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5 08: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 、 文化常识
1 .泰戈尔, ( 国籍 ) 作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 》《 》《 》《 》等。获 1913 年诺贝尔文学奖。
2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 》《 》,散文集《 》《樱花赞》等。
3 .《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编写的一部 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咏雪》出自《 》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 》篇,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笔记小说 ” 的代表作。
4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由 编写,是记录 的一部书,以 体和 体为主。共 篇。它与《 》《 》《 》合称为 “ 四书 ” 。
5 .《诫子书》选自《 》卷一。作者是 ,字 , _( 朝代 ) 时 家、 家。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作者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的十篇文章作为 “ 回忆的记事 ” ,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D .《狼》出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安徒生是 19 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 .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 . 《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8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B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C .《天净沙 · 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 天净沙 ” 是曲牌名,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9 .古代 “ 六艺 ” 是指 “ 礼、乐、射、御、书、数 ” ,其中 “ 御 ” 是指 ( )
A .下棋 B .种花 C .武术 D .驾车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暗含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 )
A .元宵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11 .下列词语中不是敬辞的一项是 ( )
A .令尊 B .惠存 C .久仰 D .寒舍
12 .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诚邀您到寒舍来叙一叙,我恭候您的到来。
B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 “ 您老人家高寿? ”
C .他初次遇见仰慕已久的作家,说: “ 久仰久仰。 ”
D .你家严已经把你的困 难告诉我了,你放心,你的事我一定尽力相助。
1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 茶馆》《屈原》。被称为 “ 人民艺术家 ” 。
B .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 . 在古代, “ 官 ” 是正职,即长官; “ 僚 ” 是副职,是为 “ 官 ” 服务的; “ 吏 ” 是办事员,由 “ 官 ” 自己招募。
D . 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信,因而书信又被称作 “ 飞鸿 ”“ 鸿书 ” 等。
1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B .《天净沙 · 秋思》中 “ 天净沙 ” 是曲牌名, “ 秋思 ” 是题目。
C .古代张贴的对联,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D . “ 一门父子三词客 ” 中的 “ 三父子 ” 是曹操、曹丕、曹 植。
15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 .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 “ 高论 ” 。
1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 项是 ( )
A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其诗被称为 “ 诗史 ” 。
C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 “ 左迁 ” 。
D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参考答案
1 . 印度 《 吉檀迦利 》 《 新月集 》 《 园丁集 》 《 飞鸟集 》 2 . 谢婉莹 《 繁星 》 《 春水 》 《 寄小读者 》 3 . 刘义庆 志人 《 言语 》 《 方正 》 4 . 儒 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语录 对话 二十 《 大学 》 《 中庸 》 《 孟子 》 5 .《 诸葛亮集 · 文集 》 诸葛亮 孔明 三国 政治 军事
6 . D 【解析】 蒲松龄为清代文学家。 7 . A 【解析】 《小红帽》的作者是德国童话作家格林兄弟。 8 . D 【解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9 . D 10 . B 11 . D 【解析】 “ 寒舍 ” 是谦辞。
12 . D 【解析】 “ 家严 ” 是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应为 “ 令尊 ” 。 13 . A 【解析】 《屈 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14 . D 【解析】 应是苏洵、苏轼、苏辙。 15 . D 【解析】 “ 高论 ” 是对别人意见的敬称。 16 . A 【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