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江南 第1课时 课件+教案+音视频(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江南 第1课时 课件+教案+音视频(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4 15:22:36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课时—
C
来欣赏动听的歌曲吧
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长江
偏旁:三点水
释义

江是大河的通称,河流里都是水,所以,江的左半部分叫做“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黄河的南边:河南
黄河的北边:河北
洞庭湖的南边
洞庭湖的北边
岭南道的东边
岭南道的西边
广东省
广西省
湖南省
湖北省
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风景各有特点,快看,这就是夏天的江南,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江南”是什么样子的吗?
汉朝时,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搜集整理百姓们写的诗歌,我们就简称为“汉乐府诗。
先把课文后面的生字在诗歌里圈一圈,一边圈一边拼一拼,然后自己再连起来读读诗歌。不会的地方,可以问一问你的同桌,或者举手问老师。
你愿意读给同桌听听吗?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读得怎么样?
??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整首诗歌念给大家听一听?
先听老师读,用你们的耳朵认真听,看一看,老师在哪里停顿了,就在这个字的后面画一个斜杠。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请同桌好好听,互相点评一下。
开火车读,齐读全文,配乐读。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一年级《江南》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课文单元
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背诵课文《江南》
认识38个生字,9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4个字和5个笔画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的欢悦的心情。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彩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本课以传统的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评价任务
  通过指导练习,书空练习,教师的`讲解,认识生字“西”。
  通过动画和示范朗读,以及男女生朗读正确朗读文章,背诵文章。
  通过观看插图,教师的介绍以及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课题
秋天
单元
课文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情趣。
4.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江南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环节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一、听歌,揭示诗题。(10分钟)
1.
揭示诗题。播放歌曲《江
(jiāng)南
(nán)》
这是古代人们去采莲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做《江南》。
跟老师一起来读——拼读,去掉拼音读。
2.
学习“江”拼读三拼音,教学新的部首。
这里的江是指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我们一起来看长江在哪里。看,这就是长江。(出示中国地图)
江是大河的通称,河流里都是水,所以,江的左半部分叫做“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那你还认识哪些有“三点水”的字?和大家说说吧。
聚焦方位词,学习“南”。
那什么是南呢?
对了,南表示方向,你还知道哪些方向?(出示“东西北”)
认读4个方位词,去掉拼音读。
?
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就像我们河南,有一条母亲河,叫做黄河,河南就是是指黄河的南边,黄河的北边有一个省,就叫做河北。
小组讨论,连线题:还有很多这样的城市呢。
(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广东广西,岭南道为界)
借助风景图,初步了解江南。
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风景各有特点,快看,这就是夏天的江南,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江南”是什么样子的吗?
教师小结:江南是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你看江南无论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那么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叫做《江南》的诗歌。
说一说生活中“三点水”的字
和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准确连线,填空,认识“东南西北”(评价目标一)
讲授新课
活动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了解汉乐府诗(3分钟)
上一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一首诗歌《小小的船》,这首《江南》同样也是诗歌,汉朝时,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搜集整理百姓们写的诗歌,我们就简称为“汉乐府诗。”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采莲人去江南看看吧,看看古人眼中的江南到底有多美?(师范读)
其实这样的美景也藏在大家的课本里,请翻开课本到58页,先把课文后面的生字在诗歌里圈一圈,一边圈一边拼一拼,然后自己再连起来读读诗歌。不会的地方,可以问一问你的同桌,或者举手问老师。(至少读3遍)
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么好听,诗歌里的生字娃娃高兴地跑出来了,咱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江、南、可、采、莲、鱼、戏、间、北)
谁愿意来当小老师让带领大家认一认。(指名认读,正音,齐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生字娃娃又高兴地跑回诗歌里去了。已经能够认识它们了,相信大家这次会把整首诗读得更正确,更熟练了。你愿意读给同桌听听吗?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读得怎么样?
??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整首诗歌念给大家听一听?
?活动二:再读诗歌,指导停顿
分句试读,指导停顿
其实呀,读诗歌可是有一定讲究的,诗歌讲究一个抑扬顿挫,每一个字的声调都要读准,有的地方还需要稍稍的停顿一下下,这样读起来才会好听,就跟唱歌一样,那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来,先听老师读,用你们的耳朵认真听,看一看,老师在哪里停顿了,就在这个字的后面画一个斜杠,明白了吗?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出示停顿位置,学生自改)
同学们都太厉害了,知道了停顿的位置,那你们肯定都能读的更好了,跟着老师来,一句一句练习吧。(相机指导:停顿的地方前一个字略微拖长,气息相连,不要唱读,该停则停)
学生练习
哇,学习能力太强了,赶紧自己试一试吧。请同桌好好听,互相点评一下。
开火车读,齐读全文,配乐读。(逗号停顿时间稍短,句号时间稍长)
吟唱古诗(《江南》古诗新唱)
诗歌不仅能读的抑扬顿挫,有停有连。古代的时候,汉乐府的诗歌都是唱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尝试跟唱,不做要求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评价目标一)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自,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二)
读准字音,有停顿,流利的朗读诗歌(评价目标二)
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生字,还有1个偏旁,3点水,还学习了如何朗读《江南》回家之后
完成这两项作业哦。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