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2.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1.时间:
2.历法:
3.临时大总统:
5.副总统:
6.意义:
7.国旗: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黎元洪
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公历
大总统孙中山
4.地点:
南京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色旗
自主学习——两分钟时间,浏览第一子目,进行知识点梳理。
1911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1915年
1914年
民国2年
民国3年
民国4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元年=民国年+1911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公元 年?
知识拓展
中华民国24年
1935
袁世凯与新建陆军/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仿照日、德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建立起的新式军队。
袁世凯大胆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聘请德国军官,并在军队中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加强了对全军的控制。
北洋新军后来发展成为清末陆军主力,北洋新军亦逐渐成为袁世凯个人的政治资本,使其成为北洋军阀的始祖。
结合材料说明,袁世凯个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优势?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掌握军权和实权
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
——李侃《中国近代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
原因有哪些?(提示:革命派、帝国主义势力)
(2)革命派的妥协
(3)帝国主义的干涉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
帝国主义
的支持
袁世凯掌握军队和实权
革命派的妥协
袁世凯高明的政治手段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时间:
意义:
1912年2月12日
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1)宣统帝下诏退位
(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北京
北京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所以……;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约法
, 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 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
参议院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2.主要内容
3.性质:
4.评价: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课堂小结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2.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一致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稳定政局,革命派也希望能尽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形势下谁占据了有利位置
A.孙中山 B.张作霖
C.袁世凯 D.黎元洪
C
A
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3.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4.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制定并公布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