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6 17: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说课材料
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一下《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本课以合作探究贯穿始终,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感受历史,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参与中使三维课程目标融合在一起。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第一课。
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探索史。在这期间西方列强曾向我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入侵。而本课所讲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这五次入侵中的一部分。因此,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西方列强在中国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统治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运动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
1、记忆:(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结果、影响。
(3)《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
3、情感: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出示目标→自主先学→展示点拨→知识整合 →分层作业 →拓展升华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
我先出示大烟花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学生猜不出来我再告诉他们是罂粟花或大烟花)
然后让学生说说它的用途.
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鸦片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它也是一种毒品。大量吸食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然而,就在十九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为了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那么,鸦片在一百六十多年前,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痛苦回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鸦片战争。
二、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认定目标。
三、自主先学。 让学生初步了解基础知识。
二、自主先学:(12分钟)
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什么战争?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认识了哪位民族英雄?
战争:
问题:(1) (2)
民族英雄:
2、11分钟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虎门销烟:时间: 、领导人:
意义:
(2)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香港岛?这个条约签订时间及内容是什么?
条约:《 》 签订时间: 年
内容: ① ②
③ ④
(3)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及影响 。
鸦片战争:起止时间 ---- 年
原因:
影响:
四、展示点拨
(一)分组探究,让学生根据助学资料准备。(在预习时下发)
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以下三组问题:
第一小组: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
第二小组:
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原因)
4、讲述鸦片战争中一位英雄的故事。
第三小组:
5、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6、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谈谈你的感想。
(二)、展示点拨:
第一小组: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第一个问题展示后,教师再利用这些图表、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中英对比情况、鸦片输入情况和危害,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
先让学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然后教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是不是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发了这场战争。下面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第二小组
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通过辩论,教师点拨,达成共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只是个借口。是直接原因
4、讲述鸦片战争中一位英雄的故事。
学生明确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后,教师放一段鸦片战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当同学们被一个个抗英英雄在困境中奋战所震撼的时候,再请第二小组同学具体讲述一下鸦片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第三小组讨论:
虽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但仍然无法抵御英国的尖船利炮,清政府战败了,签定了《南京条约》。请第三小组的同学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第三小组展示后,教师再根据图表总结,让学生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谈谈你的感想。
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呢?请第三小组的同学表演课本剧,(借助辅助材料)帮助同学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表演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水到渠成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马上问学生:现在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谈自己的认识。
最后教师总结:我们要以史为鉴,奋发图强,避免悲剧重演。
五、知识整合:
学生归纳知识要点,构建网络图。教师投影反馈。
六、分层作业
学生做,自己订正答案。同时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作出评价。
七、拓展升华
1、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学习方法上…… 情感认识上……
2、布置:推荐作业: 历史小论文:《我眼中的林则徐》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书上叙述的内容不多,请同学们课下查阅一些资料,写一篇对他介绍和评价的短文。发到我的邮箱中我们继续交流
助学资料
(角色模拟)
学生:1841年的一天,英国舰队炮轰广州。一位清军统领急匆匆奔向巡抚衙门。
学生(统领):报……报……告,大……大……人。
学生(巡抚):慌什么?
学生(统领):洋……毛子开始攻……城啦,有一个怪物(军舰)架着一个长长的管子(大炮)不断朝城上施放妖术(发射炮弹),弟兄们都招架不住了,请大人定夺。
学生(巡抚):笨蛋!赶快给我投长矛扎,放火箭烧,实在不行,给我往下抛马桶,倒粪便。
学生(统领):喳。
教师:同学们的表演很精彩。根据上述两则对白,按组讨论、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