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是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的话,旅顺屠城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九一八事变时
2.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3.“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均享有均等机会”。这些内容的提出者是( ???)
A.?英?????????????????????????????????????????B.?法?????????????????????????????????????????C.?俄?????????????????????????????????????????D.?美
4.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 ??)
A.?企图速亡朝鲜??????????????????B.?蓄意挑起战争??????????????????C.?意图瓜分中国??????????????????D.?实行海禁政策
5.“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
A.?备战迎敌???????????????????????????B.?妥协求和???????????????????????????C.?退让保船???????????????????????????D.?消极避战
6.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革领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
7.史学家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人室”,其中以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设通商口岸?????????????????????????????????????????????????????????????????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8.下列历史情境与甲午中日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致远舰冲向敌舰?????????????B.?旅顺惨案?????????????C.?签订《马关条约》?????????????D.?美军杀害义和团战士
9.《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其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D.?义和团运动
10.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英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在(??? )
A.?长江流域?????????????????????????????B.?长城以北及新疆?????????????????????????????C.?山东?????????????????????????????D.?福建
11.《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其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
①广州??? ②沙市??? ③重庆??? ④苏州??? ⑤杭州
A.?①②③④???????????????????????????B.?①③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2.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废弛???????????????????????????B.?观念落后???????????????????????????C.?资金短缺???????????????????????????D.?制度腐败
13.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14.《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此条款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 ??)
A.?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B.?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D.?把清政府完全变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材料二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邓世昌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二中的丁汝昌以身殉国是在哪次战役中?这次战役致使北洋舰队出现了怎样的结局?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谈谈表格内容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
(4)依据材料一,二,三,为三则材料确定适合研究的主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A
3. D
4. B
5. A
6. B
7. B
8. D
9. C
10. A
11. C
12. D
13. D
14. C
15. D
二、材料分析题
16. (1)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邓世昌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2)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腐朽堕落,制度不完备,管理松懈等
17. (1)设立银行,开设工厂,修筑铁路。
(2)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
(4)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