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果的人》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版本:岭南版小学第四册
教材分析:
吃瓜果的人,几乎天天都能见到,特别是夏天。但每个人的吃相都不相同,本课通过“瓜果节”的情境,让学生在吃瓜果的过程中,学会关注“吃瓜果的人”的头部、五官动态产生的变化,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物形象。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体现出活力课堂的营造。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不同材料所表现出的画面质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表达心中所想的事物,教师应多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绘画对象,培养学生中活动中的兴趣入手,体验美术课堂中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
2、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指导学生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2、在观察中联想夸张的部位如何表现;
3、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
4、在比较欣赏中提高自信和表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激发珍惜情感;
2、感受“吃”瓜果的愉快;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
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策略:
根据《美术新课标》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对旧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凸现以下理念:
1、 引入体验性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对手、听觉、眼、大脑各器官的功能, 体验对绘画创作的感觉,丰富对绘画想象的情感。
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艺术观察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方式。
4、 体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的创作活动采用自评、 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既重视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吃吗?)
2、吃瓜果比赛。(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吃瓜果的表演。谁来试试?)
3、播放视频,感受吃瓜果的心情。(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吃水果的?)
4、引出课题:吃瓜果的人 1、看图片感受瓜果的美。
2、观察吃瓜果的同学(眼睛、嘴巴、脸型有什么变化?)
3、看视频,感受吃瓜果的人物
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
课 堂 发 展 1.展示教师范画。提问:
老师画得有趣吗?大家想不想看老师怎么把它变得更有趣? 感受:
通过教师范画,初步感受作品的形状美和色彩美。 初步感知作品的形状美、色彩美。
2.通过提供对人物眼睛、嘴巴、脸型的变化图片给学生探究:
思考:
(1)老师使用了什么方法让作品变得有趣?
(2)怎样夸张达到有趣的效果?
2.探究:
(1)探究第一种表现人物有趣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眼睛、脸型、嘴巴进行夸张
(2)人物有趣的表现形式(夸张)。
观察图片,探究夸张的特点,培养观察和归纳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
(1)展示添加水果后嘴巴的变化,启发学生思考。
(2)水果和嘴巴的变化是一种什么关系?
3. 认知:
(1)水果和嘴巴的遮挡
(2)认知遮挡关系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创新思维。
4.提供四张不同的构图作品,让学生讨论作品创作中的正确的构图形式。
4. 讨论思考:
哪一种形式可以帮到老师更好的表现作品(讨论回答) 自主探究创作作品的构图形式。
5.出示图片:日常生活中水果有酸有甜.....
6、展示优秀学生作品,问:夸张人物哪些位置?夸张有趣吗? 5. 欣赏:吃瓜果人物的表情变化。
6、探究学生作品夸张的表现。 借鉴同龄人作品。
6. 布置要求;巡回辅导学生进行创作(背景音乐) 6.创作:
1、画一个表情夸张、动作有趣、颜色丰富的吃瓜果的人。
2、重点画头部 通过动手创作培养表现能力。
评价与发展 1.创设情境。
2.引导学生从评价点展开学生作品的评价。 1.把自己画的吃瓜果的人贴到黑板上。
2.评一评:谁画的夸张有趣?
评价点:
造型夸张 有趣 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展示和自评、他评,加强美术评述价能力。
课后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 1. 了解课后作业:注意观察日常生活有趣的事情并画出来。
2. 说说生活中见到的有趣事情。 进一步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板书设计:
吃瓜果的人
有趣
夸张
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