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密练三(10.20) Word版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 | ||
文件大小 | 1.3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
科目 | 地理 | ||
更新时间 | 2020-11-04 16:08:29 |
第33题,台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南偏东一点,实际风向右偏为东北风。
34.A 35.C
第34题,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中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冷锋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锋后,扬州位于暖锋锋前,长沙位于冷锋锋后。
第35题,AC表示暖锋,不可能形成寒潮;D天气系统是气旋;此季节我国北方降水少,多刮强劲的西北风,容易产生沙尘天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海洋上气压较低。
36.D 37.C
第36题,根据风向判断,气流逆时针辐合,图示为北半球的气旋,可能与锋面结合形成锋面气旋。图中四地,④处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气流相遇处,最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D对。①、②、③处是单一气流,降水可能性小,A、B、C错。
第37题,图示天气系统是向东南移动的,根据图中比例尺,甲地将受北部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根据风力符号判断,风速减小,C对。
二、综合题
38. 解析:第(1)题,图中曲线是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率,不是面积数量。海拔110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不变,因为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面积下降。因为夏季气温高,积雪以消融为主;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增加。原因是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加。
第(2)题,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他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
第(3)题,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季节是夏季或夏秋季。高山地区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地势起伏大,多沟谷。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
答案:(1)海拔1100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不变。该海拔范围的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4分)
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面积下降。该海拔范围的地区,夏季气温高,积雪以消融为主,积雪覆盖面积下降。(4分)
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增加。该海拔范围的地区,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加。(海拔区间大致相当,数值“±100”即可)。(4分)
(2)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2分)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2分)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他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2分)
(3)夏季(或夏秋季)。(2分)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2分)
地势起伏大,多沟谷;(2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2分)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