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详细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6 16: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精挑细选:(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把答案填在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被法国大作家称之为 “强盗”的是( )。
A、英法联军 B、美俄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国和日本
3、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清政府“海防”和“陆防”之争中,力主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御,并收复新疆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郑成功
5.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8、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哪儿?( )
A.上海 B.北京 C.海南 D.武昌
9、八国联军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 )
A.日本 B.奥地利 C.意大利 D.沙俄
10、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慈禧太后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奕?
11、洋枪队统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于( )
A.上海 B.青浦 C.南京 D.慈溪
12、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
A.山西 湖南 直隶 B. 山东 山西 河南
C.山东 河南 直隶 D.江西 河南 直隶
1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获益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4、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民主义的是 (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6、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 )
A、慈禧太后 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D、李鸿章
17、工业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希望,近年来各市政府纷纷制定“工业兴市”的宏伟计划。请问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实业救国”的著名状元实业家是( )
A、魏源    B、詹天佑   C、陈启沅  D、张謇
18、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
A.1918年 B.1919年 C. 1920年 D.1921年
19、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到照相馆照相 B.女士身着高领服装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聚会时男士身着中山装
20、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近代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长沙时务学堂
21.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天演论C、《狂人日记》》 D、《孔乙己》
22.标志中国近代化开始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3.颁布剪辫令,要求限期剪去长辫子的是 ( )
A.袁世凯 B.张学良 C.陈独秀 D.孙中山
24.19世纪晚期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方式,是由于 ( )
A.电报业务逐渐扩大 C.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铁路的建设 D.民用工业的发展
25. 1894年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主要原因是 ( )
A. 李鸿章避战保船的方针 B.北洋舰队主力被歼灭
C. 北洋舰队将领临阵脱逃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二.、挑挑毛病(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错误内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给英国
2、《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和汉口。
3、《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林则徐,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中国第一个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鲁迅。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三.史料阅读(共22分)
1、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 林则徐
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请回答:
(1)林则徐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材料一这番话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样的态度?(4分)
(2)他在1839年6月3——26日做出了什么壮举?(2分)
(3)根据材料二和他的壮举,说说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2、“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4分)
(2)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3)此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4)此事件的发起有什么意义?(4分)
四、综合题( 18分)
倾 覆 满 洲 专 制 政 府, 巩 固 中 华 民 国, 图 谋 民 生 幸 福, 此 国 民 之 公 意, 文 实 遵 之, 以 忠 于 国, 为 众 服 务。 至 专 制 政 府 既 倒, 国 内 无 变 乱, 民 国 卓 立 于 世 界, 为 列 邦 公 认, 斯 时 文 当 解 临 时 大 总 统 之 职。 谨 以 此 誓 于 国 民。
————孙文
根据以上图文回答问题
孙文即大家熟知的什么人?(2分)
他最早建立的革命团体是什么?(2分)
他革命的重要目标是什么?(2分)
他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辛亥革命首义成功在哪里?(2分)
写出一条他经常题写的字幅。(2分)
为了革命,他在服饰方面有什么创新?(2分)
从上文看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C B D B A B D D C A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D B C B D A A
二、改错题
1、香港—香港岛 2、汉口----杭州,3、林则徐---魏源,4、鲁迅---胡适
5、唐胥铁路---京张铁路
三、材料解析
1、(1)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说的:表明了他禁烟到底的决心。 (2)虎门硝烟
(3)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2、(1)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
(3)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四、简答题(18分)
1孙中山 2兴中会 3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 4三民主义 5武昌 6天下为公或博爱7中山装8爱国爱民,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