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第2章第4节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第2章第4节。本章第一、二节动植物类群的学习,都隐含了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是区分生物种类的科学,也是探索生物间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因此,第4节是前三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还为以后学习生物进化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三节是从生物的各题的结构形态特点来认识生物的主要类群的,但是生物多达数百万种,一种一种的来认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学习一点分类的知识,从它们的共同特征来认识它们,以便更好的利用和保护他们。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分类的方法。
说出生物分类的单位。
知道“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初步学会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单的检索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物的共同特征来认识生物,初步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
(四)STSE
通过生物的共同特征来认识生物,初步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制检索表
四、教学策略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从大量试卷中找出所要的试卷,书店的书籍、超市的商品是如何分类的,促进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对分类知识的构建。)
2.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结合法(在制做检索表这个难点中,引导学生先独立制作检索表,再小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来攻克难点。)
(二)学法:
独立思考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绿萝、吊兰盆栽。
六、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点评
创设情境、 新课引入
提问:请前三位找出试卷的学生讲讲,是如何在各学科一大堆试卷中找出这张想要的试卷的。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分类的例子呢?比如说我们要去书店买一本科学七上的教辅。我们我们进入书店该怎么找呢?
我们知道像书店,超市等地方也往往要对物品进行分类,这样便于查找。所以,所谓分类,就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板书)。
请学生以最快速度找出科学第零章测试卷。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试卷,引入分类的概念,能在新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交流讨论、
新课教授 1.生物分类的方法
【过度】:那么,生物的种类比商品更繁多,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分类的话,一切就会变的杂乱无章,我们也很难对有些物种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辨别,所以很早的时候中外科学家就已经想到给生物物种进行分类了。
介绍:分类实际上是将生物物种进行归类(板书)。我们知道分类也有不同的分法,生物颜色、生物形状、生物习性、生物行为都能成为生物分类的依据
【多媒体展示】下列动物
鳄鱼、蜗牛、蜈蚣、鸭、葡萄、银杏的形象及其特点,请学生动手分类。
【多媒体展示、小结】评价交流
2.生物的分类单位
【过度】: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对生物进行分类,并依据他们之间的差异大小,我们可以得到生物分类的单位。
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板书)。
强调: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而物种不是生物的分类单位。
师:每一个生物物种到可以在分类阶层系统中找到他们的分类地位及其从属关系。
如月季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月季种。
猫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猫种。
重点讲解:在分类阶层系统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等级越低则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但彼此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3.制作检索表
【过度】: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是我们所不认识的,只有通过鉴定,在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检索表。
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工具(板书)。
检索表的应用是从两个相互对应的特征中选择其中一个符合的特征,放弃另一个不符合的特征,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
【多媒体展示】荷花,君子兰,桫椤,满江红的图片及列举他们各自的特性,请同学绘制检索表
荷花:种子植物,水中生活。
君子兰:种子植物,不在水中生活。
满江红:孢子植物,在水中生活。
桫椤:孢子植物,不在水中生活。
绿色植物
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 ∣
水中 ---不在 水中 ---不在
∣ ∣ ∣ ∣
荷花 君子兰 满江红 桫椤
练一练:根据以下植物的不同特征为这些植物制作一张简单检索表(绿萝、吊篮教室里有盆栽,请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
绿萝、吊兰、松树、月季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61-62页,说说看“那些科学家对生物的分类有过重要贡献?”
【归纳】林耐用“双命名制”同一了动植物的命名,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将1000多种药用植物分成本部,果部,草部,谷菽部和蔬菜部,每部又分成数类,每类再分成若干种,他还把四百多种动物分成五种十七类。
【思考与讨论】(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有一位代表发表观点,但每次都要派不同的代表,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下同)
。
学生默背生物的分类单位,在一起齐背。
比较:小麦,水稻,棉花的分类地位,会发觉小麦和水稻的共同特征要多些,小麦和棉花的共同特征要少些。
【归纳】原因:二者是同科不同属,小麦和棉花的共同特征要少些,因为他们二者是同门不同纲。
学生自制检索表,将每组一位学生的检索表投影,剩下的学生纠错、评价、比较。
互相交流,看看制作的检索表对不对?拿一本学生的书上来展示。
从生活情境的分类中自然迁移到生物的分类。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归纳信息的能力。
敞开思维,勇于表达。
对于生物分类单位这个重点,利用背的方式将其记住,通过多背几遍和强调,不断强化。
通过教师一边讲解学生先独立练习制作检索表再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纠错、评价,使学生真正理解检索表制法。通过学生练一练,能使学生巩固简单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教师补充概括:
(1)生物学家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为依据进行分类的。
(2)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分类单位。
(3)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体间的共同点越多。
(4)以“特征对比”制作检索表。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认识。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知识能得到内化。
知识巩固与深化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维。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试卷,书店的书籍,商店的商品是如何分类的从而自然引出生物分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快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生物的分类”。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单位”只能用背的方式将其记住,通过多背几遍和强调来强化记忆。
在对于制作检索表上,由于时间关系,只投影了几位同学所制作的检索表,可能太局限了,因为每个学生对于生物特征思考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特征对比的检索表。如果能把按不同特征对比的制作的检索表都拿来投影,引导学生一边纠错,一边讨论评价,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