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

文档属性

名称 土地的誓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7 05:15:55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端 木 蕻 良
土地的誓言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土 tǔ
《说文》:“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甲骨文像地上有土块形,当时最原始的祭社形象,是社的本字。本义是聚土为社祭地神。引申义有泥土,土地,家乡,本土的,民间,不时兴的等。如土壤,国土,故土,土产,土政策,土头土脑。汉字中凡从土之字都与土壤或土地有关,如城、埋、垣、塞……等等。
土地不仅是我们的生命资
源,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独立与尊严的象征。
朗读课文,触摸情感
作者笔下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回忆故乡的句子。
听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表现在 。”的方式来表达。
示例:
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绚丽多姿的故乡,令人喜爱。
美丽
富饶
广袤
神奇
生机勃勃
和谐
……
深深的思念
深情的赞美
细读课文,揣摩情感
刚才我们读了描写故乡的两段文字,在作者的心中,家乡是那么的美丽、富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的歌颂和赞美,可是你们是否觉得有两处不协调的文字?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攻占沈阳,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日军进沈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沈阳小西门随意搜查行人,并强迫被搜查者弯腰90度。
日伪军屠杀东北抗日义勇军士兵
我要妈妈
战后成为一片废墟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被日军残杀的同胞累累白骨是对日本法西斯暴行无声的控诉
创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满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再读课文,梳理一下作者在文中都抒发了哪些感情?
回到课文
炽痛的热爱
* 对故土的无比热爱和思念之情
* 渴望回到故乡的急切之情
* 愿为故乡解放而奋斗的献身之情
* 对故乡遭受蹂躏的悲痛之情
* 对侵略者残暴行经的无比憎恨之情
……
泛滥的情感
情感爆发,发出誓言
面对这块自己炽痛热爱着的黑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誓言:
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情感延伸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请每位同学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与同学们共勉: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抒怀》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