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态变化期中培优练习—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物态变化期中培优练习—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4 14: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章物态变化期中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B.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
C.屋檐下的冰锥是由水凝固而形成的
D.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2.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雾淞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C.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B.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C.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在﹣265℃时,氢气是液态
5.兴化的“大闸蟹”扬名全国.为了在运输过程中给螃蟹保鲜,蟹民们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螃蟹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从而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关于螃蟹保鲜,先后利用了
A.低温的冰升温和熔化吸热
B.矿泉水降温和结冰放热
C.低温的冰升温吸热和熔化放热
D.矿泉水升温和熔化吸热
6.镓是一种稀有的蓝白色金属,将一块金属镓放到手心时,它很快就会变成一颗晶莹的液滴,在手心滚来滚去.关于镓的这一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镓在手中发生了熔化?????????????????????? B.金属镓的沸点低于37℃
C.金属镓的这一变化需要释放热量????????????????? D.可以用金属镓做筷子
7.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铅的凝固点是﹣328℃ 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9.生活中水有几种不同的“别名”,如①冰、②雪、③雾、④凇、⑤雹、⑥霜、⑦露.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属于凝华形成的有①②④⑤⑥ B.属于液化形成的有③④⑦
C.属于凝固形成的有①⑤⑥ D.属于液化形成的有③⑦
10.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1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C,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C,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C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30?C B.小于30?C C.大于30?C D.无法确定
1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二、填空题
1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4.如图所示,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15.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_.
16.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时会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 ________ 热.当水蒸气升入高空时,由于温度降低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或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________ 热又 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18.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菜一起同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________变成碘蒸气“饱掉”;
(2)冬天水________成冰时.由于体积增大会使水管涨破;
(3)寒冬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的镜片容易变得模糊.这是由于室内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________成小水珠了.
19.仙人掌的针状叶能够减少水分的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形成水雾。烧水时,如不小心会被壶中的100℃水蒸气烫伤,这种烫伤往往比100℃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烧红的铁棒浸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这里钨丝先后发生的两个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质的温度和状态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聪发现,加热到第2 min时,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min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________.
(4)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3 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min.
(5)小亮在做同一实验时,是将装有上述固体粉末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针对他们的探究过程,请说出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并看清它的__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 (a)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如图(b)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下面是小强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实验步骤和几种不同的读数方法[如图(c)所示]: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1)请填出合理的实验顺序:________________.
(2)图(c)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
23.问答题:请回答“下雪不冷、化雪冷”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24.也许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冰凌的形成过程,但是通过已学过的八年级物理课,再观察如图所示带有冰凌的两幅图片,也许能较好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请你尝试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
答案
1.D
2.C
3.D
4.D
5.A
6.A
7.B
8.D
9.D
10.D
11.B
12.D
13.0 降低
14.8℃ ﹣3℃ 热胀冷缩
15.升华、凝华、熔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16.液 固 凝固点 液 固 吸 放 凝固 放 低、
17.蒸发 吸 液化 凝华 吸 熔化
18.升华凝固液化
19.蒸发液化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
20.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21.均匀受热 -6 ℃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0 固液共存态 4 小亮的实验过程中能使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试管内物质各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变化,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
22.分度值 D -22 38 BACED B
23.下雪是水蒸气的凝华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放出热量使空气的温度升高,人感觉不冷;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们感到寒冷.
24.受室内较高温度和太阳光照的影响,房顶上的雪逐渐熔化成水后向下流动;当这部分水慢慢离开房顶时,由于室外气温较低和风速较大等原因,使本来温度就较低的水又凝固成冰,从而在屋檐下形成上粗下细的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