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6 17: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在外国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的民族工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第二单元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在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以后从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四个历程,它与上一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共同构筑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整体进程,是中国近代化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学会归纳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使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其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对张謇、荣氏兄弟兴办的实业兴与衰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也认识到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强国的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重点难点: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原因、影响)
2、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自学指导一:阅读121—122页课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目,请思考
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自学基础上师点拨归纳出:
时期 阶段特点 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民族工业萌芽艰难发展 封建制度的阻碍
一战期间 发展较迅速“黄金时代” 内因;外因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内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
发展短暂而艰难
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整体水平落后
自学指导二:读120页引言及“状元实业家张謇”、121—122页红色小字关于荣氏企业介绍,请思考:
从张謇等人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
看到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悟?
自学基础上师点拨归纳出: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民族工业举步惟艰,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我们的工业才能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腾飞!
小结:(由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总结如下)
旧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比较落后。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自学指导三:达标练习:
1、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办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 荣氏C 孙中山 D康有为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
参考答案:A B 学习他们以实业救国,维护民族利益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