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密炼五(10.29)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密炼五(10.29)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4 16: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家庄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密炼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4分)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3~4题。
3.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5~6题。
5.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近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6.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8.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9~11题。
9.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10.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1.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13.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15.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7.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完成18~19题。
18.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9.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
21.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22.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A.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甘肃省
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阔叶林
24.形成图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水文 B.地形、气候 C.海陆位置、地形 D.水文、土壤
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 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
26.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2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29.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下图为我国典型林木景观图。读图完成30~31题。

甲—大胡杨树 乙—兴安林海 丙— 海南椰树 丁—黄山迎客松
30.从丙地到乙地林木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31.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为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3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题。
34.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35.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 ②湿度 ③坡度 ④坡向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36~38题。
3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7.该山地可能位于
A.横断山 B.天山 C.武夷山 D.大兴安岭
38.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 D.受西北季风影响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9~40题。
39.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C.河流汛期相同 D.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40.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二、综合题(共2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2分)
(2)说明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4分)
(3)人口、城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试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规律。(4分)
石家庄二中高三地理密炼五
一、选择题
01~05 DAABD 06~10 BDADB 11~15 ACBBC 16~20 ADBAC
21~25 CCACD 26~30 CDCCB 31~35 ADBCA 36~40 DABBC
41答案:(1)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2分)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2分) 沿岸有暖流流经;(2分) 西岸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2分) 沿岸有寒流流经。(2分)
(2) 纬度地域分异规律;(2分) 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2分)
(3) 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人口、城市密集;(2分)中西部和东北部稀少。(2分)
第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