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分)
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那么1min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和燃气做功次数分别是
A.
3000个,6000次
B.
6000个,3000个
C.
3000个,750次
D.
750个,3000次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
水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C.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分子间有排斥力
D.
汽油机飞轮转速是,则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60次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快
B.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
北方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
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
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我国发射“嫦娥三号”运载火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大的热值
D.
较高的凝固点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减少各种热损失
B.
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C.
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
D.
采取少消耗总能量的办法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水
冰
酒精
蓖麻油
甘油
沙石
煤油
铝
A.
铝的比热容是铝的比热容的
B.
工厂里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与汽油机比较,柴油机
A.
气缸顶部无火花塞,吸入气缸的是柴油,效率高
B.
气缸顶部无火花塞,吸入气缸的是空气,效率高.
C.
气缸顶部有火花塞,吸入气缸的是空气,效率低.
D.
气缸顶部有火花塞,吸入气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燃料,效率高.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2:1,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
A.
3:1
B.
1:3
C.
3:4
D.
4:3
下列选项中,属于功率单位的是
A.
焦耳
B.
瓦特
C.
牛顿
D.
帕斯卡
下面的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对图中甲、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做功冲程
B.
乙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
甲冲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D.
乙冲程中两个气门同时打开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做功冲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B.
汽油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C.
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只有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机是把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B.
燃料燃烧时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可提高热机效率
D.
采取有效措施热机效率能达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弯折铁丝,铁丝变热,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B.
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升高越多,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C.
人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是由于发生了热传递
D.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太阳能电池板把
A.
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C.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了便于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
B.
加热时间相同
C.
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D.
两个烧杯要相同
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煤的热值约为根据题意,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3min水吸热是加热6min水吸热的一半
B.
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C.
相同的加热时间里,水升高的温度不同
D.
煤炉烧水的效率为
水煎包是地方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
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A.
B.
C.
D.
关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B.
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甲的热值一定比乙的大
C.
燃料的热值越大,则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
汽油的热值是,其值的大小和燃烧的质量多少无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
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王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______、______、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______.
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______“偏大”或“偏小”,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
酒精
15
35
碎纸片
15
25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近年来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现在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是用汽油作燃料的汽油机,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处在______冲程。
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现在很多地方在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某型号汽车使用上述乙醇汽油,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0min,受到的阻力是900N,行驶的路程为100km,则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已知该汽车发动机此时的效率为,求这段时间内消耗的乙醇汽油的质量。乙醇汽油的热值为
请你写出一条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解答:
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曲轴转速是,此汽油机每秒钟完成______个做功冲程;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完成4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功1次。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四冲程汽油机完成1个工作循环,要经过四个冲程,飞轮转动2转,对外做功1次;
由题知,飞轮转速是,即该汽油机1min内,有750个循环,完成3000个冲程,做750次功。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冬天气温低,嘴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故A错误;
B、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向外放热,内能减小。故B正确;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汽油机飞轮转速是,由“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可知,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30次,即在1s内汽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0次。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放热;
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汽油机四冲程中,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四冲程汽油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完成4个冲程。
本题考查了物体变化和扩散现象以及有关热机做功频率的计算,记住相关的知识点是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故A错误;
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确;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的越快。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快慢和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
4.【答案】C
【解析】解: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掉一半后,汽油的质量减少一半,但密度、热值和比热容是不变的。
故选:C。
密度、热值、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一般是不同的,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变化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质量、密度、热值、比热容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B不符合题意;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
D、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
6.【答案】C
【解析】解: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故选C.
热值是燃料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要考虑燃料的热值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热值的特性,了解不同物质的特性以及用途是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减少各种热损失、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都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ABC都是可取的方法。少消耗总能量,不一定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所以D方法不可取。
故选:D。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要提高热机的效率,要尽量减少热量的各种损失。
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8.【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也发生改变;?
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公式计算,其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表示物质温度的变化量;?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用公式比较。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比较物理量大小关系时,可用相关的公式进行分析。
【解答】
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1kg铝的比热容和2kg铝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
B.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知,水吸收的热量最多,所以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故B正确;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故C错误;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知,水的温度变化小,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解: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为喷油嘴,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物质,柴油机吸入的空气,柴油机效率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分析判断:
不同点
汽油机
柴油机
吸入的物质
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空气
结构
气缸顶端有个火花塞
气缸顶端有喷油嘴
点燃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气压
气压较小
气压较大
效率
低
高
本题考查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特点,要求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吸入的物质、结构、点燃方式、压强、效率等等.
10.【答案】B
【解析】解:
由图可知,火花塞没有点火和活塞向上移动、气门都关闭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压缩冲程,此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B。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各冲程的特点不同,因此根据气门的状态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同时还可参考火花塞的状态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要求学生对每个冲程的特点、能量转化等情况十分熟悉才能顺利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1,吸收热量之比:::1,
升高的温度之比是:::3,
由可得,两物体比热容之比:
::::4.
故选:C.
已知质量之比,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根据公式即可求出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
本题考查物体吸热的计算,关键是吸热公式的变形应用.
12.【答案】B
【解析】解:
A、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单位;故A错误;
B、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故B正确;
C、牛顿是力的单位;故C错误;
D、帕斯卡是电压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特点和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进行解答。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的顺序是一定的,不能改变;其中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根据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二个甲冲程是压缩冲程,在此过程中两个气门同时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故A错误,C正确;
第三个乙冲程是做功冲程,在此过程中两个气门同时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此时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解答此类题注意总结规律,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阀打开,另一个气阀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
【解答】
A.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故A正确;
B.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故B错误;
C.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故C错误;?
D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解: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是否燃烧、放出热量多少无关,故A错误;
B、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动力,故B正确;
C、热传递的定义可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C错误;
D、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密度、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其提供能量;
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主要有热值、热量的传递方向、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分子运动论,综合性强。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A、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
B、燃料的燃烧进行的是化学变化,利用能量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判断出B是否符合题意。
C、燃料的热值: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判断出C是否符合题意。
D、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判断出D是否符合题意。
此题主要考查了:
热机的概念,明确它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以及燃料的燃烧和能量的转化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了解与掌握,理解热机效率小于1。
【解答】
A、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其中能量的转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故A符合题意。
B、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燃料的热值大,只能说明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而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并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机工作时,总要克服摩擦做功、总有部分能量散失到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一定小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所以热机效率一定小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解:
A、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变热,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升高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的越多的物体,不一定吸收的热量越多,因为质量等不确定,故B错误;
C、人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会有灼热感,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错误;
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此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18.【答案】C
【解析】解:太阳能电池板在工作时,消耗了太阳能,产生了电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故选:C。
判断清楚上述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又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
太阳能取之不尽,没有污染,因此太阳能电池是廉价而干净的电源。
19.【答案】B
【解析】解:
为了便于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实验时为了控制变量,应用天平分别测出等质量的酒精和碎纸屑,将其放入装置中的燃烧皿内;因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所以应该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两个烧杯要相同,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由可知,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控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所用仪器相同。
本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运用液体的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有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此题考查热传递的条件,对图象分析。在图象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
由图可知,经6min时间热水升高的温度,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结合图象,根据公式进行分析;已知质量和热值,利用可求得煤燃烧产生的热量;根据图象分析在相同的热时间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烧水时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吸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解答】
A.从图中可知,加热3min,水升高的度为左右,从时升的温度为左右,根据可知,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不是加热6min水吸收热量的一半,故A错误;
B.6min内水吸收热量:;根据可知,在水质量相同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也相同的,故B正确;
C.从图中可知,第2min时水的温度,上升到后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因为是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大热传递越快所以水升的度越来越慢,故C正确;
D.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煤炉烧水时效率:,故D正确。
故选A。
21.【答案】B
【解析】解:
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而不是低,故错误;
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
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
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故正确;
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错误;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油的沸点通常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达到更高的温度;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燃料燃烧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实质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生活中看到的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热值是燃料特性的理解与掌握,是经常考的题型,充分理解“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解答】
A.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故A错;
B.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没有说明质量相同,甲的热值不一定比乙大,故B错;
C.燃料的热值越大,但燃料燃烧不一定完全燃烧,质量不定,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C错;
D.汽油的热值是,其值的大小和燃烧的质量多少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23.【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根据选项中描述的物体或现象,分析其消耗了哪种能量,又得到了哪种能量,从而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几种电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难度不大,但要求细心作答,防止颠倒。
【解答】
A.电饭锅主要是用来发热的,因此,电饭锅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成为内能,故A错误;
B.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电能,使电风扇转动,得到的是机械能,故B错误;
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提供给灯泡,故C错误;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由下而上;
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杯水的质量;
;
偏小
【解析】
【分析】
用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加热水,通过水温的变化比较水吸热多少,通过水吸热多少比较放热多少,从而得出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多少,即热值的大小,较难理解
实验中,为了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并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应按照由下往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本实验是用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加热烧杯内的水,通过水温度的变化,比较水吸热的多少,从而得出碎纸片的热值与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再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因此要控制变量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相等或相同;
通过水温度的变化值得出水吸热的大小关系,也就知道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热量的关系,又知道燃烧的质量相同,据此得出热值关系,求出碎纸片的热值;
有两个原因,一是“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二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解答】
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并且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应按照由下往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为了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二者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
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可见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2倍,所以碎纸片的热值为;
因为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并且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故答案为:由下而上;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杯水的质量;;偏小。
25.【答案】压缩
【解析】解:
由图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
因该汽车匀速行驶,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牵引力做的功:;
时间:;
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据效率公式可得,完全燃烧乙醇所产生的热量:
;
由可得,消耗乙醇汽油的质量:
;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可以节约石油等资源。
答: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处在压缩冲程;
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已知该汽车发动机此时的效率为,这段时间内消耗的乙醇汽油的质量为9kg;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可以节约石油等资源。
根据气门的开关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据功的公式计算功,而后据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据效率的公式计算出完全燃烧乙醇所产生的热量,而后据热值的公式计算即可;
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热值计算、功和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综合性。
26.【答案】15
?
降低
【解析】解:已知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转速是,所以此汽油机每秒钟转30圈,可完成15个工作循环,60个冲程,对外做15次功;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所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消耗能量将会增加,故机械效率降低;
故答案为:;降低。
解决此题要掌握:
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消耗总功的比值;
此类题目考查知识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效率的相关问题,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难点。
第6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