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这是长征途中的一次会议,它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命运,进而是一个党的命运,最终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在贺龙、任弼时等的领导下开始长征。其长征的出发地是( ??)
A.?永定区???????????????????????????????B.?慈利县???????????????????????????????C.?武陵源区???????????????????????????????D.?桑植县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血战湘江?????????????????????????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
4.下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 )
?
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D.?陕甘军民传喜汛,征师胜利到吴起
5.毛泽东曾忆说:“政治上既犯错误,不事上势必犯错误。没有好久,洋教条来了,他们是主张打大城市的……结果就把根据地送掉,来了个很好的工作,叫作走路搬家。“这里“走路搬家”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红军被迫长征??????C.?八路军开展百团大战??????D.?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6.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
A.?1934年???????????????????????????????B.?1935年???????????????????????????????C.?1936年???????????????????????????????D.?1937年
7.以下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③④⑥⑤??????????????????B.?②①③⑤⑥④??????????????????C.?①②④⑥③⑤??????????????????D.?①③②④⑥⑤
8.“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战略转移”取得胜利的标志是(?? )
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会师吴起镇???????????????????????D.?主力会师会宁
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名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0.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11.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长征精神。下列不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使反动派放弃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D.?沿途播下革命的种子
12.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以上歌词反映了红军(??? )
A.?反“围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B.?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D.?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4.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美蒋勾结,发动内战
15.贵州省黎平县老人任时若回忆说:“我见过红军,那是冬天。虽然他们很苦,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很烂,但他们对老百姓都很好……到各家各户借的东西,用过后都归还。”从老人的话中可知( ??)
A.?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B.?红军纪律严明???????????C.?遵义会议是重要转析???????????D.?红军胜利会师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17.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被迫长征】
材料一:红军突围
【征途纪要】
材料二:
【历史感悟】
材料三: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1)读材料一,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
(2)读材料二回答:图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哪一军事斗争?图三场景再现了哪三大主力会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D
3. C
4. B
5. B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B
12. D
13. B
14. C
15. B
二、材料分析题
16.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7. (1)由于“左”倾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目的:实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2)图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二:红军飞夺泸定桥。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4)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