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规定( )
A.说明雅典基层社会治理混乱
B.意在推动雅典公民群体扩大
C.使雅典的权力运行臻于平衡
D.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村社的职能之一是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定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雅典自由民也获得了公民权”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村社的设立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使更多人获得公民权,扩大了雅典公民群体,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权力运行的问题,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2.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
【答案】C
【解析】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础,由庄园居民、庄园土地、庄园法庭构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农村基层政治单位,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故选择C项;封君封臣制度是国家制度,排除A项;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如设有法庭就是政治单位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庄园中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排除D项。
3.约在12世纪初,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一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
A.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发展
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C.反映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D.有利于限制国王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两名市民”说明英国选举制度的民主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平民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市民的阶级属性,故B项错误;限制王权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
在托克维尔看来,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英国特有的长期宗教纷争中形成的。英国人“比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更熟悉权利观念和真正自由的原则。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的茁壮萌芽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英国民主思想来自宗教改革
B.
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的重要特点
C.
美国自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
D.
美国政体学习借鉴了英国政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人‘比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更熟悉权利观念和真正自由的原则’。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的茁壮萌芽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可知,英国人移民到美国,同时带去了自治思想,所以美国自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英国特有的长期宗教纷争中形成的”可知,英国地方自治传统源于宗教纷争,而不是来自宗教改革,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的重要特点,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美国自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而不是美国政体学习借鉴了英国政体,故D项排除。
5.
英国在1722年颁布的《定居就业与救济法》中赋予了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力。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由国家统一管理,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A.
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
英国建立起当时西方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
英国福利制度的不断发展激化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矛盾
D.
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反映出政府职能的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英国济贫和扶助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建立起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政府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这也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干预的重要表现,故D项正确;A、C两项说法材料并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并没有英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内容,无法体现英国建立起当时西方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故B项排除。
6.
1878年俾斯麦颁布《非常法》,后来又陆续颁布其他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和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这一措施客观上
A.
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B.
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作用
C.
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
D.
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和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在客观上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德国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而非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作用,故B项错误;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并不能完全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故C项错误;这一措施是有利于改善工人的经济地位,而非政治地位,故D项错误。
7.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也就是说,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对此罗斯福政府做出的重大举措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通过立法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免于匮乏”即以国家力量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故D项正确;A项是财政金融方面的举措,B项是工业方面的举措,C项是农业方面的举措,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8.19世纪末,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俾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B.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
C.政府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社会保障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釆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C正确;材料并未将德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无法得出德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排除A;当时德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B;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
下表为1983-1984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据此可知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
13
13
其他津贴
50
30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A.
儿童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
B.
实际收入的变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C.
国民保险消除了收入差距
D.
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知,收入多的人没津贴,交完税后,每月的收入比享受福利津贴的家庭(月收入50英镑)相差不大,说明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了干预,以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故选择B项;“绝对”过于夸大,发放儿童津贴并不代表儿童所有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排除A;“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国民保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入差距,排除C;“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表述错误,排除D。
10.下表是1961~1971年各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福利开支增长速度的对比情况。西方福利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比进一步扩大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缓和了国家之间的矛盾
C.拉平了社会贫富差距
D.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1961~1971年西方福利支出速度占国民经济增速的一半左右,甚至如瑞典、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福利支出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速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当时福利支出是国家财政中较大支出部分,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正确;福利支出属于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关系无关,排除B;福利支出增速较快,说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健全,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而非“拉平”,排除C;福利支出增速快,会减少其他领域支出,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排除D。
11.
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多个国家中,保守性质的政党取代了长期执政的政党,他们普遍提出了大规模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
A.凯恩斯主义在西欧遭到彻底否定
B.削减福利开支成为普遍共识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
D.经济发展情况影响政府政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滞胀”,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各国政府积极转变国家的经济政策,体现了经济发展情况影响政府的决策,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欧洲多个国家普遍提出削减社会福利的经济政策,但没有反映其他国家的情况,无法得出“普遍共识”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受严重挫折,故排除C项。
12.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A.“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B.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
C.经济危机的恶化
D.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在强制青年就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福利国家”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实施的,故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教育事业发达,国民文化素质一直较高,排除B;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已经建立起了“混合经济”模式,不存在经济危机的恶化问题,排除C;虽然材料中提到了“环卫工作”,但并不能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二战后,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疔”之嫌而作罢。20世纪6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滞胀”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尽快解除人民群众贫病交加的痛苦,党和政府建立起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1952年底建了合作医疗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国民,中国用世界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2003年制定了《美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不但加强了政府的责任,而且国家补贴与个人缴费相衔接、扩大资金统筹范围等内容也凸显了公共服务性质。到2008年年底,新型农村医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医疗保障制度的各自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美两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结果不同。(6分)
【答案】(1)美国:耗资巨大;覆盖面小;进程曲折或进展艰难
中国:党和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医疗制度多样性;保障覆盖面广;成效显著;体现了公共服务性;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创新等
(2)美国:给政府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私人资本的阻挠;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体制带来了政策的不稳定性。
中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1)美国:根据材料一中“(受滞胀影响)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耗资巨大,覆盖面小;根据材料一中“20世纪60年代,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始终未能解决问题”可知,进程曲折或进展艰难。中国:根据材料二中“党和政府建立起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可知,党和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根据“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国民”,“到2008年年底,新型农村医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可知,医疗制度具有多样性且保障覆盖面广;根据“中国用世界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可知,成效显著;根据材料二中“凸显了公共服务性质”可知,体现了公共服务性;综合材料二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创新。
(2)美国:根据材料一中“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给政府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受到私人资本的阻挠;根据材料一中“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疔’之嫌而作罢”可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结合所学知识中可知,政治体制带来了政策的不稳定性,。中国:根据材料二中“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尽快解除人民群众贫病交加的痛苦,党和政府建立起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可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1952年底建了合作医疗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国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根据“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国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成果显著的主要原因还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要求从背景、特点、社会价值等方面解读,字迹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答案】特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政府立法);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政府的推动;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价值: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规律: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可知,用法律的形式颁布(政府立法);根据材料“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可知,覆盖面比较宽广;根据材料“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可知,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根据材料“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可知,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从1889年到二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社会背景:根据俾斯麦实行社会保障的时间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进行;从社会思潮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得益于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根据材料可知,西方社会保险制度得到国家支持,是国家政府不断推动的结果;从政治角度看,当时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价值:根据材料“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规律:开放性试题,从时代发展和制度改革调整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