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
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决定在校园里建造花坛。我们一起来看看花坛的设计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认真观察这些花坛,你发现了些什么图形呢?
生:发现他们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长方形、还有的是正方形和扇形。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按时浇水、不随意踩踏、竖上爱护花草的牌子、给花坛按上护栏…
探索新知,认识周长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爱心。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安护栏的保护方案,那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生:需要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度。(板书:一周)
合作探究
1、指一指花坛的一周
师:以圆形花坛为例,谁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哪是圆形花坛的一周?
生:沿着圆形花坛的一圈。
师:你说得真好,圆形花坛的一圈也就是花坛的一周。你在实际测量时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的呢?
生:从起点出发沿边线还要再回到起点,这就是圆形花坛的一周。
师:说得正好,谁能再来指一指、说一说正方形花坛、长方形形花坛和扇形花坛的一周?
学生说,教师评价、规范说法
圆形出示正反例,让学生明白图形最外围的一周,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是一周。
师:花坛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中就叫做它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2、描一描图形的一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你能自己描出图形的周长吗?
请同学们用红笔描出学习单上第一题中图形的周长(红领巾、树叶、乒乓球拍、扇子)
找同学展示,如树叶
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教师及时追问:你是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
师:你说的真好,哪位同学能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到前面来跟大家说说红领巾的周长?
(找同学到前面说,剩下的同桌互相说)
师:其实我们身边物体表面也有周长,谁来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周长、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学生边用手摸,边叙述。
师:看来大家对周长掌握的都不错,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归纳:平面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你能估计一下课本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猜测
3、测量周长
师:那么我们怎样测量才能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
课本封面怎么来测量呢?
花坛的周长怎样进行测量呢?
生:直尺、卷尺、步行等
师:我们在课堂上测量不了花坛的周长,但我们能测量课本封面的周长,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请同学们用直尺、细线等工具,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能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四人一小组利用工具来测量)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出的周长?
找同学来演示如何测出的各个图形的周长。
大家都非常棒,通过集体的力量测量出了各个图形的周长。
接下来老师就要考一考大家是否真正的掌握了图形的周长。在学习单上的第二题是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看谁能又准确又快速的完成。
三、总结归纳
师: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