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4 14: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40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
12、新文化运动
12、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鲁迅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思潮
旧思潮
冲突
冲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开始的标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
陈独秀
1916年9月1日,第二卷开始改为《新青年》
3、代表人物
李大钊
鲁迅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走进北大讲台
蔡元培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陈独秀
胡适
蔡元培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办学理念
4、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
“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是指妇容、妇德、妇言、妇功。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镜头: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旧道德草菅人命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民主
Democracy
科学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核心内容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科学是一种思想方式。
---《鲁迅自述》
科学:不仅指科学知识,更强调科学精神,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
民主:不仅指民主政治,更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
反对专制与愚昧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把反封建的思想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代表人物
鲁迅:《狂人日记》
第一篇白话小说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代表人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有一次,胡适让学生用文言文草拟一份婉拒别人的电报,用字最少的电稿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电文虽简练,但用白话文只要5个字:
干不了,谢谢
1917年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代表人物
胡适:《尝试集》
第一篇白话诗集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代表人物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3、提倡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代表人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④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积极性: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局限性:
启示:
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激进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旗帜(口号)
民主和科学
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意义:
积极:
消极: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对传统文化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