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人体温都是
B.
甲的体温一定是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
D.
三人的体温都不是
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适量带颜色的水可以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使用更粗的玻璃管
使用更细的玻璃管
换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
换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
A.
B.
C.
D.
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
B.
C.
D.
冰和水的温度
A.
的冰温度高
B.
的水温度高
C.
相同
D.
无法比较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
B.
C.
D.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的是
A.
使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B.
某同学发烧时的体温
C.
镇江夏季最高的室外温度
D.
澡堂里洗澡水的温度
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下列测量中,读数错误的是
A.
温度计的示数是
B.
???电流表的示数是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D.
左盘物体的质量是57g
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
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
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够说明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的是
A.
两个底部光滑的铅柱紧压,结合在一起,不易拉开
B.
气体推出塞子瓶口有雾
C.
气体扩散
D.
压缩空气棉花点燃
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
B.
小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______,摄氏温度的规定是把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图中,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有6种物质:铁、水银、霜、白酒、牛奶、巧克力。按常温下的状态,可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另一类是____。
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下端与水银泡相连的一小段做得很细,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管内。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利用水银的______,把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______,B处的温度是______,C处的温度是______。?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两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若该温度计示数为,则实际温度是______,若实际温度为,则它测得温度为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______;乙的示数为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在读数时,该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卡口,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体温计下方有一卡口,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解答】
甲的体温等于,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故B正确;
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故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解:
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刻度越少,越不灵敏,故错误;
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故正确;
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刻度越明显,故正确;
使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刻度不明显,故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3.【答案】D
【解析】解:A、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故A错误;
B、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故B错误;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B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工作的、超声能够排石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光的球面镜、透镜的作用、光现象的原理、声音的利用的知识分析各个选项。
本题考查球面镜、透镜的作用;声音的利用;光现象实例的掌握情况,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要认真读题,分清每种现象所对应的知识。对常见光学现象分类记忆,会很容易解答本类题型。
4.【答案】C
【解析】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的水和的冰温度都是,所以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故选:C。
解答本题可根据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去分析。
此题属于一道易错题,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认为的冰温度低一些,而错选A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的冰的确比的水感觉更冷,但感觉更冷的原因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冰比水多了一个吸热过程,所以才会感觉冰更冷一些。理解了冰熔化吸热这个特点,就不会再错选了。
5.【答案】B
【解析】解: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
故选:B。
根据对摄氏温标内容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摄氏度规定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
A、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体温不会达到左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镇江夏季最高的室外温度大约,太高,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为,用温度为左右的水洗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温度的掌握和了解,平时要多记一些温度值。
7.【答案】C
【解析】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时,水的实际温度为.
故选C.
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均匀性来分析.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中间是94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插入水中显示温度是,距离有23个小格,求出23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时的实际温度,就是水的实际温度.
对于温度计不准时的有关计算,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8.【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温度计的示数是,故A正确;
B、电流表选用的是,分度值是,示数是,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示数为,故C正确;
D、物体的质量为:,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
根据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
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9.【答案】C
【解析】
【分析】
伽利略温度计使用空气制成的,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迫使红色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红色液柱越向下。
此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空气温度计的原理;空气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较时,它的缺点是
--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所以误差比较大。
【解答】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B错误;
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解:
A、两个底部光滑的铅柱紧压,结合在一起,不易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推出塞子瓶口有雾,该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说明物体对外做功时,其内能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向下压活塞,活塞压缩空气,棉花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利用内能做功,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本题的知识点分散,但涉及各知识点的内容都为基础知识,平时学习当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记忆。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温度计刻度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常的温度计,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在沸水中示数为,并分为100个刻度。即,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而本题中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在沸水中示数为,即有94格,但是表示的真实温度差也应该是,求出该温度计一格所代表的实际温度值,然后算出温水的实际温度。
【解答】
温水真实温度为温度为:,小于,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热胀冷缩?
沸水
【解析】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沸水。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
本题基础性强,只需记住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即可。
13.【答案】14
?
【解析】解:由图知:
甲温度计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液柱最高处在以上,所以示数为;
乙温度计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液柱最高处在以下,所以温度为。
故答案为:14;。
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一定先明确液柱最高处在零上还是零下,然后进行读数。
14.【答案】固体;液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有很多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
物体的分类有很多方法,可以根据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状态分类,可以根据是否透明分类,可以根据是否食用分类等等。
【解答】
按物体常温下的状态分类:
固体:铁、水晶、巧克力;
液体:水银、牛奶、白酒。
按是否透明分类:
透明物体:水晶、白酒。
不透明物体:铁、水银、牛奶、巧克力。
按物体是否可食用分类:
食品:白酒、牛奶、巧克力。
非食品:铁、水银、水晶。
按照导电性能分类:
导体:铁、水银、白酒、牛奶。
绝缘体:水晶、巧克力。
故答案为:固体;液体。
15.【答案】;惯性
【解析】解:
由图示体温计可知,其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示数为;
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
故答案为:;惯性。
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体温计的分度值,由图示体温计可以确定其分度值与测量范围,读出体温计的示数;
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确定体温计的读数以及惯性的利用,属于基础题。
16.【答案】热胀冷缩
?
?
?
?
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
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解析】解: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所以此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故A处的温度为;瓶内气体推动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上升,故在C处的温度为;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故在B处的温度为;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两条改进的建议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液柱的左右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气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气体温度计的原理以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特别注意的是B、C两点的温度值,A处的液柱向左移动时表示温度升高,向右移动时表示温度降低。
17.【答案】;
【解析】
【分析】
此类题的基本解法是先求出液柱上升每厘米或每等份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在计算实际测量时液柱上升的长度或格数,从而求出测量的实际温度,或是据温度计刻度原理,列出温度变化量与相应液柱变化量成正比来求解。
按规定准确的温度计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它们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份为,而现在共有等份,则每一等份所表示的温度值为,据此分析。
【解答】
此温度计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温度计示数为时,实际温度为:;
若实际温度为,则测得的温度为:。
故答案为:;。
18.【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需要掌握,在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解答】
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甲图温度计的液面在刻度以下,故温度为:;
乙图温度计的液面在刻度以上,所以示数为:。
故答案为:;。
19.【答案】液体?
?
?
?
能
【解析】解: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其最小分度值为,体温计在读数时,能离开人体读数,此时的示数为。
故答案为:液体;;;;能。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不需要太大,但准确程度要高;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分度值、使用方法和读数,都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难度不大。
第5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