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教学简案
大溪二中 章美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利奥波德及其作品《沙乡年鉴》;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文中描写性的语句感知科学文艺作品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增强环保意识,感受作者对理想生活家园、精神家园回归的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了解其知识性,品味文中描写性的语句,感知其文艺性。从而感受到作者的爱鸟情怀及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理想生活家园、精神家园回归的呼唤。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课前和学生闲扯中切入课题《大雁归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2、未学先知,PPt出示:你知大雁有多少?
3、指答几生后,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印证补充关于大雁的知识。
同时PPt出示:从课文中,我了解到了关于大雁 的知识。
(温馨提示:可从食性、生活习性等方面回答)
4、师生交流后明确:
三月大雁归来
飞行路线是直线
喜群居生活,往往以六只或以六为倍数飞行
喜食玉米粒
……
5、师PPt出示《辞海》中关于大雁的介绍文字,比较异同点。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雁群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人们称之为“雁字”。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摘自《辞海》
6、从学生回答中的“异点”出发,师生进入下一品读环节。
三、锁定重点,品读课文
7、PPt出示:找出文中生动描写大雁的语句语段,品品作者浸润其中的情感。
8、师生将重点锁定4、6、9小节进行品读,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引领学生理解“如果喜爱也是需要理由的话,那么大雁到底有什么品质吸引作者”,由此得出大雁身上的品性:友好、热情、开朗、活泼、富有诗意等等。
9、辅助资料介入,听听作者自己怎么看待大雁的?
PPt出示课后题第一题中作者在《沙乡年鉴》中的一段话:
“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10、引导学生纵览全文,搜索出更多大雁身上的“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比如除上述8交流之外,还有联合观念、家庭观念、重亲情等)
11、师追问:那么,作者为何如此在乎这些大雁身上的品质呢?引领学生继续对上述文字进行深层解读。重点扣住“重建”和“用铲子和斧子”等关键词,得出作者想重建的实则是我们人类的理想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
四、作者及《沙乡年鉴》介绍
12、PPt出示相关资料
五、小结课文,顺势结束
13、存在即合理,《辞海》中的介绍性文字和课文中的写法实际上是说明文的两种形式,PPt出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
14、师赠言结束全文并布置超市型作业。(共13张PPT)
温岭市大溪二中 章美云
大雁归来
[美] 利奥波德
你知大雁有多少?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
从课文中,我了解到了关于大雁____的知识。(可从食性、生活习性等方面回答)
●三月大雁归来
●飞行线路是直线
●喜食玉米粒
●爱喧嚷
●喜群居生活,往往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雁群飞行
……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雁群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人们称之为“雁字”。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 摘自《辞海》
锁定重点,品读课文
找出文中生动描写大雁的语句语段,品品作者浸润其中的情感。
“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 (1887—1948) ,他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国策制定和为创建20世纪美国的两个新专业──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学上,也卓有建树。他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都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目。他的著作《沙乡年鉴》是20世纪世界生态文学最重要的经典作品 ,展现了作者罕见的思想前瞻性,也使其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此书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发生着世界性恶化的时代,利奥波德试图说明普通老百姓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答辩书,也不是通过渲染人们对生存危机的恐惧去进行动员而宣扬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册子。他力图在阐释土地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土地共同体的热爱和尊敬。他认为,通过了解和热爱,就会产生一种在行为上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便能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功能。
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和谐共处的时候,我们的大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地。
人不仅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对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
——《沙乡年鉴》
平实性说明文:
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文艺性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超市型作业
1、课外阅读利奥波德的另一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
2、改写6小节,要求对大雁的语言和动作作生动传神的描写。
3、课外阅读《沙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