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的祖国》精品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祖国啊,我的祖国》精品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7 14:55: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 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98/V16467.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7.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达标训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 。这首诗以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疲惫( ) 干瘪( ) 胚( )芽 绯( )红
迷惘( ) 淤( )滩 簇( )新 蜗( )行
3、请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 ,是失修的 ;是淤滩上的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4、理解下面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能力提高
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一和第三节,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钎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1、简要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两节诗分别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进行对比的?
3、两节诗的最后一行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开放探究
阅读《致橡树》,回答问题。
致像树
舒 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我;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你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溯、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霓、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 )耀 痴( )情 慰藉( )
霹( )雳 流岚( ) 虹霓( )
2、诗中的橡树、木棉各自代表了什么?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4、试归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5、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舒婷 第一 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2、bèi biě pēi fēi wǎng
yū cù wō 3、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4、这句诗是诗人庄严地想向祖国的宣告,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 “荣光”、 “自由”的重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能力提高
1、第一节诗用写实的手法,回忆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第三节诗主要写祖国现在,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开始了新生。
2、第一节,主要选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的驳船”等意象,显示了祖国所受的苦难;第三节,主要选用了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正在喷薄的黎明”等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3、两节诗的最后一行,都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激情咏叹,既是叙述人称的转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
开放探究
1.xuàn chī jiè pì lán ní 2.橡树是男性阳刚气概的赞美,木棉则是对女性柔韧气质的刻画 3.象征手法 4.诗人通过象征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的追求,即相互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5、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1张PPT)
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作者简介
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人。是我国八十年代出现的“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舒婷
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作于1979年。“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她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默读,疏解字词。
注意红字的正确读音。
隧洞( ) 干瘪( ) 蜗行( )
淤滩( )驳船( ) 纤绳( )
勒进 ( ) 胚芽( )喷薄( )
迷惘( )
suì
biě



qiàn
lēi
pēi
pēnbó
wǎng
听读诗歌,感知诗意。
1.听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2.理清诗歌的思路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研讨与探究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怎样的形象?
诗人选取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等物象来具象化地言说祖国长期停滞、落后、衰败的状况。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飞天”袖间的“花朵”有什么比喻意义?
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祖国的贫困、悲哀,迫使人民奋起、抗争,“希望”能够摆脱这一悲惨的境遇。但美好的愿望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人民为希望的幻灭、落空而痛苦。
3、第三诗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
感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着力写祖国的新生。说“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雪被下古莲的胚芽”,不正是形象的说明了中国人民终于挣脱了现代政治迷信的愚弄、蒙骗,恢复了理智与人性,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终于发挥了出来。
“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预示着新长征的开始。“绯红的黎明”象征光辉的未来。“正在喷薄”预示祖国的蓬勃向上,充满生机与希望。
4、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不甘于永远停留在落后、贫困状态下的涌动的激情。
第三句情绪转向昂扬与振奋,表达出了新时代到来时的欢快与跳荡的兴奋与激动。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诗人把自己融入了时代的大潮之中,以高度昂奋的情绪,表达出了献身祖国、献身时代的坚毅与果断的决心。
集体深情诵读全诗
结束语
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精神的精彩传唱。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 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98/V16467.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98 / V16467.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2008年是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抒情的一年,国人期盼已久的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我们国家举办了。记得一位先人说过,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之时就是中华民族腾飞之时,多少代国人为之流血牺牲,挥汗如雨。2008年,啊,就在2008年,奥运会的盛典就要在古老而正在焕发出蓬勃生机的东方大地上演。这里的人民,曾被称为东亚病夫;这里的土地,曾生长着贫穷和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灭种。但中华民族是有深厚爱国传统的民族。
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朦胧诗人舒婷,怀着对昨天的痛苦、今天的振奋和明天的向往相交织的复杂感情,吟唱着对祖国的挚爱、对理想的追求,将自我融入国家和民族,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责任感。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蕴涵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人。是我国八十年代出现的“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作于1979年。"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她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听读诗歌,感知诗意。
1.默读,疏解字词。
注意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隧洞(suì) 干瘪( biě )
蜗(wō )行 淤(yū)滩
驳(bó)船 纤(qiàn)绳
勒(lēi)进 胚(pēi)芽
喷薄(pēnbó ) 迷惘( wǎng)
2.听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怎样的形象?
诗人选取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等物象来具象化地言说祖国长期停滞、落后、衰败的状况。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飞天”袖间的“花朵”有什么比喻意义?
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祖国的贫困、悲哀,迫使人民奋起、抗争,“希望”能够摆脱这一悲惨的境遇。但美好的愿望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人民为希望的幻灭、落空而痛苦。
(3)、第三诗节的感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
感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着力写祖国的新生。说“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雪被下古莲的胚芽”,不正是形象的说明了中国人民终于挣脱了现代政治迷信的愚弄、蒙骗,恢复了理智与人性,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终于发挥了出来。
为什么祖国母亲的脸上会有“泪”,那是因为她刚刚从十年浩劫中挣扎出来,为什么在有“笑涡”,那是她获得了新生,看到了希望。“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预示着新长征的开始。“绯红的黎明”象征光辉的未来。“正在喷薄”预示祖国的蓬勃向上,充满生机与希望。
思考(4)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不甘于永远停留在落后、贫困状态下的涌动的激情。第三句情绪转向昂扬与振奋,表达出了新时代到来时的欢快与跳荡的兴奋与激动。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诗人把自己融入了时代的大潮之中,以高度昂奋的情绪,表达出了献身祖国、献身时代的坚毅与果断的决心。诗人层次清晰地将全诗的感情控制在由悲哀、低沉向欣喜、高昂的旋律推进中。其中纠结着悲怆、忧伤、深沉、炽热、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其波动的节奏真切地表现出诗人起伏翻涌的情绪。而各段最后那“祖国呵”的反复咏叹,又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感情螺旋回环般地逐层推进,最后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无限深情的呼唤中达到高潮。
四、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
五、课堂小结
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精神的精彩传唱。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