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任务群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古体诗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柏 舟
《诗经·邶风》
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遨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⑤。
忧心悄悄⑥,愠于群小。觏闵⑦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⑧。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⑨?心之忧矣,如匪澣衣⑩。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 ①泛彼柏舟:柏木小舟在水中漂流。泛,漂流。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的心不能像镜子对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匪,非。鉴,铜镜。茹,含,容纳。④据:依靠。⑤这两句的意思是: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棣棣,丰富盛多的样子。选,屈挠退让。⑥悄悄:苦愁状。⑦觏闵:遭遇患难。觏(ɡòu),同“遘”,遭遇。闵(mǐn),痛,指患难。⑧这两句的意思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辟,同“擗”,抚心坎。摽,捶击。⑨这两句的意思是:日月为何更迭晦明,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间?犹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⑩这两句的意思是:心中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的衣服没有清洗。
1.下列有关《柏舟》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写出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
C.第三章,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消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写满腹辛酸,自悲身世。
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达自己的怨恨像衣垢洗不干净一样,无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
2.《柏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3—4题。
采 薇
《诗经·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犭严狁①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②维何?维常③之华。彼路④斯何?君子⑤之车。戎车既驾,四牡⑥业业⑦。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⑧。君子所依,小人⑨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⑩。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 ①犭严狁(xiǎnyǔn):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②尔:花盛开貌。③常:棠棣。④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⑤君子:将帅。⑥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⑦业业:马高大雄壮的样子。⑧骙骙:马强壮貌。⑨小人:士卒。⑩棘:同“急”。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昐望着回家,内心充满忧伤。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明出征时是春天,以随风飘扬的柳丝来渲染离家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明归来时是冬天,用雪花纷飞的情景来表现主人公返家路途的艰难。
D.后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使情感在回旋中递进加强,使主题更突出,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4.概括第四、五章的内容及所蕴含的情感。
?
?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5—6题。
湘江曲
张 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
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
白茫茫鹧鸪飞。
5.首句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交代了什么内容?试简要分析。
?
?
?
6.这是一首送别诗,联系全诗分析诗人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送别思绪的。
?
?
?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采莲曲
李 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嬉戏,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
B.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
C.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少年,他们借着树木掩映悄悄观望。
D.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
8.诗界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
?
?
?
?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9—10题。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 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 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梁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任水部郎、仁威庐陵王记室等职。
9.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
?
?
10.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
?
?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水夫谣
王 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水边纤夫的生活为描写对象,写出了水上劳役的苦痛,对当时不合理的劳役制度进行了控诉。
B.本诗一开头就以“苦哉”二字总领全篇,奠定了悲苦的感情基调,这一声嗟叹感情浓烈,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C.诗的最后两句说的是诗人希望河流变成田地,这样水夫们就不会受徭役之苦了,表现了诗人忧民的情怀。
D.本诗对纤夫的心理描写细致而有层次,由嗟叹到哀怨、愤恨,再到无可奈何,将其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
12.“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两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
?
?
格律诗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兴八首(其二)
杜 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 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海上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尚书省。汉代尚书省用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④伏枕:生病卧床。⑤山楼粉堞: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紧承《秋兴八首》(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出了孤城落日的壮阔之景。
B.诗人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长安,见出思念之切;“每依”表明这样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心生悲慨。
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免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有人论之曰“身在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
?
?
?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色彩。
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翁的特征,睡眠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写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体衰、怕冷。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写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只是为了交代老翁“未起”的原因,反映出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
D.诗中虽然没有直言情感态度,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诗人深有感触。
4.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
?
?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5—6题。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中“屠”字用得新奇,本指“屠杀”,此处引申为驱除、消灭,突出了诗人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写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昆仑”“蓬莱”句写清凉世界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诗人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最后两句表现诗人甘愿与天下共苦难的高尚情操,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
6.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诗人怎样的理想?请简要分析。
?
?
?
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7—8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③群羊置莫问,叔度④千顷醉即休。
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⑤寒挂屋山头。
[注] 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②涴:污染。③初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之事。④叔度: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⑤斗杓:北斗星。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
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
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不可当真,也不能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
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
8.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诗人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赠别几复
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注]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 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
宋 词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长记鸣琴子贱②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③终不忘桐乡。
[注] 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②子贱:宓子贱,春秋时鲁国人。史书记载,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③仲卿:西汉人朱邑,字仲卿,曾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嘱咐其子将其葬于桐乡。
1.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的事故,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
B.上片写宓子贱的厅堂昔日被垂杨环绕着,现在却被秋霜覆盖,一片萧索,表达了世事变迁之感。
C.“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比喻,写出了人生聚散如同梦境一般,与“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词语言质朴,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而丰富,既有对他人的情谊,也包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2.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
?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 此词当作于辛弃疾遭谗被贬,闲居带湖期间。
3.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四句描绘词人夜宿的王氏庵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的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词人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能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浅,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4.本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
?
?
?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满江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 ①此词为词人游宦泊船桐江时所作。②长川: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曾随曹操出征,有《从军行五首》记其事。
5.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
?
?
?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
?
?
?
?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念奴娇
姜 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①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②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③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 ①闹红:盛开的荷花。②三十六陂:这里指很多水塘。③菰、蒲:都是水草。
7.下列对本词上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闹红一舸”化静为动,写出了词人乘船驶入陂塘时盛开的荷花随之晃动、显得很热闹的情形。
B.“水佩风裳无数”,此句兼用比喻和拟人,写荷花以水为佩玉,以风为衣裳,写出了荷花的清馨幽逸,秀美高洁。
C.“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景中含情,写凉风吹来,荷花像酒意消退时的红脸的美人,忽又袭来一阵密雨,体现了词人欲借酒浇愁、放浪形骸的心境。
D.“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运用通感,写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如优美诗句一般的幽幽冷香。
8.词学大家唐圭璋评价说,此词“下片笔笔转换,一往情深”。请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
?
?
?
?
群文探究
1.阅读《柏舟》《采薇》两首诗并联系《氓》一诗,说说《诗经》中“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
?
?
?
?
2.《湘江曲》《采莲曲》《野夕答孙郎擢》《水夫谣》《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满江红》《念奴娇》等诗词都写到了“水”,但其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阅读这些诗词,从中任选两至三首加以比较。
?
?
?
?
?
3.古代许多诗词作品,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请鉴赏本单元诗词中的写景艺术,参照其写景的相关手法,写一段文字,借景物描写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不少于300字。
?
?
?
?
?
?
?
?
主题阅读
丹心一片家国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加倍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
B.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
C.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能相互推演是对“天人合德”的肯定。
D.“天人合一”的“仁”的升格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B.文章兼顾家庭伦理与公共精神,既体现了辩证思考,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进行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
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
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
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
D.“家国天下”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值得我们加倍珍惜和大力弘扬。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8题。
材料一: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2019年频频登上热搜。一年来,这首歌如此火爆,首先是因为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氛围。可爱国主义歌曲这么多,为何唯独它火了起来呢?
2019年4月,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就挑选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主旋律歌曲。音乐家们给出以下几点理由:质朴深情的歌词,柔和舒展的旋律,好听;歌声里寄托着由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直抵人心;圆舞曲风格,节奏欢快,朗朗上口,适合大众唱、大合唱等。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成为“网红”,不只因为歌曲自身的特点,还在于它打破了各种圈层。无论是金领还是蓝领,无论是明星还是路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在这段时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这首优美的歌曲,都以“我”的角色汇入歌曲形成的新潮流,一起庆祝新中国的生日。报告会、文艺汇演、千人合唱等,每一个活动都能以“我和我的祖国”冠名。活动中的每一个“我”,都是中国故事里的主角,都以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意唱响对祖国的赞美和祝福。
另外,流行文化助力主流政治文化。人们在微信头像上,甚至自己的脸上添上那一抹红色,显得格外自然。流行音乐天后王菲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自在、辽阔而温暖。虽然争议不断,但并不妨碍这一文化现象维持高的热度。
(取材于网络文章)
材料二:
2019年春节,央视连续数天播出了快闪系列节目——《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引发了全国的模仿热潮。《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节目是如何吸引观众参与,提升节目传播效果的呢?
节目制作:品牌效应激活现场观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优势十分突出,《我和我的祖国》本身也是艺术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方位策划,多角度、多机位拍摄,现场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热烈的氛围而自发加入。这一系列节目的推出正值春运返乡和春节团聚期间,第一期节目选择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拍摄地,面对可以覆盖全国的电视信号,被采访者积极参与,在镜头前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归途的迫切,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观众将参与央视节目录制的消息、照片、短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参与到这场面向全国传播的活动之中。
?
利用镜头组构建实时互动场景,是提升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作为向全国人民传播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其内容设置对互动性的要求必须清晰且有针对性,力求调动设备与拍摄角度相配合,使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在成都宽窄巷子的摄制中,祖籍成都的音乐人陈彼得从四川元素背景中走出,他的歌声点燃了观众参与的热情,航拍的应用使受众获得的现场感更加强烈。而小朋友扮演的熊猫角色、说唱组合的出现,将与观众的互动性进一步提高。在互动中,快闪活动由音乐人的独唱变成了观众的合唱,舞台变成广阔天地。构建互动场景的镜头语言,既激发了现场观众参与的热情,也使得受众面对视听作品有了代入感,被《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和内容深深感动。
节目播出:电视与新媒体合力传播
本节目每期在“新闻联播”首播,随后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播出。节目中除快闪元素之外还有街采风格的互动融入。采访聚焦于春节返乡、民俗内容等主题,受访者会在街采中回应记者的提问,进行第一人称叙述。节目播出时会剪掉记者提问部分,保留受访者最核心的回答。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加入相关的话题元素与祝福祖国元素,进行系列策划与传播。部分看到这一电视节目的观众也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自觉地进行二次传播。
(取材于张腾方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主旋律电影往往以较高的文化姿态抒写宏观而深邃的革命浪漫传奇,主人公一般以革命领袖与英模为主,所以不可避免地与普通人的生活情感体验拉开差距。近年来,一些主旋律电影主角已实现了身份下沉,但它们主要依靠宏大事件与渺小个体之间的悬殊所产生的张力来营造戏剧性。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基于对“用电影来写人、写人性”的精准把握,把视角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七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已不再是伟大奇迹的缔造者,历史背景不再是被叙述的主体。比如林治远为开国大典的升旗一直在焦急地进行“最后一分钟营救”,出租车司机出于悲悯而将奥运会门票转让给四川小孩……故事主人公以实现国家使命、民族荣耀、社会安定为目标的崇高理想,被转化为便于观众体认的普遍情感。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红色叙事”之外,开辟了中国主旋律电影“金色叙事”的新途径。电影通过选取重要时间节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精简”,形成了我与祖国、个人与集体“融合”的一致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消失了,人物不再以一代人的面貌出现,而都成为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小小浪花”。《相遇》中,原子弹研发人员在公交车上与三年未联系的恋人相遇,对话场面构成了电影画面的前景,车窗外集结、聚拢的行人构成后景。当汽车停止,男女主人公下车没入人海,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而原子弹试爆成功成为这一“融合”时刻的历史标点。同样的呈现方式也见于《夺冠》,主角冬冬维护着“脆弱”的电视天线,让整条弄堂有机会见证中国女排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创造奇迹的时刻。于是,在弄堂狭小的空间场景中,国家、群体、个人这三个原本有空间和情绪区隔的表达融为了整体,完美应和了主题曲中“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意旨。这部电影用最独特的诉说方式,燃爆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我和我的祖国”。
(取材于郑炀、沈律君等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氛围,许多爱国主义歌曲迅速成为“网红”。
B.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选用《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主旋律歌曲,首要因素在于其歌词和旋律好听。
C.《我和我的祖国》打破各种圈层,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唱起这首歌,表达自我的爱国真情。
D.王菲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引发的争议,助推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流行。
5.下列为材料二横线处所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节目设置:构建电视镜头语言
B.节目效果:点燃观众参与热情
C.节目设置:构建实时互动场景
D.节目效果: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6.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中的“品牌效应”是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能够选择颇有影响力的节目拍摄地。
B.调动设备与拍摄角度相配合,能使屏幕前的观众也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
C.受访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应街采问题,是为了增强与记者的互动。
D.新媒体加入相关话题元素与祝福祖国元素,对电视节目自觉地进行二次传播。
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虽然主人公不再以革命领袖与英模身份出现,但内容依旧不同程度地拉开了与普通人生活情感体验的差距。
B.电影中,林治远进行“最后一分钟营救”、出租车司机转让奥运会门票等故事中主人公的崇高理想被转化为便于观众体认的普遍情感。
C.《相遇》选取“原子弹爆炸”这一时间节点,叙述研发人员和女友相遇后融入人海的情节,表达了“我与祖国、个人与集体融合”的主题。
D.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情节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消失了,人物不再以一代人的面貌出现,都成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个体。
8.有人认为,《我和我的祖国》已成为广泛流行的爱国文化符号,这一流行现象值得研究借鉴。假如你要使自己喜欢的某一文化符号流行起来,将如何去做呢?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最后的犁
刘剑飞
秋天的田野,空旷无边。
靠近河滩的田地上,几个身影在阳光下晃动,那是刘桥村最后的耕耘者。
“吁——喔——”根生老汉手举鞭子,高声吆喝着牲口。苍老的声音,在秋风中一颤一颤,像是一曲悠长的牧歌。
老黄牛拉着一架犁,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老根生手扶犁把,走在中间;后面,是他10岁的孙子壮壮,正挎着一只竹篮子,朝犁沟里撒肥料。
喝足了秋后的一场透雨,田里的土酥酥的、软软的。明晃晃的犁铧插进土里,将一块块带着湿气的黑土翻上来,枯黄的衰草和豆叶便被掩在土下。
犁完一趟,掉转头,扎好了犁,老根生便折回身来,帮着孙子撒肥料。
竹篮有些沉,孙子趔趄着身子,努力挎着,小手麻利地抓起一把把肥料,撒进新翻的犁沟。
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根生老汉的心里蓦地生出了一种暖意。老伴去得早,几年前,儿子儿媳又都到南方打工去了。整个家里,就只剩下这一老一小两个人了。有时候,老根生就想,幸亏留下了这孩子。不然,自己会多孤单呢!
将肥料撒到地头,担心累着孩子,老根生问:“壮壮,累不累?累了咱就歇一会儿。”
“爷爷,俺不累。天晚了,咱还得多犁几趟地呢!”
“好嘞,要是不累,咱就再干一会儿。”说着话,老根生扶起犁,喝了声号子。老黄牛就又不紧不慢地走动起来。
正是秋种翻耕的时节,大片的田野里却冷清清的。蓝天黄土之间,一头牛,一架犁,两个人,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一来一去,一去一来,在秋日的夕阳下,定格成一帧发黄的影像。
又犁了好几趟,见孙子脑门上已沁出密密的汗珠,根生老汉便喝住牛,扎稳犁,让这小小的队伍就地休息一会儿。
温润的泥土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壮壮拣了一堆土块,跪在地上,玩垒房子的游戏。老根生就坐在新翻的土上,不紧不慢地燃着一支烟,静静地看这空旷的田野。
有风吹过,河滩对岸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老根生知道,那是推土机在推对面村里的房子。年前,镇里村里就开过几次会了,说是市政府要在这里流转土地,建什么工业园区。这一带的几个村子要全部迁走,迁到城市郊区的还建小区,并且安排年轻人到附近的厂里上班,老年人进敬老院养老。
政策一下,村里人就一拨又一拨地拿着拆迁费走了。可根生老汉一直没走,他跟村支书讲好了,无论如何也要等他再种完这最后一季庄稼。村支书尽管很不理解,但终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这些天来,老根生夜夜睡不着觉,一季庄稼也就几十天,就怕日子一溜烟似的过了,因为他实在不愿离开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以及伴他耕种的这头牛、这架犁。
一群大雁排成“人”字,鸣叫着从天空飞过。老根生心中一酸,大雁飞走了,明年还能再飞回来,而自己呢?明年还能再回到这个家吗?
想到这里,老根生长长叹了一口气,有泪水顺腮边落下。
“爷爷,你咋啦?是想奶奶了吗?”听到根生老汉的叹息,玩得正欢的孙子停下来问。
老根生摇摇头,慌忙擦拭眼泪,“没事,你玩吧,爷爷没事。”
孙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爷爷一定是在愁搬家的事呢。爷爷别愁,听咱村的杠子叔说,那新家里有超市,有学校,还有能喷水的小公园呢,可好玩啦!”
小家伙转动着两个乌溜溜的大眼睛,说得很是兴奋。
根生老汉狠抽了一口烟,心想,小孩子家哪会想那么多,咱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土地就像自己的亲人一般,这一旦离开了土地,今后的日子可咋过呢?
夕阳斜射下来,将整个大地染成一片暗红。地边的草丛里,秋虫子断断续续地叫着,声音发着颤,有些凄婉和孤零。
老根生掐灭了烟头,站起身,招呼孙子:“壮壮,来,歇好了,咱再接着干。最后一季庄稼了,可得好好种啊!”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河滩对岸的机器轰鸣声,推土机推民房,市政府要建工业园,这些描述流露出作者强烈的反感,表达了对强拆乱建做法的批评。
B.老根生叹气流泪,不是想去世的老伴了,而是对搬家之事发愁,因为他不喜欢孙子描述的有超市、有学校、有小公园的新家。
C.这篇小说描绘了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过程中一位老农人的内心世界,文中注入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D.小说语言别具一格,华美典雅,在艺术性、思想性上更侧重情理交融,“桃源”般的画面呈现出时代的印迹。
10.倒数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
?
?
11.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老根生的形象特点。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出 城
老 舍
老三瑞全因心中烦闷,已上了床。瑞宣把他叫起来。极简单扼要的,瑞宣把王排长的事说给老三听。瑞宣也很兴奋,可是还保持着安详,不愿因兴奋而卤莽,因卤莽而败事。慢条斯礼的,他说:“我已经想了个办法,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什么办法?大哥!”
“有勇无谋可办不了事!我想去找李四大爷去。李四大爷要是最近给人家领杠出殡,你们俩都身穿重孝,混出城去,大概不会受到检查!出了城,那就听王排长的了。他是军人,必能找到军队!”
“就这么办了,大哥!”
“你愿意?不后悔?”
“大哥你怎么啦?我自己要走的,能后悔吗?况且,别的事可以后悔,这种事——逃出去,不作亡国奴——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瑞宣沉静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逃出去以后,不就是由地狱入了天堂,以后的困难还多的很呢。前些日子我留你,不准你走,也就是这个意思。五分钟的热气能使任何人登时成为英雄,真正的英雄却是无论受多么久、多么大的困苦,而仍旧毫无悔意或灰心的人!记着我这几句话,老三!你要老不灰心丧气,老像今天晚上这个劲儿,我才放心!”
瑞宣去找李四爷,把来意简单的告诉了老人。老人愿意帮忙。“老大,你到底是读书人,想得周到!”老人低声的说:“城门上,车站上,检查得极严,实在不容易出去。这件事交给我了,明天就有一档子丧事,你教他们俩一清早就跟我走,我到时候看,怎么合适怎办!”
这时候,瑞全在屋里兴奋得不住的打嗝,仿佛被食物噎住了似的。想想这个,想想那个,他的思想像走马灯似的,随来随去,没法集中。他恨不能一步跳出城去,加入军队去作战。期待是最使人心焦的事,他的心已飞到想象的境界,而身子还在自己的屋里,他不知如何处置自己。
妈妈咳嗽了两声。他的心立时静下来。可怜的妈妈!只要我一出这个门,恐怕就永远不能相见了!他轻轻的走到院中。一天的明星,天河特别的白。他只穿着个背心,被露气一侵,他感到一点凉意,胳臂上起了许多小冷疙疸。他想急忙走进南屋,看一看妈妈,跟她说两句极温柔的话。极轻极快的,他走到南屋的窗外。他立定,没有进去的勇气。在平日,他万也没想到母子的关系能够这么深切。他决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他一定要逃走,去尽他对国家应尽的责任;但是,他至少也须承认,永远与母亲在感情上有一种无可分离的联系。立了有好大半天,他的腿有点软,手扶住了窗台。他还不能后悔逃亡的决定,可也不以自己的腿软为可耻。在分析不清自己到底是勇敢,还是软弱,是富于感情,还是神经脆弱之际,他想起日本人的另一罪恶——有多少母与子,夫与妻,将受到无情的离异,与永久的分别!想到这里,他的脖子一使劲,离开了南屋的窗前。
瑞宣从外面轻轻的走进来,老三轻手蹑脚的紧跟来,他问:“怎样?大哥!”
“明天早晨走!”瑞宣好像已经筋疲力尽了似的,一下子坐在床沿上。
“明——”老三的心跳得很快,说不上话来。以前,瑞宣不许他走,他非常的着急;现在,他又觉得事情来得太奇突了似的。半天,他才问出来:“带什么东西呢?”
“啊?”瑞宣仿佛把刚才的一切都忘记了,眼睛直钩钩的看着弟弟,答不出话来。
“我说,我带什么东西?”
瑞宣听明白了,想了一想:“就拿着点钱吧!还带着,带着,你的纯洁的心,永远带着!”他还有千言万语,要嘱告弟弟,可是他已经不能再说出什么来。摸出钱袋,他的手微颤着拿出三十块钱的票子来,轻轻的放在床上。然后,他立起来,把手搭在老三的肩膀上,细细的看着他。“明天早上我叫你!别等祖父起来,咱们就溜出去!老三!”他还要往下说,可是闭上了嘴。一扭头,他轻快的走出去。老三跟到门外,也没说出什么来。
弟兄俩谁也睡不着。在北平陷落的那一天,他们也一夜未曾合眼。但是,那一夜,他们只觉得渺茫,并抓不住一点什么切身的东西去思索或谈论。现在,他们才真感到国家,战争,与自己的关系,他们须把一切父子兄弟朋友的亲热与感情都放在一旁,而且只有摆脱了这些最难割舍的关系,他们才能肩起更大的责任。他们——既不准知道明天是怎样——把过去的一切都想起来,因为他们是要分离;也许还是永久的分离。瑞宣等太太睡熟,又穿上衣服,找了老三去。他们直谈到天明。
听到祁老人咳嗽,他们溜了出去。李四爷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把弟弟交给了李四爷,瑞宣的头,因为一夜未眠和心中难过,疼得似乎要裂开。他说不出什么来,只紧跟在弟弟的身后东转西转。
“大哥!你回去吧!”老三低着头说。见哥哥不动,他又补了一句:“大哥,你在这里我心慌!”
“老三!”瑞宣握住弟弟的手。“到处留神哪!”说完,他极快的跑回家去。
到屋中,他想睡一会儿。可是,他睡不着。他极疲乏,但是刚一闭眼,他就忽然惊醒,好像听见什么对老三不利的消息。他爱老三;因为爱他,所以才放走他。他并不后悔教老三走,只是不能放心老三究竟走得脱走不脱。一会儿,他想到老三的参加抗战的光荣,一会儿又想到老三被敌人擒住,受最惨的刑罚。他的脸上和身上一阵阵的出着讨厌的凉汗。
同时,他得想出言词去敷衍家里的人。他不能马上痛痛快快的告诉大家实话,他得等合适的机会再说,而且有证据使大家放心老三的安全。
多么长的天啊!太阳影儿仿佛随时的停止前进,钟上的针儿也像不会再动。好容易,好容易,到了四点钟,他在枣树下听见四大妈高声向李四爷说话。他急忙跑出去。李四爷低声的说:“他们出了城!”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得知瑞宣的计划后,瑞全既兴奋激动,又放不下家人,站在南屋窗外,他没有勇气进去,因为担心见到母亲后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B.李四爷愿意帮忙将瑞全与王排长带出城,且认为自己有把握办好这件事,表明李四爷为人豪爽,乐于助人,讲义气,有胆气。
C.本文末段具有多重艺术效果,既形象地表现了瑞宣因不知弟弟能否顺利出城而焦虑不安,又交代了出城的结果,同时在结构上呼应前文。
D.本文通过瑞宣支持、帮助弟弟逃出沦陷的北平城的故事,再现了古都市民不愿做亡国奴、觉醒并反抗的思想,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
13.三弟要走了,瑞宣叮嘱他说:“带着,你的纯洁的心,永远带着!”试分析这句话的深刻意蕴。
?
?
?
?
14.选文中瑞宣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
?
?
?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边界望乡
洛 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1979.6.3
后记:
1979年3月中旬我应邀访港,16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驱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掌开始生汗”传达的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表达的是渴望看见却又害怕看见的心态。
B.白鹭“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乡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
C.“惊蛰之后是春分”借传统节气,在时空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家乡“伸手可及”的氛围。
D.“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一步步逼近故乡的土地,表明游子的故乡便是广袤的祖国大地。
1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着说着”四个字,平平而起,淡淡引入,却与后面强烈的情感形成一种跌宕起伏之势,体现了抒情节奏的控制。
B.“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几句运用通感,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使得原本抽象的思乡之情多维度、立体式地传达出来。
C.同行者“竖起外衣的领子”与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望乡的情之深,思乡的意之切。
D.结尾的“一掌冷雾”与第二节开头的“雾正升起”相呼应,以“雾”起,以“雾”终,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又形成情绪的回环。
17.“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应如何理解?
?
?
18.洛夫说“慎选语言,并进而将其锤炼成为精粹而鲜活的意象”。本诗中,诗人是如何使意象精粹而鲜活的?请结合诗中画线的诗句简要分析。
?
?
?
群文探究
1.阅读《最后的犁》和《出城》两篇作品,简要分析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的异同。
?
?
?
?
2.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其实爱国是多方面的,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高歌赞美伟大的祖国是爱国,对生活着的土地爱得深沉是爱国,捐躯赴国难也是爱国。阅读本专题的几篇文章,对于“爱国”你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以一段文字表达你对“爱国”的认识与体会。不少于200字。
?
?
?
?
经典朗读
《文学与情感》引言
骆玉明
“文学的起源”通常被当作理论问题来讨论。不过,若是把这想象为一种曾经真实存在的人类生活场景,显然更为动人。
夜,渺茫的月光下,风吹落枯叶。人们唱歌,声的波动让许多人的心摇漾于同样韵律。老人呢喃的语调,说从前,更从前,走过来的路。“后来呢,后来呢……”
也许我们无从追究人类智慧究竟来自何方,这是天地间深隐的奥秘;但我们可以断定,当人类开始使用语言,它便闪耀出最初的光华。在这以前,世界只有自然的规则与自然的秩序,在这以后,人为万物命名,确定它们的价值与关系,从而建立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圣经》开篇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这正不妨看作人类走出暗昧的象征。
作为生物性存在的个体,人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古老的年代,人能够经历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但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却扩展了每个生命的精神内容。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还有无穷延展的想象。遥远的星空,辽阔的山川,荒莽的过去,奇妙的未来,有过什么?会有什么?生命是那样微渺,但在想象中却表达着无穷的渴望。
“文学”是最难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之一。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这么说:情感和想象是文学最基本的要素;在语言构拟的空间中,人们把现实与可能联系在一起,探究人生与世界的真相,体味生命的悲欢,演示人性的可能。在这过程中,人类为自己寻求更为自由而广阔的天地。人同时在现实与非现实中生存,在现实与非现实中创造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说“文学”在“发展”时,它的真正意义是:人们不断扩展自己所拥有的世界,而生命形态也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人群散居在苍穹笼罩下的大地,高山、平野、岛屿、海洋,寒温有异,物产各殊。人性总有其相通之处,如钱钟书先生所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因而在文学领域中,我们会看到完全相隔的人类族群描绘了十分相似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与欲望。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恰如老子所言“人法地”,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的不同,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化气质、艺术趣味。彼此相通又各不相同的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学,百花齐放,各呈风姿,汇为一片,绚丽无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历来又重视文学创作,因此在近三千年间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与作品。而且,由于汉语具有特别强的生命力与稳定性,古今之间的阅读障碍远不像其他语种那样严重。甚至,有些古老的诗篇,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像“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虽然年代如此久远,现代人却并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不一定要依赖专家的阐释,就能够读懂,能够体会其美妙之处。这使得作为后人的我们可以时常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听边城吹笛,看长安落花,徜徉云水,流连风物。
一个民族文学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这一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人无百年寿”,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每一个人,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又都是生活在一个文化系统中的,他可以也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拥有广大的精神世界。当然可以说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我们精神性生存的背景,但构成我们精神血脉的首先总是本民族的文化。我们进入中国文学的世界,在语言所构拟的空间投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体验前人的希望与失望,快乐与忧伤,体味前人伟大的艺术创造,理解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生命得以展开,变得宏大而美好;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了解人类文化的基点。
在这本小书中,我想和读者一起在中国文学的世界中作一次简短轻松而不乏机趣的游览。当然,在如此有限的篇幅中全面介绍中国文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而只能是选择一些要点来谈,而比较偏重的则是源头性质的和尤其能体现中国文学特征的内容。游览的节目,是如下四章: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希望这会带来愉快的心情。
(有删改)
随我一起读
引言,即书的序言,一般来说,它需要解读书名,介绍书的内容,阐述书的思想。
这篇引言开篇非同凡响:“文学的起源”通常被当作理论问题来讨论。不过,若是把这想象为一种曾经真实存在的人类生活场景,显然更为动人。
显然,“理论问题”是枯燥的,“生活场景”是生动的。
第2段中,作者用“生活场景”再现了“文学的起源”,这样便简单而生动地诠释了《文学与情感》这本书书名的意义。
接着,我们不妨快速阅读一下文章第3—8段开头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人类智慧究竟来自何方→人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文学”是最难给出确切定义的概念之一→人性总有其相通之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民族文学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这一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
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作者先从“文学”角度阐述:人类→人→文学→人性——从大到小;再从“中国”角度阐述:中国→民族——从小到大。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文学与情感》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的“文学与情感”。
把握关键句,抓住主题词,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的有效方法。
《文学与情感》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同样用“情感”化的语言来表达:我想和读者一起在中国文学的世界中作一次简短轻松而不乏机趣的游览。
《文学与情感》写作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还是用“情感”化的语言来介绍:游览的节目,是如下四章: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
你看,就是书中“栏目”的名称也是带有浓浓的“情感”的:诗意、锦绣、春秋、天地。
我们说写文章要一以贯之,要逻辑严密,本文具体地体现了这种严密性:全文紧扣“文学与情感”中的“情感”行文。
按文意看,“文学与情感”不是并列关系,是交叉关系,是“文学”中的“情感”,是“情感”中的“文学”。
引言,是打开书的一把钥匙,所以我们在读任何作品时,都要好好研读引言。
读思结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遥远的星空,辽阔的山川,荒莽的过去,奇妙的未来,有过什么?会有什么?生命是那样微渺,但在想象中却表达着无穷的渴望。
这使得作为后人的我们可以时常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听边城吹笛,看长安落花,徜徉云水,流连风物。
①请为画横线的内容分别匹配相应的古诗词。写出篇名、代表诗词句、朝代、作者。
遥远的星空:?
辽阔的山川:?
荒莽的过去:?
边城吹笛:?
长安落花:?
②按照画波浪线的部分,仿写句子,保留动词。
这使得作为后人的我们可以时常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听边城吹笛,看长安落花,徜徉云水,流连风物。
听 ,看 ,徜徉 ,流连 。?
2.语文课上,老师提出:汉语具有特别强的生命力与稳定性,古今之间的阅读障碍远不像其他语种那样严重。请你围绕这个观点,举一个案例,进行简短的发言。
?
?
?
?
《宋诗选注》序(节选)
钱钟书
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注]”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澈,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我们不妨借三个人的话来表明这种差别。“反古曰复,不滞曰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之格,其状如驽骥同厩,非造父不能辨……复忌太过……变若造微,不忌太过……若乏天机,强效复古,反令思扰神沮”——这是唐人的话,认为“通变”比“复古”来得重要而且比较稳当。“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这是宋人的话,已经让古人作了主去,然而还努力要“合”中求“异”。“规矩者方圆之自也,即欲舍之,乌乎舍?……乃其为之也,鲜不中方圆也;何也?有必同者也”,“曹、刘、阮、陆、李、杜能用之而不能异,能异之而不能不同”——这是鄙薄宋诗的明人的话,只知道拘守成规,跟古人相“同”,而不注重立“异”标新了。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这是惟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节所讲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地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变为普遍的空气压力,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
(有删改)
[注] 优孟衣冠:《史记》记载,有一个叫孟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楚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生活很穷困,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趁机对楚庄王进行规劝,楚庄王终于封赏了孙叔敖的儿子。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
随我一起读
据说能够用比喻来表达思想的人是聪明人,能够用精彩的比喻来表达复杂思想的人是智者。那么,本文作者钱钟书应该属于智者。尽管一直以来对《宋诗选注》的评价见仁见智,但是它的序写得确实很有意思,而其中的比喻更是值得我们用心鉴赏。
钱钟书以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一听到父亲在外面打了胜仗就要发愁的故事作喻,说明了“唐诗成就太高了,给宋诗留下的空间不多”的困窘现象,暗示宋诗在唐诗之后,要想超越唐诗的成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样用故事作喻增加了说理的趣味,轻而易举地激发了读者“读下去”的渴望。
通过一个故事进行比喻,把唐诗与宋诗的承继关系,把宋诗发展的艰难状况,把自己对宋诗的评价都形象、清晰地表达出来了。所以,作者认为“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这是作者幽默又充满哲理的评说。
“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这是作者对宋诗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的高度评价。
接着作者又对“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进行了幽默的批评——“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
作为对“宋诗”的“选注”者,当然也必须有自己对“宋诗”的看法。在文中,钱钟书至少表达了这样几层见解:宋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成就较为有限;宋诗超过明诗的地方,正是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地方;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是从宋朝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必须继承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替代自己的创造。
“序”的结尾,作者大段引用了毛泽东关于“源”与“流”的著名论断,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对此论断的认同: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是值得关注的;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评论理应去关注文学作品有没有反映人民生活,有没有从人民生活中汲取养料,并有所创造。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20世纪日本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小川环树在《中国文学报》上的书评曾说,“有了这本书以后,中国文学史的宋代部分得改写了”——这是对钱钟书《宋诗选注》的一种高度评价。
读思结合
3.文章第2段开头引述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
?
?
4.文章第2段中说,“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的具体含意是什么?
?
?
5.文章第4段中的“真理”具体指什么?
?
?
6.请根据全文内容推断,作者进行文学评论有哪些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
?
古诗文强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
?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去。哀帝初,大司空何武除宣为西曹掾,甚敬重焉,荐宣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岁余,宣坐免。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谏大夫从其后,上书谏之。上以宣名儒,优容之。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宣复上书,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旬月皆复为三公。拜宣为司隶。时哀帝改司隶校尉但为司隶,官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宣坐距闭使者,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平帝即位,王莽秉政,阴有篡国之心,乃风州郡以罪法案诛诸豪桀,及汉忠直臣不附己者,宣及何武等皆死。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选自《汉书》,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B.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C.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D.是时/郡国地震/民讹言/行筹明年/正月朔日蚀/上乃征孔光/免孙宠息夫躬/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文中指鲍宣以此科进入仕途。
B.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者。原是汉朝选拔人才的两种科目,后合称“孝廉”,也指被推选者。
C.三公,文中指西汉时大司徒(丞相)、大司马、大司空的合称。
D.田牧,指耕种与放牧,又指农业和畜牧业,后泛指从事农牧生产,文中即是此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宣勤奋好学,颇受中央和地方官员器重。他担任过都尉、太守功曹,并被大司马和大司空先后举荐担任官职。
B.鲍宣数次上书论事,曾当面指责傅太后失政,而皇上因为鲍宣是名儒,对他十分宽容,没有怪罪于他。
C.鲍宣不惧权势,对宰相同样不留情面。他曾将依仗权势,违反规制,乘车在驰道中行走的宰相属吏扣留,并没收其车马。
D.鲍宣忠于汉朝,忠诚正直。他因忠于汉朝而被王莽视为敌人,后因受陇西人辛兴牵连被捕入狱,在狱中自杀。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家数月,复征为谏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
(2)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
?
9.文中“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太学下”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
?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已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流不定。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写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感。
C.颈联写诗人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扣诗题中的“野泊”。
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问行朝近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
11.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诗人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青门饮·寄宠人
时 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注],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注] 香鸭:鸭形香炉。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用概括而简练的字句,再现边地广阔荒寒及气候变化多端的情景。
B.星斗横斜,灯芯结花,熏炉散雾,烛泪凝冰,这些充分衬托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C.上片描写白天、晚上、室内外之景,主要是为了引出下片词人对亲人的回忆。
D.结尾没写别后相思,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和重逢时的喜悦作结,别出心裁。
13.本词刚柔相济,情景兼美,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
?
?
答案全解全析
任务群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古体诗
1.D “于是只能一走了之”错误,第五章中“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写女子内心渴望自由,想摆脱现状,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
2.答案 诗眼是“忧”。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之情。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
解析 本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前两句托物起兴,以柏舟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将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展现出来。饮酒遨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消。第二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消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是说“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第四章对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从何而来的问题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可以说是满腹辛酸。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她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无以解,环环相扣。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
3.D 运用了重章叠唱手法的是前三章而不是后三章。
4.答案 内容:描写征人戍边的战斗生活,重点写了战车的高大、装备的精良、战斗的胜利等。
情感:表达了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决心,对己方军威的赞美之情,以及多次取胜的自豪感。
解析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第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战马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犭严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这两章的色调如此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骏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洒疆场的豪情。
5.答案 首句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湘水”点明送行的地点,“秋水”点明时令正是使离人多愁善感的秋天,笔意轻捷而富于变化。
解析 结合诗句先明确两个“水”字各自定语“湘”“秋”的含义,再据此分析内容即可。
6.答案 诗人为了充分表现送别思绪,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①反衬。秋江的无潮正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秋江的开阔正反照出诗人心情的愁苦郁结。②渲染。“送人发,送人归”,以“顶真”的手法紧承第二句,前后连用三个“人”字,两个“送”字,两个“发”字,加强了回旋复沓的旋律,再加上“发”与“归”的渐行渐远的进层描写,就对送别的思绪进行了充分渲染。③以景结情。最后一句写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茫茫”是写江上所见,“鹧鸪飞”是写江边所闻,两者动静互映,那鹧鸪的啼鸣,仿佛更深微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这种以景结情的落句,更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解析 这首诗,寓新语于古风,写来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诗的首句先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无风无浪,放眼望去,更显得江面开阔。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这是诗词中常见的“同字”手法。前一个“湘水”,点明送行的地点,后一个“秋水”,点明时令正是使离人多愁善感的秋天,笔意轻捷而富于变化。联系全诗送别的情境来理解,秋江的无潮正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秋江的开阔正反照出诗人心情的愁苦郁结。次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具体交代送行的时间,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时分。诗的第一句着重写空间,第二句着重写时间,而且,次句开始的“湘中”和首句开始的“湘水”,“湘”字重复,不仅加浓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增强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送人发,送人归”,以“顶真”的修辞手法紧承第二句,前后连用三个“人”字,两个“送”字,两个“发”字,加强了诗的珠走泉流回旋复沓的旋律,再加上“发”与“归”的渐行渐远的进层描写,就对送别的意绪作了反复其言的充分渲染。如果说,前面两个七字句弹奏的还是平和舒缓的曲调,那么,“送人发,送人归”,则为变奏之声,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声”了。最后一句是写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茫茫”是江上所见,回应开篇对秋江的描写,诗人伫立江边遥望征帆远去的情态,见于言外;“鹧鸪飞”是写江边所闻,和茫茫的白动静互映,那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仿佛更深微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这种以景结情的落句,更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7.D “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令人断肠”错误,这两句写的是游冶郎骑着紫骝马在岸上逗留,看水中采莲女嬉戏,马儿嘶鸣,落花点点,此情此景令诗人空断肠。
8.答案 诗人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活泼、明艳、大方的采莲女形象,人物形象鲜活丰满,极富生活气息。
正面描写:(1)诗人将娇艳清纯的采莲女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加以表现,通过写她们的笑声,让人领略到她们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2)描写采莲女的新妆与香袖,表现她们外在的明艳。(以上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侧面描写: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不忍离去从侧面来衬托采莲女的魅力,同时也表现了采莲女的落落大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手法和人物形象的特征。诗歌第一、二句写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嬉戏,荷叶田田,荷花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们的粉颊交相辉映,“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谈笑嬉戏的情态细腻地表现出来。第三、四句写温和的阳光下,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清风吹拂,将姑娘们的衣袖吹起,散发着清香。这四句都是从正面描写采莲女的活泼美丽的。第五、六句写美丽活泼的采莲女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他们三三五五,在垂杨掩映下悄悄观望,这是用游冶郎的反应来衬托采莲女的美,属于侧面描写,显得委婉含蓄。全诗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描写精心打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快乐嬉戏的美好景象与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现采莲女的活泼、美丽、大方以及少年男女之间微妙的感情。
9.答案 ①“山中”“墟上”把“野”字具体化了;②“气色满”“生烟露”则围绕着“夕”字,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以“杳杳”写星星从云中钻出时深暗幽远的样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夕”色;④鸟雀在“啾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描绘出了“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
解析 该诗前四句写“野夕”之景。“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中,“山中”和“墟上”,点明了诗题中“野”的具体地点;“气色满”与“生烟露”,围绕着诗题中的“夕”字展示出山野与村野的晚景图。“气色”指日暮时分山中的岚气和苍苍郁郁的色泽,“满”是说此种“气色”从淡到浓,如今至于极,而这时墟上开始凝聚起霭霭烟雾和晶晶露珠。从“山中”到“墟上”是一广大空间,“满”和“生”则体现着时间延伸的过程。这样便给景物图造足了“野夕”的氛围。“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写天空中刚刚从云朵里钻出来的星星显得深暗幽远,深深隐藏在树林中的鸟雀发出细碎的鸣叫声。诗人以“杳杳”状画面的底色,以“啾啾”作画外的音响,进一步描绘“野”之景、“夕”之色,渲染出一种空寂、苍茫的氛围。
10.答案 (1)表现出诗人因“幽居”“无宾客”而感到生活缺少欢乐。
(2)末句中的“流水”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解析 第一问,理解诗人情感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通过对“野夕”空旷幽暗之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空寂、苍茫的氛围;第五、六句中,“乏欢趣”直接点出诗人的心情,而“幽居”“无宾客”则交代了“乏欢趣”的原因。第二问,结尾二句以有形之“流水”比喻无形的离别相思之情,亦复深情绵邈。
11.C “诗人希望河流变成田地”错,诗句中的“我”指的是“水夫”,“希望河流变成田地”的是水夫,而不是诗人。
12.答案 ①运用叠词。“迢迢”写路途遥远,“淼淼”写水波茫茫,无边无际,形象地写出了“水夫”苦难的日子没有尽头。②侧面烘托。这两句详写行船遇到的困难,侧面展示了“水夫”的辛苦。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辛苦日多”,引出下文对牵船辛苦的具体描述。
解析 从语言上看,这两句运用了叠词“迢迢”“淼淼”,备述行船条件的困难。行船如此艰难,而前面的驿站是那样遥远,水波茫茫无边无际,纤夫的苦难日子似乎走不到尽头。从内容上看,这两句写的是,船拉着“万斛重”的重载,逆风逆水而行,向前看,路途“迢迢”,遥遥无期,向后看,水波“淼淼”,茫茫无际。这两句通过行船的困难、路途的遥远侧面写出“水夫”的辛苦。从结构上看,这两句紧承前四句对水夫的辛苦生活的概述,具体而详尽地描写水夫的辛苦,同时又引出下文对更加辛苦的夜间拉纤的情景的描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格律诗
1.D “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错误,结合全诗来看,“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意思是“你看,山石上爬满了藤萝,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而现在它已经照在洲前的芦荻花上了”,由“请看”“已映”“洲前”等信息可知,这两句写的都是眼前的景物。
2.答案 (示例)(1)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飘零无依、思念故都的心怀;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流露出无可奈何之情;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遥想中朝廷的荣光与现实中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2)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在诗中找出所写的眼前的景物,然后结合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分析诗人心中的思念。“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前一句写眼前之景,“孤城”“落日”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循着北斗遥望那使他魂牵梦萦的长安,表达出诗人飘零他乡、思念故都的心怀。“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前一句写眼前之景,实写诗人独坐孤城,望穿京华,心事微茫,听到凄楚的猿声不由得泪落纷纷;后一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八月乘船回长安的心愿化为泡影,诗人由现实处境想到梦想的破灭,表现出漂泊天涯、欲归不能的无奈。“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前一句写诗人慨叹没能入京供职、违离画省香炉,只空挂了一个尚书郎的职衔,辜负了那份工作,如今卧病在床的不幸让自己不能回到皇帝身边,只能滞留在这荒僻的山城,写出了诗人没有机会报效国家的苦闷心情;后一句从遥想回到现实,白帝城外隐隐约约传来的凄清的笳声,更是撩起诗人的愁绪。诗人由夔府遥想长安,又由遥想回到现实,思绪在长安与夔府之间往复,虚实结合,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3.C “‘寒’字只是……反映出老年人年纪大而怕冷的特性”错误,“寒”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4.答案 ①安闲恬淡的老翁形象。颔联中“睡美雨声中”写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写才三秋之夜,老翁已经要烤火;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这些体现了老翁的体衰、怕冷。③寂寞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写霜叶已“满阶红”,然而老翁却“晓晴”时仍“未起”,对此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人物的形象。首联直接点出老翁的特点“安闲”;颔联,抓住“睡美”进行分析;颈联,抓住“温瓶火”“香添暖被笼”进行分析;尾联,抓住“晓晴”“寒未起”进行分析。解答时,先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再进行分析。
5.B “第三、四句写实”错误,原诗“人固已惧江海竭”一句是实写,“天岂不惜河汉干”一句是想象,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
6.答案 这首诗采用衬托、比拟、反问和虚实结合等手法,写清风无力消除酷热,太阳应落不落,诗人表示天下人都在忍受暑旱之苦,即使有清凉的世界,如果不能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不忍独游其间——诗人自恨不能拯救天下人脱离火坑,不愿独自一个人去昆仑、蓬莱享受清凉。全诗充分表现了诗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
解析 解答本题,应通读全诗,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所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首联写清风本应能够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这两句不直接写炎热,而是从“清风”“落日”着笔,借助景物来表现天气的酷热,采用了衬托的手法;首句中的“屠”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赋予风和热以生命和情感,传神地写出了人们对暑热的憎恨,次句的“着翅”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颔联“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前一句写人面对“暑旱苦热”的心境,人们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这是实写;后一句“天岂不惜河汉干”,是说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这是诗人的想象,属于虚写。这两句,深入一层,表现出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使诗意更加深厚。颈联宕开一笔,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酷热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的蓬莱仙岛常有寒意。这是虚实结合。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诗人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尾联承前发问:即使有“昆仑”“蓬莱”这样的清凉世界,若不能携天下饱受暑旱之苦的人共享,我又如何忍心独游其间呢?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以苍生为怀的博大胸怀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崇高思想,让人肃然起敬。
7.C “也不能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错误。颈联中诗人借用典故劝说友人: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不可当真,不妨像东汉黄宪那样酒中陶醉而内心澄澈清明。
8.答案 (1)《汴岸置酒赠黄十七》中的“月”是实写的明月,与“黄流”意象合用,写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中,河水一片浑黄,而秋月依然澄明。诗人在邀请朋友出游以消其忧的情境下写到不被浑黄的汴河水污染的明月,是在含蓄劝勉友人要保持明月般澄澈高洁的情怀。(2)《赠别几复》中的“月”,是虚写之明月(诗人想象中的明月),诗人想象别后明月空照今天与友人相遇倾谈之地,而相遇倾谈已成往事,心生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与离别愁情。
解析 解答本题,先要分别分析两首诗中“月”这一意象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再比较异同。从意象着手,《汴岸置酒赠黄十七》中的“月”是真实的明月,与诗中“黄流”这一意象合用,“黄流不解涴明月”写秋月倒映在汴河中,浑黄的河水也不能污染澄明的秋月,表现了一种不为世俗所污的信念,也暗含劝勉友人要保持高洁情操之意。《赠别几复》中,“只今满坐且樽酒”写诗人与朋友相遇,喝酒谈心,“后夜此堂还月明”是诗人想象与友人离别之后,明月空照在今天与友人相遇倾谈的地方,诗人由眼前的欢聚想到别后此地的空寂,虚实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与离别的愁绪。
宋词
1.B “宓子贱的厅堂”错误,词中以宓子贱指代陈海州;“昔日被垂杨环绕着,现在却被秋霜覆盖,一片萧索,表达了世事变迁之感”理解有误,“朱颜”“如今”两句是说陈海州曾经红颜乌发与碧绿的垂杨相映,如今鬓发已如秋霜般白了,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答案 ①最后两句是说不要计较升迁和降职这些事情,像朱邑那样尽职敬业,受人爱戴。②表达了词人对陈海州不计较个人得失、超然物外和为官有为的期许。(意思对即可)
解析 要理解词作最后两句的含意,关键是要理解词语“升沉”的含义和“仲卿”的故事,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可知“升沉”是指宦海浮沉,即官职的升降;再结合注释中“仲卿”的故事可知,苏轼用此典故意在鼓励陈海州为官有为,为民造福。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3.B A项,“王氏庵中的实景”错,这四句写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可见,不仅仅是“王氏庵中的实景”。C项,“焦急万分,怎能不更加衰老呢”有误,平生经历使词人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没有“焦急万分”,也没有“更加衰老”,词中“华发苍颜”就是老年词人的写照。D项,“纯用白描”表述错误。本词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形象刻画都十分成功,这些不是白描。
4.答案 (1)词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破败的意境。(2)抒发了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半夜惊醒,梦境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词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情怀。
解析 第一问,分析本词营造的意境,应从上片的景物描写入手:庵里荒凉破败,词人目见耳闻,是昏暗灯光中的绕床饥鼠、翻飞蝙蝠,是松风急雨和破窗纸鸣……词人通过种种意象,营造出萧瑟破败的意境。第二问,分析词人的情思,主要从下片的内容入手。词人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平生为了国事南北奔驰,如今失意归来,却已是白发苍颜的老人。想到这些,无限苍凉的感慨涌上词人心头。但是词人没有因此而伤感,当他秋宵梦醒的时候,浮现在眼前的,不是绕床的饥鼠、翻飞的蝙蝠,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这一幅光辉景象的出现,表现了词人时刻心怀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全词的境界至此顿时得到了升华。综观全篇,上片极写词人所居荒庵陋室的破败,气氛凄凉;下片则写“塞北江南”“万里江山”,极力表现其心神驰骋的广阔天地,词人身的局促与心的狂放,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表达了身居陋室而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5.答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飞短艇”“载灯火”“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解析 答题时可以从景物描写技巧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点面结合和描写角度如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等)、观察角度(仰视、俯视、平视等)等方面思考。上片中,“暮雨”三句写雨歇川静,日暮舟泊的情景;“临岛屿”三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疏淡如烟,秋风瑟瑟,带来凉意。这六句突出一个“静”字,景物都显凄清,烘托着词人无限凄凉的心情。“几许”两句,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写静变为描动,写渔人飞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