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转圆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转圆圈》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04 21: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转圆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民歌,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撒尼”是云南部分彝族人的自称。不少撒尼民歌以“哆”“咪”“嗦”三音为主要音组成,独具特色。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三个音为基础构成,“啦”音偶尔短暂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哆”“咪”“嗦”三个音互相连接组合形成连续跳进,使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跃,富有舞蹈韵律特点。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领唱唱出的第一句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属引子的性质,随即第二句以合唱作回答。这两个乐句勾勒了明月初升的宁静夜色,表现了孩子们喜悦的心情。第三乐句将前乐句的节奏紧缩,四个小节旋律音型完全相同,速度转为小快板,加强力度。这是孩子们召唤游伴的激动呼喊,打破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后面三个乐句描绘了孩子们欢快的游戏场面,二拍子和三拍子互相交替,表现了孩子们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嬉戏玩耍的快乐心情。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转圆圈》,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通过歌唱和律动把撒尼儿童在银色月光下欢歌起舞的场景表现出来,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唱《转圆圈》使学生从浓郁的撒尼音乐进一步了解撒尼族的音乐文化和名俗风情,热爱中华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1唱好第二乐句,处理好渐强渐弱的效果,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2感受歌曲意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在律动中体验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歌曲中第二乐句的渐强渐弱以及延长音记号的处理和把握。
2歌曲中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交替的节奏把握。
3按歌曲的情绪情感要求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少数民族歌曲,能举出都有那些民族?
生:举例(侗族的《迷人的火塘》,傣族的《金孔雀轻轻跳》,蒙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的《我的家在日喀则》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里里》
过程:
彝族简介:
师:今天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少数民族音乐,请欣赏。(播放《转圆圈》音乐及彝族风土人情画面
师: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这是哪个民族音乐,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都有哪些风土人情/?
生:答
师:这是一段彝族音乐,彝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特别爱美,尤其爱花,这在他们的服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绣满了漂亮的花儿和可爱的小鸟。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比如说,青年男女常在农闲时节,夜间燃气篝火,小伙子弹着月弦,姑娘们打着拍子,大家围着篝火尽情欢歌舞蹈,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民的重大节日。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彝族撒尼民歌(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播放范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和情绪。
生:答
师:从前后不同的情绪我们把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二乐句速度徐缓,力度轻柔,给我们宁静的感觉,第三四五六乐句速度转为小快板,力度 加强。
(学唱第一部分)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宁静的月夜(出示旋律第一二乐句,1引导学生一起学唱旋律。2渐强渐弱记号的处理,和延长音记号的处理,自由延长音记号是根据乐曲情感需要自由延长,但一般不超过本音时值的一倍,我们这里就统一延长一拍。),3填唱歌词。(一副唯美的月夜图的意境)
(学唱第二部分)
师:如此美丽的月夜,小伙伴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开始呼朋引伴,听!1(教师范唱)
旋律,手拍节奏,强调三拍子和二拍子,对比区分,让学生感受变换拍子的韵律特点。)2带动学生一起唱旋律(教师用手指向,对倚音的唱法作特别示范,对于容易唱错的乐句作反复练习,直到基本流畅的试唱旋律)3填唱歌词,请同学们尽量唱得欢快,体会二拍子和三拍子互作交替的舞蹈节奏特点。提示同学们注意乐曲当中的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这是同学们在以前学过的歌曲当中经常遇到过的。
(完整演唱歌曲)
1师生:在教师的琴声伴奏下演唱(重点唱好音准和节奏)
2师:同学们对歌曲的音准和节奏都掌握的不错了,
请同学说说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觉得该怎样来处理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3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4师:同学们对歌曲的理解很深刻,歌曲的第一二乐句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勾勒了明月初生的宁静夜色,表现了小伙伴们喜悦的心情,用轻柔期盼喜悦的感觉来演唱 第三四五六乐句节奏加快,力度加强仿佛是伙伴们激动的呼喊,打破了月夜的宁静,他们在月夜下欢歌起舞的喜悦心情,演唱时情绪要欢乐激动热烈。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分别跟范唱和伴奏来演唱。(老师跟着同学一起唱并夸张的加上肢体动作
拓展:
师:同学们,歌曲当中的小伙伴们他们跳得多么愉快,多么欢畅,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的队伍?
生:想(反复播放歌曲范唱)学生一个,三个,五个的出来,或在原地自由的拍手跺脚或围成圈或站成拍或放声歌唱。
在舞蹈和歌声中结束
师:总结本课:本结课我们学会了演唱歌曲《转圆圈》,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歌曲的变换拍子的舞蹈特点以及彝族音乐活泼跳动的旋律特点,也感受到了彝族小伙伴的热情和欢乐。同学们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四十分钟,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