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测量电压

文档属性

名称 13.5 测量电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16 13: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测量电压
课型:新授课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难点: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
【学法指导】
会用类比法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类比水压理解电压;类比电流表认识电压表。
【知识链接】———教材助读,帮你轻松突破难点
1、
2、
3、
【探究过程】———吃透教材,精彩展示预习成果
(一)电压
1.电压用字母____表示,单位名称是_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__。
2.1kV=__________V ,1V=_________mV
活动:阅读“信息窗”,了解几种常见的电压值。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
(二)电压表
1.电压表是用来测量 的仪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 。
活动一:观察课本70页图13-42 、图13-43、图13-44的电压表,认识电压表的结构及读数,并与电流表进行对比。
活动二:阅读课本70页“电压表使用说明”,总结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使用规则。
①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校正。
②连接:电压表必须____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③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电路中电压大小已知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估测,则先___大量程,然后进行试触法选择。
读数方法:
①明确所使用电压表的________;
②认清所使用量程的_____________;
③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想一想: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吗?做一做,眼见为实。
测量活动:
1.测一节1号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
测一节5号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
测一节7号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
由此得出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与干电池的型号 关。
2.测出2节1号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是__________.
测出3节1号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是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习小结】
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具备两给条件:
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提供电压;2、电路必须是通路。
【当堂检测】
(A)1.所选择的量程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A)2.电表的读数要做到“两看清”.请完成图中甲、乙两表的读数。
甲图:量程_________;分度值_________;读数_________。
乙图:量程________; 分度值_________;读数_________。
(B)3.在以下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l两端电压的是( )
【作业】
(A) 1.记住以下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一个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______。
(B) 2.电路图的1、2圆圈中填上适当的字母,表示不同的电表,并在图中标明正负接线柱。
(B) 3.如图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学习反思】
二次创作栏
姓名: 班级: 执笔:刘仁坤 审核:蔡荣德 编号:18 时间:2011.10.12
左图U形管中装有清水,当阀门K打开,水将从 侧流向 侧,形成水流。原因是同一高度的A点比B点多承受一段水柱的压强,称为左侧水压高于右侧水压,形成从左至右的水流。
抽水机---保持一定水压
水 管---传输水流
水轮机---利用水能的设备
阀 门---控制水流的开关
电源---保持一定电压
导线---传输电流
灯泡---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流阀门
二次创作栏
电源正极聚集大量正电荷(故称“正极”),电源负极聚集大量正电荷(故称“负极”),
导线中存在大量自由电荷,当电路闭合后,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导体中的正电荷向电源负极移动形成电流。故电路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二次创作栏
二次创作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