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怀疑与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以及道理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新课
1. 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朗读课文,根据所给出的词语填空
虚妄 盲从 辨伪去妄 墨守 创新 不攻自破 怀疑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______的态度。
在这个______的年代, ______成规是不可以的,我们应该追上潮流,那些陈旧的规矩会
_________ 的,我们应该学会______ 。这样我们才能不会______,才会_______。
三、整体感知
1.投影,还原戴震和塾师的对话。
戴震: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塾师:此朱文公所说。
戴震:朱文公何时人?
塾师:宋朝人。
戴震:孔子、曾子何时人?
塾师:周朝人。
戴震: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塾师:二千年矣。
戴震: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2.默读课文,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简要说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 1.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一)(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
(二)(3-5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3)对于传说的话,我们要怀疑。
(4)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经过一番思考,不应随随便便就信了。
(5)具体论证怀疑精神的重要性。
(三)(6)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理解论证方法
1、齐读1-2段引用名言提出论点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出论点;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默读3-4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事实论据,哪些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
(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3)听说“腐草为萤”
道理论据:“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默读第6段,这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清代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
对比论证: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突出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品味语言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一切”是否绝对?四个常常开头的句子顺序是否可调换?为什么?
“一切”所有,这强调了“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前面已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个思维品质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
不能,态度是怀疑的前提,评判是修正的前提。
五、作业:
1.夹卷p103 《千古第一是坚持》11题、12题。
2.《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15题 17题必做。
16题 18题选做
六、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基本条件 创新
教学反思:
初入初三的学生刚接触到议论文,心中对于文章的论证思路总是不自信,于是用这篇《怀疑与学问》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2班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默读课文,斟酌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看投影,还原戴震和塾师的对话,了解作者对本文的意义。再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齐读,默读课文,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品读语言,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鲜明的特点。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思考,热情高涨,讨论热烈,回答积极。
不足:因为是新授课,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不够充分,在原文字词填空环节用时比较多,也是我备学生不足,以后一定要加以重视,积极改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