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上化学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上化学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22: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第一课时
分子是什么
一、回顾思考
空气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等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
生活中的情景:
1、人体由无数个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细胞构成,那么物质呢?
2、白糖消失在水中。
实验2-3:酒精消失在空气中。
二、分子
现代化高科技显微镜下,放大一千万倍的酒精分子照片
科学研究发现证实:
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即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除分子外,后面还将学习原子、离子等。)
分子很小
若将身高1米6的人放大1000万倍,他的身高是16000Km,他的头发直径就有1000m!
18ml的水,里面的水分子就有约为6×10?? 个,地球人口70亿,这些水分子的个数相当于十万亿个地球的总人数!
观察得出:
不同的物质,分子的结构、大小等不一样,即不同的分子一定构成不同的物质。
三、分子和化学性质
解释:存在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中相遇,并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中,形成白烟。
对比可知: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为什么?
原因:
1、物理性质通常是宏观现象,是无数分子集中体现的性质,单个分子无法体现;
2、物理变化时,物理性质改变,但物质不变,分子本身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变化时,产生新物质,即产生了新的分子,原有的分子发生改变。
补充小知识:
描述物质的结构,宏观上常用“组成”,微观上常用“构成”。
例如,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氧气由若干氧气分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五、小结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后面将要学到,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等微粒。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同样的,还有原子,离子等微粒。
3、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举例;
解释“白糖和酒精去哪里了?”
酒精分子模型
蔗糖分子模型
实验2--4
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改变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2-4
实验2-3
问题


主要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四、从分子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 。
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是纯净物)
本节作业:
1、总结:为什么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练习册P10,第1、8、9题。
3、(选作)根据描述画出NO2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NO2分子由2个N、1个O构成,N的半径比O大,N和O之间的夹角约为120°,整个分子大致呈“V”字形。
用 表示N, 表示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