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04 14: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任课
教师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 分析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来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教材中出示一幅图,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回来的羊的只数;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统计武器的个数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学生 分析 学生已学过万以内的数,对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本节课适当扩大认数范围,并对计数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在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大到千亿,指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所以叫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 准备 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
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5分 我们每天都和数字打交道,那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从生活中常用的数字入手,提出数学问题。
讨论探究发现新知 20分 1.古时候人们的计数方法有: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2.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 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 。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 1.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数的发展历史。
2.学生读、背、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梳理优化解决问题 12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百万位是第( )位,第九位是( )位。
2.450080900中的4在( )位上,表示4个( );5在( )位上,表示5个( )。
3.分别表示出下列各数的个级、万级、亿级。
(1)325170352
(2)1003000000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
订正。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