两门课都相同,由上面分析可知,乙丁都没有选择化学,只能从其它三科中选两科.
不妨假设选的是生物、政治,则甲选的是化学和地理,而丙和甲共同选择了化学,另一门课丙只能从生物、政治中选一科,这样与“丁与丙也没有相同课程”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因此C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合理推理,并作出合理的假设,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二、填空题
13.答案:
a+b>2
解:用反证法证明“设
,求证
”,
第一步为假设结论不成立,即假设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即可得解;
14.答案:
①②③
解: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
作为条件使用的通常有:
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
②原命题的条件;
③公理、定理、定义等
故答案为:
①②③
.
【分析】利用反证法的定义以及特征即可得出结果.
15.答案:
③①②
解:由反证法证明的步骤知,先反设即③,再推出矛盾即①,最后作出判断,下结论即②,
即顺序应为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分析】利用反证法的定义及解题步骤分析得解.
16.答案:
K
解:由题得
,
假设
,则
,
此时白色的“4”在灰色的“4”的左边,不符合题意,所以假设不成立.
假设
则由题得:
白2,灰3,白7,灰8;
灰1,白5,白6,灰7;
白1,灰2,灰4,白8;
白3,白4,灰5,灰6.
故答案为:K.
【分析】由题得
,假设
,再推出矛盾,得到假设不成立,再假设
即可得到答案.
三、解答题
17.答案:
解:因为a,b为非负实数,
所以
,
若
时,
,从而
,
得
,
若
时,
,从而
,
得
,
综上,
.
【分析】作差后因式分解,对
大小分类讨论,即可确定因式分解后式子值得符号,从而证出不等式.
18.答案:
证明:要证
,
只要证
,
即证
,
即证
,
因为
显然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直接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平方后分析其成立的充分条件即可.
19.答案:
证明:
,
又
,而
,
,
故
,
即
.
【分析】作差、分解因式、判断符号即可.
20.答案:
解:假设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不成立,
即a,b,c,d都为非负数,即a≥0,b≥0,c≥0,d≥0.
因为a+b=1,c+d=1,所以(a+b)(c+d)=1,
即(ac+bd)+(bc+ad)=1.(
)
因为a,b,c,d均为非负数,所以bc+ad≥0.
由(
)式可以知道ac+bd≤1.这与已知条件中的ac+bd>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
【分析】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找出矛盾即可.
21.答案:
(1)解:因为x,y为正实数,要证
,
只要证
,
即证
,
即证
,即证
显然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2)解:假设
,
,
都小于等于0,则
,
又由
,
,
得:
,
这与
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原命题成立.
【分析】(1)由分析法证明即从结论出发,欲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对其整理化简后的不等式成立,再由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得证;(2)假设命题的反面成立,由其相加配方为完全平方式证得与已知矛盾,即可说明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22.答案:
(1)解:根据题意,由于
对任意正数
,
恒成立,
令
得
,故
;
(2)解:先证明
,
∵
,
,要证上式,只要证
,
即证
,即证
,这显然成立.
∴
,
再证明
,
∵
,
,要证上式,只要证
,
即证
,即证
,这显然成立.
∴
.
【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特殊值法,令
可得,
,分析即可得
的值;(2)由分析法的思路:先证明
,再类比可以证明
,综合即可得证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