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物理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练习及答案
(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1、(双选)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0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C.电场传播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c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2、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
3、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
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50
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
A.R
B.R
C.R
D.R
4、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5、已知R1=6
Ω,R2=3
Ω,R3=4
Ω,AB端的总电压为6
V,把它们接成图示电路,求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I3为(
)
A.1∶1∶2
B.3∶2∶1
C.1∶2∶3
D.2∶1∶3
6、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挡位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7、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
mA,也就是说( )
A.1
h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B.1
000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C.1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D.1
min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8、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
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9、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是10
mA时(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
m/s),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
A.5×1011
B.5×1010
C.1×102
D.1×104
10、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 )
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同时熔断
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11、如果导线中的电流为1
mA,那么1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多少个?若“220
V 60
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273
mA,则20
s内通过灯丝的横截面的电子数目是多少个?
12、(1)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挡(×10),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现将旋钮调至另外一挡,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理想位置。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
C.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00挡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挡
E.随即记下表盘的读数,乘以欧姆表的倍率,测得电阻值
根据上述有关操作,请选择合理实验步骤并写出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甲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
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乙和图丙位置,你认为图________的位置比较好。
13、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2020—2021物理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练习及答案
(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1、(双选)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0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C.电场传播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c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解析:选CD 对电流微观表达式I=nqSv式中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而本题中n为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t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长度是vt内的自由电子,其数量为nvt,电荷量q=nvte,所以电流I==nev,所以v=,电场是以光速传播的,故C、D正确。
2、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
解析:选C 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A、B、D错误,C正确。
3、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
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50
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
A.R
B.R
C.R
D.R
解析:选D 由于总体积不变,设40
cm长时的横截面积为S,所以长度变为50
cm后,横截面积S′=,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R=ρ;R′=ρ,解得R′=R,
故D正确,A、B、C错误。
4、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解析:选A 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操作错误。
5、已知R1=6
Ω,R2=3
Ω,R3=4
Ω,AB端的总电压为6
V,把它们接成图示电路,求通过它们的电流I1∶I2∶I3为(
)
A.1∶1∶2
B.3∶2∶1
C.1∶2∶3
D.2∶1∶3
解析:选C R1与R2并联,则电流I1∶I2=R2∶R1=3∶6=1∶2;设R1中电流为I,则R2中电流为2I,而流过R3的电流I3=I+2I=3I;故电流之比I1∶I2∶I3=I∶2I∶3I=1∶2∶3。故C正确。
6、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挡位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解析:选D 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偏角很大,说明电流很大,电阻很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倍率较小的挡,故D正确。
7、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
mA,也就是说( )
A.1
h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B.1
000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C.1
s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D.1
min电池供给8
C的电荷量
解析:选B 由公式I=可得t=,故供给8
C电荷量时的通电时间t=
s=1
000
s,故选项B正确。
8、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
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解析:选B 白炽灯的灯丝为金属,所以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温度高于不工作时的温度,所以工作时的电阻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B对。
9、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是10
mA时(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
m/s),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
A.5×1011
B.5×1010
C.1×102
D.1×104
解析:选A 电子转一圈的时间t==8×10-6
s,整个环中电子的电荷量Q=It=8×10-8
C,所以电子的数目n==5×1011,故A正确。
10、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 )
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同时熔断
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解析:选B 根据电阻定律,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当电流通过时,电阻大的位置发热量大易熔断。选项B正确。
11、如果导线中的电流为1
mA,那么1
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多少个?若“220
V 60
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273
mA,则20
s内通过灯丝的横截面的电子数目是多少个?
解析:q=It=1×10-3×1
C=1×10-3
C,
设电子的数目为n,则:
n==个=6.25×1015个。
当“220
V 60
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I
=273
mA。
q=It=273×10-3×20
C=5.46
C。
设电子的数目为N,则
N==个≈3.4×1019个。
答案:6.25×1015个 3.4×1019个
12、(1)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挡(×10),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现将旋钮调至另外一挡,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理想位置。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
C.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00挡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挡
E.随即记下表盘的读数,乘以欧姆表的倍率,测得电阻值
根据上述有关操作,请选择合理实验步骤并写出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甲中a、b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
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乙和图丙位置,你认为图________的位置比较好。
解析:(1)第一次测量时指针偏转较小,说明所选挡位过小,应选择大挡位,应选C;在调整量程时应注意进行欧姆调零,应选A;然后进行测量,应选B;读数,应选E;步骤顺序应为:CABE。
(2)选择开关处在“×10
Ω”的电阻挡时指针位于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50×10
Ω=500
Ω。
(3)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由图示可知,乙的位置是对的。
答案:(1)CABE (2)500 (3)乙
13、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解析: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03
V。
(1)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UR=U-Ug=2.97
V
所以,分压电阻R==
Ω=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
RV=Rg+R=1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IR=I-Ig=0.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0.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0.05
Ω。
答案:(1)990
Ω 1
000
Ω
(2)0.05
Ω 0.05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