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第二章《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第二章《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1-04 11: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程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2.课本中综合活动内容是通过分组设计旅行计划,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并获取信息,自主开展活动,编辑信息,有效总结,合理评价,并对涉及的人文问题有深刻的理解。
3.教材在要求设计旅行计划时,没有明确前往什么地点旅行,所以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已组成的协作学习小组自选主题完成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的任务。
二、学生分析
1.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对信息的获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懂得基本的上网知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2.由于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旅游信息令人关注,所以学生对上网和搜索旅游信息是比较有兴趣的。但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规划旅行方案、设计推广计划的宣传单张是学生觉得困难的,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学习兴趣保持下去,防范学生“畏难不学”。
3.虽然学生平时一起学习,彼此比较熟悉,但分组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必须有效发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信息来源,并获得信息。
2.能够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懂得利用网络资源,具备有效地收集、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4.通过规划活动计划表、旅行方案和宣传单张,培养思维设计能力。
5.通过对作品进行解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6.通过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评价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4.培养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
四、教学重点
1.确定收集资料的策略及存放资料的方法
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展示作品
五、教学难点
1.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资料?
2.如何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
3.如何正确地评价活动结果?
六、教学策略
本教学设计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的Webquest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课程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习,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课堂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形式,发动学生多讨论,多思考,鼓励学生多研究,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完成任务。
本教学设计为一周的主题活动,课堂教学只有2个学时,因此利用互动网络教学模式将网络互动学习形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构建一个适应科技发展特点的良好学习方式。
本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研究性学习的情景、思想进步的主题任务、协作学习的气氛、完善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七、教学方法
1.教法:(1)运用网络环境下的Webquest教学模式教学。(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3).核心任务驱动法。
2.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三者结合。
八、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
九、教学资源
1.自制网页课件及教学步骤指引,为学生提供网上教程、网上资源。
十、教学过程:
以“活动目的->活动任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的内容线索和结构设计组织学习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得信息。
(2)能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策略与技巧,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3)能够运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鉴别与评价所获取得信息。
(4)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任务导入(老师对任务情境的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我们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让我们懂得如何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了解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国庆黄金长假即将到来,让我们以某一名社会成员的身份去参与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扮演下面的角色。假如你是以下其中一种角色,根据不同角色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等情况,设计一个3-4天的旅行计划(包括在到达目的地的两天旅游行程安排,启程与返程时间安排):
A.摄影家:要用摄象机拍摄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B.旅游公司的部门经理:设计一条充满风土人情的旅游线路;
C.在读的学生:要用仅有的1500元以自助游的方式游历西部;
D.一家之主:利用国庆节假期带全家老小(包括有70多岁高龄的老人和6岁的小孩)出外游玩散心;
E.退休工人:要去走一走历史名城,亲身体验中国灿烂的古老文化。
(三)任务要求(由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任务的要求)
1.分析不同角色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等情况;
2.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各天的旅行时间、地点、游览景点、食、宿、行、花费;
3.根据不同的角色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考虑的因素,和旅游将达到的效果;
4.将设计的成果展示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同学进行自评与互评。
(四)活动过程
1.准备
分组每6位邻座同学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登录“设计旅游计划”主题网站活动任务栏目,了解本次综合活动的目的、基本任务及要求
2.小组讨论
确定扮演的角色,落实分工。并填写
“活动计划表”。
3、讨论
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讨论旅行需求,为完成任务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应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填写“信息需求清单”。
4.收集资料(网络教室或家里)
确定收集资料的策略及存放资料的方法,全组根据分工及所确定的信息内容,类型
和来源获取相应信息。填写“信息采集卡”。
5.整合信息(网络教室或家里)
全组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通过筛选,评价,整合出一个旅行计划,并确定
在全班展示成果的形式。以电子版形式(word或ppt或其他电子形式)设计出旅行计划。
6.展示计划:(多媒体教室)
(1)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设计旅行的计划。
(2)选出一(1名)、二(2名)、三(3名)等奖作品并在校园网上发布。
附教案:
第一课时
确定选题、合理分工、搜索资料

学环








设计意图








讨论导入确定选题组内
分工(已经根据异质分好组)收集相关资料小结
提问:国庆快到了,你准备怎么过?是在家看书?上网?逛街?……还是外出旅行?如果想去旅行的话,你最想去哪里?你认为在旅行之前最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景点、美食、住宿等)提示学生根据自己最喜爱去的地方,设计一个可行的旅行计划。引导学生利用获取网站的信息,帮助并提示学生完成组员分工表的填写。教师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并巡回辅导。提示设置共享的方法提示在网上搜索的方法与技巧提示信息的保存方法检查各小组的资料收集情况,询问在搜索资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布置下节课及课后任务
学生回答、讨论学生登录主题网站“www.xkcw.com/xxjs/lxjh/”
“设计旅行计划”:1.浏览“目的任务”页面的内容,明确小组长和组员的分工和职责。2.浏览“活动过程”页面的内容,组内讨论,确定选题。下载“组员分工表”,并填写。3.浏览“相关资源”页面内容,获取有关信息,并开始在网上搜索和保存相关资料(小组长协调好组员的分工,并设置共享文件夹)汇报资料的收集情况。回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教师的解答,内化知识和技能。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任务合理分工确定选题让学生体验在网上搜索资料的过程,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诊断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
补搜资料、整合资料、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资料再搜索整合资料,完成设计交流评价小结
回顾上节课的搜索结果,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节课任务:补搜资料、整合资料,完成设计。提示:资料还没完全准备好的,再搜索,准备好的小组可以开始整理资料。巡回指导。教师提示学生完成整个旅行计划的设计,并巡回辅导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提示上传作品教师展示活动评价表调控整个交流评价过程表扬得票数前3名的小组,总结成功之处,对其它小组也进行鼓励。小结本次综合活动的情况
学生思考根据教师建议,继续搜索整理资料。各组员充分交流,小组长整合各种资料,完成设计,做成图文并茂的小报(.doc)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作品。做好以后,回到主页上传作品1.学生们查看书的或者网站上的活动评价表2.小组长根据组别顺序依次展示自己小组的计划(不得超过2分钟)3.其他小组成员聆听,并做出评价4.登录网站评出本班“最佳旅行设计”学生自我反思
温故知新考虑个体差异。查缺补漏利用计算机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总结
提高
十一、教学反思
本次课是一次综合活动课,分两个课时,活动内容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有关旅行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设计来看,这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从教学过程来看,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网络也比较正常,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较活跃。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小组都能提交一定水平的作品,作品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大地方的、小地方的景点都成了他们设置的线路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活动课最为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次活动,我验证了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可行性。学生利用这个学习环境中,可以很好地开展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各种活动,并能通过讨论区进行互动交流,为我以后更加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
不足之处:
1.网络互动学习形式无法很好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2.网络师生互动力度不够。
2.教学评价只停留在对作品的评价上,未能真正体现到小组和组员的学习过程评价上。
3.学生作品的质量不高,加工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4.互联网吸引力远远比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大,以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影响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
5.有些小组的分工不明确,出现只有小组长在做、其他人在玩的现象。
十二、附件
1.《设计旅行计划活动计划表》、《学习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表》、《信息需求清单》、《信息采集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