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任务群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古代书、序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①,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②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有删改)
[注] ①西铭先生:张溥,字天如,别号西铭。无子,死后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等人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②若敖:春秋时楚国的同姓氏族,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见背:被背弃
B.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
分:料想
C.淳之身,父之所遗
遗:给予
D.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酬: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失其所与,不知
C.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家事尽以委之
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完淳在临死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众人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认为“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
B.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身体,牵挂结婚二载的妻子,并以五言诗式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在其中。
C.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这封狱中绝笔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新 妇 结 褵 二 年 贤 孝 素 著 武 功 甥 好 为 我 善 待 之 亦 武 功 渭 阳 情 也 语 无 伦 次 将 死 言 善 痛 哉 痛 哉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
(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正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正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正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7.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按,小篆字形,形声字,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加点“按”字意思相同。
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求”“原”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的,后世一些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延误。
B.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疫的紧迫性。
C.崇祯辛巳年间,疫病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人家紧闭门户,依旧被传染上了。
D.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到人的身上的,立言救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
?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
?
?
10.吴又可为什么认为温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喜似赠黄生序
曾 巩
五年时,某送别介卿①于洪州。黄生年十四五,在舟中出入吾二人之间,与众童子无异。其时,从介卿于淮南,至者独言黄生敏且勤,自此,黄生之能浸浸闻。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骤称之。于是,黄生之里人皆叹其善自致,而畏且慕之。其大父②虽已老,其母虽久寡居,闻黄生之进如此,虽在千里之外,犹朝夕侍其旁也;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非特如是也,其喜殆甚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也。何则?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其不愈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乎?予闻之亦喜甚。
而予自洪州归,虽其身去介卿之侧,其心焦然,食息坐作,无顷焉不在介卿也。至于今且三年。然日孜孜念之,凡询介卿之事于人,虽奴隶贱人加详焉。于奴隶贱人犹然,况衣冠降登,絜然为士者乎?况吾介卿朝夕所与居,教诲而称之者乎?故闻黄生之归也,日企而望之,庶乎其来视我也。
居一日,黄生来。望其表,其步趋之节,揖让之容,固有似乎介卿者。入而视其色,听其言,其气愉愉而其音淳淳,不似乎介卿者少矣;其学其归,得之乎介卿何多也。间而省其书,则又如出诸介卿之手。问介卿之事,皆能道其远者、大者焉。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卿也。吾得之,废食与寝而从之。吾喜也,惟恐其去我,而尚恨其来之不早也。嗟乎黄生,岂特一时慰我也!于是知介卿之德,入人之深,化人之速也如此,使得其志于天下,何如哉?
以从介卿于淮南者数人较之,不人人皆然,而黄生独然,则又知黄生之所自致者亦荦荦③绝众,使坚且久,其所至如何哉?因介卿之教诲、黄生之自致而思乎人莫不欲有立,然而有贤父兄之渐泽,而卒不入于善者,其自反于心如何也?亦思介卿之道德,于今为大备,而黄生为日进,独予断然不一二备而不尺寸进,比其少之时缺且忘者众矣,其自愧于心如何也?以心之愧也,则欲重警戒自修。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黄生之自致不独裕于己,而皆有以及予也,其喜不又多乎?
(有删改)
[注] ①介卿:王安石,字介甫。②大父:祖父。③荦荦:卓绝的样子。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亦骤称之 骤:强烈
②而畏且慕之 畏:敬服
③其喜殆甚于朝夕侍其旁 殆:大概
④虽其身去介卿之侧 去:离开
⑤庶乎其来视我也 庶:希望
⑥其步趋之节 节:关键
⑦而尚恨其来之不早也 恨:遗憾
⑧因介卿之教诲 因:通过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⑦⑧
12.下列对“黄生在其家”中的“其”指代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 B.黄生 C.曾巩 D.众童子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生之能浸浸闻
黄生能够渐渐被人知道
B.而异其业之进
而且对黄生学业的精进感到惊奇
C.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卿也
黄生和我的好友介卿太像了
D.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
这样看来介卿的教诲不只是对黄生有益处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
?
?
?
15.文中写到“予闻之亦喜甚”“吾喜也”“其喜不又多乎”,一个“喜”字贯穿全篇。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喜”的原因。
?
?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青岩山居记
[明]王 袆
青岩去义乌县南十里,其山由东阳两岘峰西来,三十里至于龙门,势益穹隆,由龙门而西,又二十里,是为青岩。至是山支为二,南支则重峦叠嶂,北支则崇岭峻峤,皆迤逦西行。方二支之分也,有山从中出,峰阜圆粹,累累若联珠,曰齐山。而其势遂卑,南北两山,势相环护,左昂右伏,当其前如龙虎,齐山俨然而中居。齐山之阳,坦为平壤,广袤可一里。民居庐杂处其间者,皆傅氏。其外绕以双涧,涧源出于二支之所分,夹齐山而出,至是乃合而为一。行二三里,与群水汇为大陂,曰新塘,而塘适当西山昂伏之会。塘外复有一小山,岿然特起,若遏水之冲者。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初,傅氏有以才学显闻,仕为侯官主簿曰光龙者,与予祖母为同产,故傅氏予外家也。至正乙未之春,予始至焉,爱其双涧内属,两山外拱,清淑之气,若有所钟,乃即傅氏居旁,买隙地数亩,结屋居之。为屋仅三数楹间,屋外植以竹木,右偏别为小轩,庋书其内。读书之余,其缘涧而行。南涧水稍深,菖蒲生石山,与异草青翠相错,绝可爱。北涧水浅,稍雨,水激石面,声潺湲辄不休。有老梅数株,偃蹇横岸侧。由双涧所合,直两山之间而西望,金华芙蓉峰,近在目睫,可揽也。予于是居而乐之,若将终身焉。
或谓予曰:“仕与隐,其趋不同也。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特恶不由其道耳。君子学先王之道,且将为世用,胡为而遽言隐耶?”予告之曰:“仕隐二趋,吾无固必也。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今天下用兵,南北离乱,吾之所学,非世所宜用,其将何求以为仕籍?使世终不吾用,吾其可以枉道而徇人?则吾终老于斯,益研穷六艺百家,而考求圣贤之故,然后托诸言语,著成一家之书,藏之名山,以俟后世,何不可哉?君子之行止,视时之可否,以为道之诎伸。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一山之隈,一水之涯,特吾寄意于斯焉耳。吾之行止,安敢固必乎哉?”
或者无以诘,因疏其言,揭诸壁间,为《青岩山居记》。
(选自《王忠文公集》,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岩去义乌县南十里 去:离开
B.其趋不同也 趋:追求
C.以俟后世 俟:等待
D.特吾寄意于斯焉耳 寄意:寄托情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岿然特起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B.傅氏有以才学显闻 以其无礼于晋
C.缘涧而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吾其可以枉道而徇人 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青岩山的地理位置,描写层次错落有致,叙述条理清晰,青岩山如在目前。
B.文章介绍了青岩山环境清幽,隐居读书观景可为至乐,又通过主客对答,表露了作者不得已而隐居的原因。
C.青岩山环境清幽,景致优雅,因傅光龙才名显著,所以作者和他一起隐居于此,以读书为乐。
D.作者深得孔子“用行舍藏”之旨,从文中不难感受到他有经世济民之心,对建功立业存有热切期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 故 得 其 时 则 行 守 穷 山 密 林 而 长 往 不 返 者 非 也 不 得 其 时 则 止 汲 汲 于 干 世 取 宠 勇 功 智 名 之 徒 尚 入 而 不 知 出 者 亦 非 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
?
(2)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
?
?
群文探究
1.这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并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
?
?
?
2.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属于“陈情”作品中的佳作,都写得情感真挚、回肠荡气,但两文的写作目的、“陈情”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试比较分析。
?
?
?
?
?
3.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我国古代的文体常识。
?
?
?
?
?
记游抒情类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水边
B.更欲久而忘归也 久:久留
C.而名之以见其实 名:命名
D.其可不喜且幸欤 幸:侥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①而名之以见其实 ②其皆出于此乎
C.①则必即醒心而望 ②封府库,而待将军
D.①则凡同游于此者 ②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
?
(2)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
?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
?
5.两篇文章均阐述了欧阳修之“乐”,联系文本概括欧阳修真正的欢乐。(不得用原文回答)
?
?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桂州裴中丞作訾①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诸军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间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然若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具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
乃经工化②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③,步檐更衣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谿,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⑤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⑥,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博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⑦乎!
(有删改)
[注] ①訾:姓氏。②经、化:均为“筹备”之意。③延宇垂阿(ē):伸展的屋宇,下垂的屋檐。④步檐更衣:走廊和更衣室。⑤安期、羡门:均指悟道成仙的人。⑥阛阓(huánhuì):市区、市场。⑦藉:通“籍”,记录。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之左曰漓水 署:署名
B.比舟为梁,与波升降 比:并列,并排
C.既成以燕,欢极而贺 燕:通“宴”,设宴
D.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 鉴:明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合僚吏,登兹以嬉今君乃亡赵走燕
B.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以其无礼于晋
C.以临千里作《师说》以贻之
D.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美訾家洲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胜景独擅,惋惜其不为人所知,颂扬裴公于施德政之余,慧眼独具,建亭于斯,遂使其撮奇得要,景甲桂林。
B.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既对訾家洲亭的景色做了具体生动的描绘,又直抒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全文洋溢着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本文构思新颖,起始突兀,以表现訾家洲之特异不凡,然后描写亭景之包藏宏大,变化奇异,可谓形容尽致,结尾处层层转深,跌宕多姿。
D.本文的风格雄深雅健,简古峭拔,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以贬谪期间个人的感情观照山水,又借对山水的描摹以传达心境,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至 若 不 骛 远 不 陵 危 环 山 洄 江 四 出 如 一 夸 奇 竞 秀 咸 不 相 让 遍 行 天 下 者 唯 是 得 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间壤。
?
?
(2)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
?
群文探究
1.《醒心亭记》《丰乐亭记(节选)》《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都是记“亭”的散文名篇,文中均交代了亭子命名的原因。阅读三篇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亭子命名的原因。
?
?
?
?
?
?
2.三篇短文除了表达快乐的情绪之外,还分别表达了赞美之情,试加以说明。
?
?
?
?
?
3.在你的周围,是否也有一些建筑的名称有一定的渊源,请选择一处,通过采访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探求其命名的原因和相关故事,仿照《醒心亭记》的写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向同学们推介。
?
?
?
?
主题阅读
亲近自然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
?
?
?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
?
?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4—5题。
寒 硖①
杜 甫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②,未敢辞路难。
[注] ①寒硖:地名,在今甘肃省境内。②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悄悄”描写长时间跋涉,“势多端”描写谷壑幽深,重峦叠嶂,山路险峻。首联以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态。
B.第二联承首联继续描写环境的恶劣:阴云密布,峡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似乎无路可寻。诗句中透露着严峻紧张的气氛。
C.三、四两联采用比喻的手法,着重描写诗人途中饥寒交迫的感受,表明其饱受饥寒艰辛之苦,抒发了凄凉沉郁、悲壮感伤之情。
D.第五联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找不到生火做饭的地方,只能在河边随意充饥。
5.有诗评家说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 辰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向来靠天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普遍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犁田的机器的轰鸣声、锄地的人声、高处的广播声,已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又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的防寒措施。如能将这些环节真正把握好,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一年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惊蛰时节,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去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有改动)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薰梅、染柳、催桃”三词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动作,为展示万物复苏的景象做了很好的铺垫。
B.作者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期望。
C.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不失时机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而风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D.本文运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7.文章标题为“三月惊蛰春始开”,“春始开”在文中有什么突出表现?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
?
8.文章在描写春景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瑞雨为安
凌晨4点多钟起床,赶杭州到瑞安的早班高铁,一路上所遇见的,恰好如此行所要探究的南戏《琵琶记》①中写的那样:“我早晨间见疏剌剌寒风,吹散了一帘柳絮;晌午间只见淅零零小雨,打坏了满树梨花。一霎时啭几对黄鹂,猛可地叫数声杜宇。”虽然季节略有差距,却与“绿成阴,红似雨,春事已无有”的意境相差无几。
一路上,天地间尽是雨,连读带想的也少不了雨。到达阁巷镇柏树村已是午后。踏上高郎桥,桥下清幽的水面,突然起了声波一样的花纹,还伴着锵锵的弹拨音韵。那小河里的水纹虽然与琵琶声断无关,在与桥头相连,与小河为邻的高郎祠里,一只琵琶分明响得正幽。
高郎祠的正式名称为高则诚纪念馆,高则诚是《琵琶记》的作者。实际上,在高则诚动笔之前,民间就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记》在上演,高则诚只是作为改编者,将这曲民间戏曲推上了中国戏曲史的巅峰。看过了铭刻在门楣和立柱上的那几副后来者撰写的楹联,空荡荡的屋子里就没有什么值得流连的了。别人还会去那尊铜像近处前后左右端详,我是断断不会正眼看一下的。这习惯在家乡黄州就养成了,那时是不愿去看东坡赤壁里面的苏东坡像。之后到秭归的屈原祠不愿看屈原像,到平江的杜甫墓和成都的杜甫草堂不愿看杜甫像,到采石矶不愿看李白像,到和县的霸王祠不愿看项羽像。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是在青海玉树的勒巴沟口。我曾奋力扒开许多荆棘,才站到传说中的文成公主雕像面前,却还是无法从岁月留在崖壁上的风霜中看出真切来。这样的不真切往往是最好的!天下文人,文章是命,一部《琵琶记》不是哪一间屋子所能装下的,尽可能腾出空间,才能听见当年翻动简牍纸帛的声音。就像高则诚自己说的,“重门半掩黄昏雨,奈寸肠此际千结。守寒窗,一点孤灯,照人明灭”,能照人明灭,就能照天下荣辱。有一间屋子在,给尘世间留下一种寄托就可以了。最高等级的存留是在人心。人心之外,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包括那坚实的青铜做成的雕像,也是不真实的虚拟。
相比之下,一墙之隔的小院里,那女子怀抱琵琶深深浅浅地唱着南戏,外来者听着似懂非懂的,反而让诞生于千年之前的南戏有了一丝一缕四处回旋的生机。歌者自歌,闻者自闻,不歌也不闻的是夹在我们之间纷飞不已的雨,还有院子中间被雨打湿的花草冬青。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人夸说,辞了官、回了家的高则诚用清丽之词,一洗《琵琶记》原著之陋,于是,村坊小伎将其看作不可企及的高度,竞相仿效,像纲领那样,不得有丁点的随便和苟且,才情既富,节奏弥工,从头至尾,字字句句,都要透彻唱了才行。一时之间,广为传演,几半天下。
院子里的雨,有时大,有时小。
当年的高则诚,如若不改旧时戏中的生角丑态,除非电闪雷鸣助兴,仅凭旦角一己之悲,很难穿透这绵绵雨幕。高则诚妙就妙在将早前村坊小伎中的狂谴怒骂给修正了。一个来自小地方的毫无背景之人,凭一手好文章得以接近帝王将相,又从官场全身而退——高则诚自然比那些待在鸡鸣草屋中想象黄金宫阙的人懂得的多很多。南戏也好,南曲也好,南音也好,在这南方的雨中,用家长里短的爱表现出艰难时世,才是人生本意。让百分之百的善掉进百分之九十九的误解,再用那难得的百分之一作为契机,升华彼此性命。恨与恨的冲突不是根本的冲突,恶与恶的矛盾不是根本的矛盾,而爱与爱的水火不容、善与善的针锋相对,最让人生这场大戏撕心裂肺,荡气回肠。
南戏、南曲和南音,各自的缘起与流传,有许多的不一样。在这小院里,也有天上雨水、屋檐雨漏和树叶雨滴的区别,玄想之下,这带着“南”字符号的音乐艺术,是不是与雨密不可分,是不是适合在雨中相听?初粗想,再细思,才发现高则诚的《琵琶记》里,果然到处是“雨”和“水”。有提到雨的戏文,还有提及水的歌句。
用那菽水②之欢,表意学子虽有青云万里之志,又不舍离别白发之双亲。渴望夫妻长相厮守,不用卿卿我我,而以“田畴绿水浟”来说两口子是要勤劳耕作的。真出了家门,离开老父老母和新娘去往北方的京城,所见到的村是水村,殿是水殿,不是“流水蘸柴门”的普通人家,就是“画桥烟柳”“秋千影里墙头半出红粉”的谁家水滨。写才子青云路通,则以“三千水击飞冲”来抒发壮志。目标真的实现时,想着生死存亡音书难寄,万水千山相阻隔。以各种各样的水,男人叹人生青春难再。留守女子也愁苦,哪怕“奴家心素”,也只能用“凉浆水饭”来祭拜公婆。两下萧条,一样愁难诉。只怕除了用雨水作主旋律的《琵琶记》,任哪出戏也难以如此动人。
好雨知时节,好雨识人心。
趁着年丰人寿的日子,高则诚以风调雨顺之心,写出风调雨顺的意境。人生苦短,免不了要面对烦恼,那么就尽可能将烦恼留给自己,将美好的东西献予他人。雨是世间最常见的一种吉祥之物。瑞安本地雨水多,瑞安博物馆里却还陈列着当地人用来祈雨的祭祀器具,可见天降甘霖,地生玉露从来就是最得人心的。包括《琵琶记》在内,一切的南戏、南曲、南音,莫不是用雨水来做主心骨,相比冰刀霜剑、电光火石,还是情意绵绵的艺术来得久远。不大不小的雨,时断时续的雨,孤舟夜雨,乱萤疏雨,太阳雨,云缝雨,梧桐雨,杨梅雨,大雨洗心革面,小雨不在有无。
雨在瑞安落多久,落多少,与谁有没有关系,其实没必要探究。只愿世间少一些乱弹琵琶的悲欢离合,大家瑞安,天下瑞安。正如高则诚在诗里吟咏的,“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
(取材于刘醒龙同名散文)
[注] ①《琵琶记》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二人新婚不久,伯喈被父亲强迫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强迫与牛丞相的女儿结婚;想辞官回家,朝廷不允。赵五娘独自在家奉养公婆,连年饥荒,公婆双亡。五娘为公婆修筑坟茔后,一路行乞进京寻夫,历尽艰辛,终得团圆。作者高则诚改变了旧戏中蔡伯喈贪图荣华、忘亲杀妻的丑恶形象,也改旧戏之悲剧结局为欢喜团圆结局。②菽水:豆与水,比喻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琵琶记》戏文,既代以描写所见之景,也巧妙地和出行目的相关联。
B.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在荆棘丛中探寻文成公主雕像,突出《琵琶记》在天地间,在人心中。
C.本文笔法富有诗意,语言含蓄凝练,行文具有跳跃性,而情感表达流畅。
D.文章以高则诚的诗句结尾,既紧承前文,深化文章的中心,又委婉含蓄,令人回味。
10.作者赴瑞安探究南戏《琵琶记》,下列关于探究结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记》明初时已受人称赞,它才情既富,节奏弥工,如同纲领,广为传演。
B.高则诚改旧时戏中的生角丑态,将早前村坊小伎中的狂谴怒骂给修正了。
C.高则诚自身的经历是创作提升的关键,成就了《琵琶记》的经典价值。
D.《琵琶记》中到处是“雨”和“水”,有提到雨的戏文,还有提及水的歌句。
11.本文题目“瑞雨为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
?
12.本文从“雨”展开联想,探究南戏《琵琶记》,获得丰富的感悟。实际上,从某一事物展开联想探究其他事物而获得感悟,这是人们常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这样思考的体会。
?
?
?
?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钱塘江尽到桐庐
在浙西北桐庐的山水间行走,时常会与吟咏此地风光的古诗词相遇。这些刻写在江畔诗碑、餐馆墙壁等处的诗句不期然而然地跳进游人眼帘,为这一方土地上的美丽做着生动的注脚。
桐庐境内,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水交融。它的魅力的源泉,当首推富春江。富春江仿佛一条银色的玉带,绾接起两岸的山峦、田野和村落,迤逦连绵。“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出自晚唐诗人韦庄笔下的诗句,清浅明丽,如同江水带给人的温润熨帖的感受。钱塘江流入桐庐、富阳境内,被称为富春江,这一段江山之美,赢来题咏无数。苏轼曾这样赞美它:“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诗人们寄情山水,屐痕处处,遍览天下美景,眼光往往挑剔。但桐庐却让他们这般迷恋痴醉,它该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
对于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并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慨叹。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的山水美景,于是长住下来,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我与富春江的首次相遇,是在桐君山对岸。桐君山是桐庐的标志,相传有一老人,于此山中桐木之下采药结庐,人问其名,老人不语,手指桐木。后来人们就称其为桐君,其所居之山为桐君山,所居之屋为桐庐。这“桐庐”之名也散发着浓郁的隐逸气息。而桐君老人,也成了后世供奉的中药鼻祖。
将身心融入这一片清幽山水,显然更容易萌发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的确有人以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将整个生命交付给这里的灵山秀水。富春江畔,那一处高阁连亘、飞檐翘角的所在,便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为东汉时代的高士,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后来刘秀即帝位,以盛礼邀严子陵入京,许以谏议大夫的高位,严子陵固辞不就,归隐富春江畔。清晨,山林间飘荡着淡蓝色的雾气,黄昏,江面上闪烁着碎银般的波光;修竹佳木在和风中窸窣作响,岩石旁侧奇花异草静静开放……数十年间,仰观俯察,静思默想,这里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是对自由旷达的生命方式的生动诠释。一缕精神的烟云,自此间的林泉烟霞中氤氲而出,弥散在后世众多典籍文章的册页和字行之间。
连那些胸中鼓荡着侠气剑胆的人,脚步一踏上桐庐的地面,心灵也不由变得柔软温润。最有说服力的,无疑该是范仲淹了。这位北宋名臣,因为上疏直言,不为当权者所喜,一生屡遭贬谪。第二次被贬,便是出任睦州知州,当时又叫桐庐郡。虽然在此仅半年多时间,范仲淹却先后写成《出守桐庐道中十绝》《萧洒桐庐郡十绝》等许多作品,描绘了桐庐的风光物事以及桐庐人惬意恬适的日常生活。显然,他从桐庐山水中发现了一种能够让人移心易志的气质,这使得他在渴望报效社稷,造福苍生的同时,又向往闲云野鹤,优游林泉。这期间,范仲淹重建了破败坍圮的严子陵祠堂,并写下著名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以表达无限的心仪之意。是的,置身于这样的山水现场,那些日常梦寐以求的功名利禄之属,不知不觉中失却了分量;相反,那种似乎遥远缥缈的事物却变得具有质感。
今天,在桐庐的山水原野间徜徉行止,分明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亲密而深切的融入感,仿佛严子陵、范仲淹的魂魄进入了自己的内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当下,对超越的生活品质的追求,譬如“慢生活”的理念——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愈发成为这里人们的共识。是的,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探究存在的奥秘,感悟生命的意义。桐庐境内,有不少明清时代的古村,这里开发的一些旅游休闲项目,将农家生活、乡野情趣与时尚潮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别有情致。清晨醒来,从所住民宿走出来,走进田野深处,金黄色的野花恣肆地开放,三五成群的母鸡在田埂边觅食,水塘旁有水鸟梳理羽毛……在这样原始朴拙的环境中驻足,会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是有根系的,心中会有一种笃实的家园感。
沉浸在质朴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氛围中,会不会不经意忽略了桐庐的另一种光彩?今天的桐庐经济发达、产业丰富,是多个领域中的翘楚。走在城区街道上,感觉分明就是一座很有规模的现代化繁华都市。占据中国快递业的大量市场份额,被称为“三通一达”的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都是从这里起步的。这几家快递巨头,堪称是桐庐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生动隐喻。
就要离开桐庐,又一次从桐君山对面的江畔经过,又看到传说中中药鼻祖栖身的地方,不由得想到:星移斗转,人世更替,而大自然始终是人类的一味大药。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润熨帖的感受 熨帖:平静而舒服
B.氤氲而出 氤氲:烟雾云气浓郁
C.徜徉行止 徜徉:徘徊,心神不宁
D.多个领域中的翘楚 翘楚:杰出者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将现实世界里的桐庐山水与艺术世界里的桐庐山水融为一体,展现出秀丽的风光形胜和丰盈的诗画情韵。
B.东汉的严子陵、北宋的范仲淹以及元代的黄公望归隐富春江,将身心融入自然山水,构筑出别样的生命方式。
C.今天的桐庐所开发的一些旅游休闲项目,依托明清时代的古村,融合了多种元素,充分体现出“慢生活”的理念。
D.文章两次写到桐君山,作者在此处与美丽的富春江相遇又告别,桐君传说深厚的文化内蕴引发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15.有人认为倒数第二段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述理由。
?
?
?
?
?
16.文章最后一段说:“星移斗转,人世更替,而大自然始终是人类的一味大药。”这句话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
?
?
?
群文探究
1.《纪村事》和《寒硖》两首诗均将写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但抒情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试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
?
?
?
?
2.本专题几篇散文都在行文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名句等材料,《瑞雨为安》的引用与《三月惊蛰春始开》《钱塘江尽到桐庐》的引用却不尽相同。请阅读文本,说说这几篇文章引述材料的不同之处,并探究其中的原因。
?
?
?
?
?
3.本专题的几篇散文,在行文中均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名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请仿照本专题几篇散文的写法或选取一个精彩段落,仿写一个散文片段,至少有两处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或民间谚语。不少于300字。
?
?
?
?
?
?
?
?
经典朗读
关于“散文”①
陈平原
在中国,“散文”作为文类源远流长,而被正式命名,则是晚近的事情。这一名与实之间的缝隙,形成某种张力,要求研究者必须首先进行概念的清理与界定。今人眼中的散文,大略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对应;与骈文相对应;与韵文相对应。这里由近及远,依次剥离,借此理解“散文”的历史命运。
所谓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散文,乃是五四以后拥抱并改造西方“文学概论”的成果。五四文学革命是以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开篇的,这里除了语言上的文白之争,还蕴含着文类等级的变更,即“散文”由中心退居边缘。此前谈论文学,首先是文章,而后才是诗词;至于小说与戏曲,可有可无。此后则天翻地覆,小说、戏剧出尽风头,文章则相形见绌。这种文学观念的变化,不只影响当代创作,也涉及文学史建构。文学进化神话的引进,以及文类等级的调整,使得五四以后的文学史著焕然一新。像胡适那样断言宋元以下古文已经死亡——既被白话所取代,也被小说戏曲所超越,或许不太多;但论及宋元以下文学,学者们大都以词、曲、小说而不是文章为关注的重心。这一点,比较林传甲、谢无量所撰文学史与二三十年代以后的同类著述,可以看得很清楚。
尽管经过鲁迅、周作人等人的努力,杂感、随笔、小品、美文等终于进入文学殿堂,不过,在一般读者乃至作者眼中,散文仍是矮人一截。就连散文名家朱自清,也在其散文集《背影》的序中称:“它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依照其时普遍接纳的西方文学观念,“散文”与其说是一种独立的文类,不如说是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无限广阔因而也就难以定义的文学领域。称“文学领域”尚属客气,对于此类体式、风格、功能千差万别的“文章”,能否“算作纯艺术品”,时人心里普遍存在疑问。考虑到散文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在建构文类学时,学者们略为变通,于是有了皆大欢喜的“四分天下”说。“散文”总算四分天下得其一,避免了被剔出文学殿堂的厄运;只是昔日“文坛霸主”,如今沦落为“叨陪末座”。千百年来中国的读书人立言载道、博取功名、祈求不朽的“文章”,经过这么一番功能限定及价值重估,几乎已是脱胎换骨。
相对于诗歌或戏剧,现代中国散文受传统的制约及恩惠更深更厚。虽然有过“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等激进的口号,白话散文要获得成功,必须向古文学习,这种想法很快为大多数作家所默认。周作人的提倡晚明小品与鲁迅的表彰唐末杂文,取径自是不同,但在借古文改造白话散文这一点上,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有言:“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这话可移用来说明现代散文与古文的关系。
更何况,“古文”本就是“散文”。这里所说的“散文”,特指其与“骈文”相对立。最早在此意义上使用“散文”这一概念的,大概是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二称:“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甲编卷二则引周必大语:“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于浑融有味,与散文同。”这里提及“散文”,不只取其与诗骚相对,更强调其与骈文异途。不过,宋明两代文人,更愿意沿用韩柳的术语,将此等长短错落、无韵律骈俪之拘束、不讲求辞藻与用典的文章,称为“古文”。直到清人重提骈散之争,“散文”作为与“骈文”相对应的概念,方才屡被提及,如“六朝文无非骈体,但纵横捭阖,一与散文同”“散文可踏空,骈文必征实”等。②
清代各家对六朝骈俪的评价天差地别,可以暂不涉及;文分骈散,且二者相对与相争,这点却基本没有异议。不只唐宋以下自觉与骈文相对抗的“古文”是“散文”,先秦两汉不曾着意讲求韵律与对偶的诸子之文与史传之文,也是“散文”。但这里有个明显的区别:秦汉之文乃骈散未明,故无意讲求;唐宋以下则是骈散已分,而刻意避免。骈散相依而又相克,晚清罗惇曧曾借此勾勒两千年中国文章的发展脉络:
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而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散骈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③
对骈散之争的功过得失,留待以下各章具体评述。倒是借骈散兴衰追溯文章源流的尝试,给后来者以启示:为“散文”作史,无论如何不该绕开作为对话者与挑战者的“骈文”。
至于在与“韵文”相对的意义上谈论“散文”,则有点不今不古,缺乏明确的界定。“韵文”一般指的是押脚韵,而不是像骈文那样奇偶相生低昂互节、借抑扬顿挫来咏叹声情。如果将不押脚韵者定义为“散文”,那么古文中的铭赞辞赋必须排除;更重要的是,此文体将因包括小说、论著、地图解说以及数理化教科书等而变得漫无边际。以有韵、无韵为分类标准,约略等于古老的诗文之分,基本无视此后崛起的小说、戏曲等。但此说也有可取之处,即打破明清以下古文家为求精致而日趋小气的格局。不必有意为文,更不必以文人自居,述学文字照样可能充满风采与神韵。这一点,刚好对应了中国散文的一大特性:兼及文与学、骈与散、审美与实用。
理解中国散文史上一次次激动人心的论争,比如六朝的文笔之争、唐宋的古今之争、清人的骈散之争,以及近在眼前的文白之争,但拒绝站在一家一派的立场来取舍,更不愿意为了“正统”而摈弃许多同样充满魅力的“异端”。秦汉的诸子之文与史传之文固然令人神往,两汉辞赋与六朝骈俪同样无法割舍;韩柳欧苏提倡古文的业绩值得评说,作为读书人博取功名敲门砖的八股也必须面对。一句话,只要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书都希望有所涉及。
(有删改)
[注] ①选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②参阅孔广森《答朱沧湄书》,袁枚《胡稚威骈体文序》。③参阅罗惇曧《文学源流》,见《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20 页。
随我一起读
“散文”这个概念,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得清的。
作者作为一位专业的学者,以其“学术资本”对此进行了“史学意义”的诠释。
文章是《中国散文小说史》中的一个篇章,单就这个篇章而言,作者是以“史学”为脉络对“散文”概念进行解读的:“散文”作为文类源远流长,而被正式命名,则是晚近的事情。这一名与实之间的缝隙,形成某种张力,要求研究者必须首先进行概念的清理与界定。
“概念的清理与界定”,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行文的逻辑顺序。
文章开头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散文”源远流长;二是“名与实”之间有“缝隙”,也就是说,概念与实际是有距离的。
接着,作者以“今人眼中的散文,大略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对应;与骈文相对应;与韵文相对应”一句为“纲”,提出自己解读“散文”的方法——在比较中诠释、解读;同时提出自己行文的思路——“由近及远,依次剥离,借此理解‘散文’的历史命运”。
作者是以“中国文学”为业的学者,所以在文中运用了许多典雅的文言化词语。例如,“撰”“四分天下”“叨陪末座”“立言载道”等,这些词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古风古韵”,形成了“骈文”的韵味。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弄清这些字词的含义,扫除文字上的阅读障碍。
另外,这是一篇学术性论文,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观点。对此,用“跳读”的方式去阅读也是可以的。面对这样的学术性论文,有些内容可以一知半解,有些内容甚至可以不知不解。
阅读“读得懂”的,跳过“读不懂”的,这是我们阅读学术性论文的常用方法。如:
“如果将不押脚韵者定义为‘散文’,那么古文中的铭赞辞赋必须排除;更重要的是,此文体将因包括小说、论著、地图解说以及数理化教科书等而变得漫无边际。”
在这样一个长句中,作者要表达的是,用是否“押韵”作为定义“散文”的标准,那么“散文”就“漫无边际”了。
你读得懂吗?
读思结合
1.要阐述一种见解,使自己的观点立住脚,必须借助于“论据”,本文在这一方面有何特色?
?
?
2.文章中有许多文言词汇,这可能会形成阅读障碍,请对下面文字中的加点字进行解释。
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而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散骈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
①逮( ) ②衍( )
③角( ) ④迄( )
⑤靡然( ) ⑥蹶( )
⑦四六( ) ⑧差( )
3.文章的结尾,作者对历史上各类“散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作者对历史上各类“散文”的态度。
秦汉的诸子之文与史传之文固然令人神往,两汉辞赋与六朝骈俪同样无法割舍;韩柳欧苏提倡古文的业绩值得评说,作为读书人博取功名敲门砖的八股也必须面对。
?
?
?
与欧阳修对饮
季振邦
自从有了醉翁亭,琅琊山就一直散发着浓郁的酒香,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如醉似痴,并且,成为一种令国人骄傲的文化。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时常出现一座古雅的亭子、一位浪漫的太守、一盅清冽的酒液。好潇洒的情景:面对青山绿水、举杯低吟浅斟,酒气袅袅化作山岚,歌吟阵阵融入林涛,然后颓然醉去。
有人评论,这是游乐忘情之极致,有人判断,这是借酒浇愁之无奈。要我表态,则谓:有乐而无愁,失之浅;有愁而无乐,失之呆。太守岂是呆浅之徒?
欧阳修,我理解你,是吗?
倘若我所言无误,那么,权让我忝列“朋党”,谬充知己。知己相逢,不可无酒,不妨上醉翁亭对饮几杯。
也许我放肆了。也许我没有也许:虽然你是前贤我是后生,但我们也不无相似之处。你醉卧亭中陶然于蔚然深秀时,才四十出头;而今我也年过不惑,如果减去九百年,你我不正好同龄?你自言饮少辄醉,我也独缺鲸饮之量,我们旗鼓相当。至于你有名作传世,又焉知我将来无传世名作?彼此彼此。
你莞尔而笑,同意了?到底是一代文豪,洒脱不羁。那么,我们携手进山。
握着你文弱的手,像握着一卷你的著作《欧阳文忠公文集》。
山行六七里,有让泉。那是一脉小小的泉眼,细如大山腹中抽出的一根无尽的蚕丝,令人想起李商隐的诗句。据说,当年,你常带领同僚属下,以让泉为饮料,在这里体察民情。这真让我心仪不已。与当今非雪碧、可乐不能润喉嗓者相比,你也算得上廉政的楷模了。
让泉实名酿泉,有左近处石碑为证。酿泉果然也是好名字:不酿哪来酒?无酒怎么醉?不醉便没有名留千古的醉翁了。但细细想来,还是让泉这个名字更好些。那是你在《醉翁亭记》中改的,改出了一种旷达。万事须退一步想,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有深意!虽然,你也最终未能“让”出传统文人的底蕴。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那便是既建筑在琅琊山上,也坐落在文坛之中的醉翁亭了。翼然之词,是神形毕肖的。翼者翅膀,檐角作古典的飞翔之势,鼓舞人乘风归去或作逐日之想。其实,酒也是有翅膀的,而且更加强劲,它能使人的思维翩然翔舞,上下千年,左右万里,无往而不至。
且在亭中饮酒。
让我斟酒,斟出个古往今来。
伸出筷来,夹一角青山。环滁皆山也,实在取之不尽。“从来山与人相似,一到成名处处佳”,想来,琅琊山定可品味。当然,青山入口,可能稍稍硬了一点。但你是铮铮铁汉,我也自许算得一个男儿,但吃何妨。格崩格崩,如吃炒豆一般。你听,慢慢琢磨,这声音还有绝句的韵味。不管是四言、五言,作它几首再说。
伸出勺来,舀一汪绿水。滁河汩汩从眼底流来,其色之纯浓,似可一块块脔割下来。这羹汤滋味可好?去岁,滁州水患,平地均成泽国,人畜险为鱼鳖。而今,灾情如梦了无痕,一片丰收景象。此中滋味大佳!你我不妨多喝几口。
酒菜足矣,应该推席而去。有几处景观是后人增设的,你还没领略过。
且去意在亭。亭子也就是普通的亭子,不普通处在于亭前有尺许宽的九曲小溪。好酒者把酒盅放入溪水,顺流而动,停在何处,便由何人饮之。这是明万历年间一任知州仿绍兴兰亭搞的玩意儿。仿造的东西品位总归不高,今人又用水泥作了修整,益发人工气。你皱了皱眉。那么,不看也罢。
香影亭也是明人的作品。香指寒梅,影即梅之倒影。所以亭边有梅有池。想当年,大概还有点意思。可现在池水污黑,无香无影。你神色严峻,欲问而未问,这是怎么回事?
此情此景,我有点歉然。你却又安慰我说:留一点遗憾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一切伟大的事物,常有个平庸的结尾,何况游乐?不管如何,此番对饮,毕竟是乐多愁少。你不是说无愁则浅么?何况现在愁亦小愁,无伤其乐的。
夕阳在山,临别依依。我真想把这日子抱在怀中,孵化出一串相类的时光来。
哦,欧阳老先生,千古一聚,还有相见之期么?
你到底比我潇洒,手指琅琊山答道:有它陪伴着你。说罢飘然出山而去。
我下意识地伸出手,想挽留你,却只抓回一束落霞,缱绻如一阙宋词。
(有删改)
随我一起读
这是跨越时空的遐想,这是与千万年、千万里的链接——这是我读了题目后的第一感觉。我想,当你读完全文后,你也能品味到作者那种奇特的创意,那种艺术的构思。
开篇,“自从有了醉翁亭,琅琊山就一直散发着浓郁的酒香”一句,使得“对饮”有了物质基础,更有了情感基础;“一座古雅的亭子、一位浪漫的太守、一盅清冽的酒液”一句,为欧阳修作了素描,作了特写——醉翁亭、喝酒人、杯中酒,更是跨越时空的情景再现。
然后,“欧阳修,我理解你,是吗?”一声亲切的询问,把时间空间一下子凝聚到了一起;“你莞尔而笑,同意了?到底是一代文豪,洒脱不羁”承上启下——“携手进山”,“对饮”开始了……
接着,作者以游踪为序,先写“让(酿)泉”,再写“醉翁亭”,这既是对《醉翁亭记》文笔的赞美,更是对欧阳修的赞叹——赞文评人,借酒说事,借酒抒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贴切,那么形象生动。
“伸出筷来,夹一角青山”“伸出勺来,舀一汪绿水”——奇特的夸张,奇妙的想象,遣词用字都与“对饮”紧密相关,天衣无缝。
最后,作者以另外两个亭子作比较,再一次凸显“醉翁亭”的魅力;“你皱了皱眉”“你神色严峻”,作者以自我情感、思想,推测、揣摩欧阳修的思想、品格。
“意在亭”“香影亭”均是明人所建,它们只是“物质意义”上的亭子,它们缺少文化承载,缺少情感依附。“一切伟大的事物,常有个平庸的结尾,何况游乐?”这句话表面上是“你却又安慰我说”的言语,其实正是作者游览醉翁亭,阅读《醉翁亭记》的心得感悟。
文章结尾的语言耐人寻味,呼应“对饮”,呼应“欧阳修”。
空灵奇幻,想象大胆,也许是对本文的最好评价。
阅读这样的文章,你也许会被文章的语言吸引,你也许会被作者的情感感染,你也许会被文章创设的情景陶醉,你也许会被作者精心的创意折服,你也许还会被……
读思结合
4.第三段说:“太守岂是呆浅之徒?”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太守的评价。(不超过8个字)
?
?
?
5.在谈到“意在亭”“香影亭”时,作者为什么说“我有点歉然”?
?
?
?
6.“跨越时空”是一种写作方法,我们可以模仿本文,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例如,与李白对饮、与陶渊明对饮、与苏轼对饮、与李清照对饮;又如,与苏轼同游(《石钟山记》)、与王安石同行(《游褒禅山记》)。要写好这样的文章,我们需要先从整体上设计一个思路,请按照下面的设计思路,再写出两个“设计思路”。
与陶渊明对饮:选择文本——《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线索——从理想破灭的苦闷到回归田园的快乐。
?
?
?
古诗文强化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落花二首(其一)①
宋 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②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③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 ①本诗作于1021年,时宋祁与其兄以布衣游学安州,投献诗文于知州夏竦,席间各赋“落花”诗。②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③骨:花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残花满地、烟雨朦胧的画面,烘托出一种迷离凄苦的氛围。
B.颔联别具匠心,运用了比喻、对比的手法,既写花坠之过程,又写落红之形态。
C.颈联写沧海客归,章台人去,落花遗香,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
D.这首诗借落花写思妇,又借思妇来自喻,表面上描写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
2.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本诗末句中“芳心”有几层含义?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说明。
??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品令·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①。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 ①孤令:孤零。②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这首词上阕主要写碾茶煮茶,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4.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上曾子固龙图[注]书
[宋]张 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遒,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注] 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
C.兵戈不试 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出乎其诚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有不足以过之者 此小大之辩也
C.刚毅而信实 劳苦而功高如此
D.日趋于富盛之域 赵尝五战于秦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
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
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语言无论华美、简朴、迂曲还是疏荡,都可从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某 自 初 读 书 即 知 读 执 事 之 文 既 思 而 思 之 广 求 远 访 以 日 揽 其 变 呜 呼 如 公 者 真 极 天 下 之 文 者 欤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
(2)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保圣寺安隐堂记
[明]归有光
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志云:“寺创于唐大中间,熙宁六年,僧惟吉重修。”又谓:“惟吉于祥符间创白莲寺。”今里俗所指,以为白莲者,仅在西庑,其后即为天随先生祠。区宇非广,不当别称为寺也。余少时过甫里,拜先生祠。游行寺中,寻古碑刻,殆无存者。惟元统二年《法华期忏田记》,此石存耳。成化二十二年,时国家累世熙洽,京师崇寺宇,僧司八街剃度数万人,醮祠日广。左善世璇大章住持大兴隆寺,方被尊宠。而璇,故里人陈氏子。初为寺比丘,得请,驰驿还省其母,因迎养于寺之爱日堂。明年,从四明普陀归。是岁八月,重修此寺;又明年五月,落成。明年,还京师。凡为殿堂七,廊庑六十。初坏殿时,梁拱间有板,识绍兴、宝祐之年,故知以前修创盖不一,而无文字可考也。
寺之西北有安隐堂。异时僧每房以堂为别,如安隐比者,无虑数十房。其后日圮,今东偏无僧寮矣。主僧法慧,惧且尽废,而慧之徒又绝。先是,安隐之房,分为二派。慧乃与同堂之徒复合为一,誓相与共守之,而请余为之记。自成化二十三年丁未,至今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盖又七十有八年矣。璇之修创宜有记,而复阙。慧以为寺之兴或有所待,而文章终不可无,故汲汲求其寺之故,欲余有所记述,其志非特区区一堂而已。余既无所于考,独璇事于所闻较著,是以识之。且以为彼非托于此,亦不能以传也。夫文章为天地间至重也。自大中迄今七百十有九年,世变多矣,而寺尝存。盖无废而不兴,而文章之传独少也。慧其知所重也哉。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
B.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
C.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
D.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记事的文章或书籍。郡志是地方志的一种,主要记录一郡的山川、物产、人文等。
B.祠,为了纪念已逝的伟人、名士或祖先而修建的祠堂,专门用来供同族后代子孙祭祀。
C.京师,天子之所居。京者,大也;师者,众也。后世以“京师”泛指国都。
D.廊庑,指“堂下周屋”,即堂四周的廊屋,廊无壁,仅作通道,庑则有壁,可住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圣寺遗存较少,可考资料贫乏。作者年少时经过甫里,拜谒天随先生祠,寻找古代碑刻,几乎没有,寺院修建时间无文字可考。
B.保圣寺几度重修,记载不够完备。保圣寺始建于唐朝,熙宁六年僧人惟吉重修,有简单记载,后来璇大章修葺保圣寺,记载文字保存完备。
C.保圣寺日趋没落,法慧竭力维护。过去跟安隐堂差不多的几十间僧房,倒塌了不少,住持法慧担心其全部坍塌,就组织大家一起护卫寺院。
D.保圣寺饱经沧桑,应有文章记载。保圣寺历经七百多年,世事多变,寺院长存,可流传下来的文章太少,此次撰写记文,意义重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驰驿还省其母,因迎养于寺之爱日堂。
?
(2)余既无所于考,独璇事于所闻较著,是以识之。
答案全解全析
任务群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古代书、序等
1.A “见背”指父母或长辈去世,文中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说法。
2.B A项,表示感叹语气/与前面的“者”构成“……者……也”结构,表判断。B项,与后面的词语构成“所”字结构,指代人或事物。C项,代词,……的人/用于否定词后,表示“……的话”。D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
3.C “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作者是担心会像西铭先生一样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选项片面理解为“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
4.答案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解析 “贤孝素著”是形容新妇的,主语是“新妇”,应独立成句;“亦……也”为固定结构,应独立成句;“语无伦次”为成语,意思相对完整,应独立成句;“痛哉痛哉”表示悲痛的语气,应独立成句。
5.答案 (1)本来希图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安慰、生者获得荣耀,向黄土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2)像西铭先生那样立一个不贤的后人,被人诟骂讥笑,哪里比得上不立好呢?
解析 (1)图:希图,希望。以:表目的,来。荣:使动用法,使……荣耀。
(2)不肖:不贤,不才。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状语后置,应为“如西铭先生立一不肖后”。为人所诟笑:被动句。
[参考译文]
不孝子完淳今天要死了,拿生命奉献给父亲,不能用生命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去世,我悲痛地度过了两年。怨恨和悲痛一天天加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安慰、生者获得荣耀,向黄土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奈何上天不保佑我们,聚焦灾祸降临明朝。一支义军刚成立,就立即被粉碎。去年举义,我已料想到自己一定会死,谁知当时没死,却死于今天!仅仅延续了这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奉养母亲。以致嫡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身在异姓之家,全家人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慰问。我今日又忽然先赴九泉,不孝的罪过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门衰败,没有兄弟。我死了并不值得可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依靠什么生活呢?虽然如此,但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给予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慈母辛劳地抚育我,教我学习礼节诗书,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是千古不易之事。大恩未曾报答,使人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慈母托付给义融姐姐,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妹。
我死之后,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是这样,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族,如今零落至极了。奉节义著文章,像我们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立一个不贤的后人,被人诟骂讥笑,哪里比得上不立好呢?唉!天无边无际,而家族总要无后,有一日朝廷恢复,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于成为饿鬼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将与父亲在冥冥中诛杀这个顽固不化之人,决不饶恕他!
天下战乱四起,我死之后,战乱将没有一定期限。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挂念我。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外甥未来定是大材,家里的事都交付给他。寒食节和盂兰节,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祭奠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没有后人祭奠的饿鬼,那么我的愿望就实现了。妻子与我成婚两年,她的贤明善良素来为人所知,武功外甥为我好好地待她,这也是武功与我之间的甥舅情谊啊!语无伦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悲痛啊,悲痛啊!
人生有谁不死,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大道之中生命本就是虚无的,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可怕的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6.B “纷纷”是“众多”的意思,修饰“论者”,二者之间不应该断开,排除A、C两项。“所见”意为“看到的病证”,应为“临症”时“所见”,二者之间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7.B “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是“用手握住”的意思;“按图索骥”中的“按”是“依照”的意思;而本文中加点的“按”是“查验”的意思,与前两者意思不同。
8.C “有的人家紧闭门户,依旧被传染上了”错误。“合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的意思。
9.答案 (1)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二者的感受有很大差别。
(2)遵守古法就不能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解析 (1)“系”,动词,是;“究竟”,终究;“希有”,少有;“霄壤之隔”,比喻差别极大。(2)“守”,遵守;“合”,契合;“舍”,舍弃;“效”,奏效,有效果;“危笃”,严重,危急。
10.答案 因为据吴又可所知,张仲景的《伤寒论》尚有一部分书稿因战火而散佚。他推测,有关“温疫”的论述,可能早就存在于这部分散佚的书稿当中。后人不得而知,无法对症下药,导致患者病情延误。
解析 结合“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可知,他推测有关“温疫”的论述,可能存在于这部分散佚的书稿中。
[参考译文]
过去张仲景创作了《伤寒论》,大概是为了正伤寒而设立的。后来谈论的人很多,都用正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论述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关于正伤寒的。等到诊断治疗时,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谓的正伤寒患者,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种书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四季都有发生,而真正的伤寒,常常发生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用发汗散热的药剂,流一下汗就消除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痊愈的患者,并没有因为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正的伤寒。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二者的感受有很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寒是一种急症,忙乱之中医治失当,常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救助天下苍生,用心可以称得上仁了。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病症,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况温疫患者比伤寒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温疫不去论述?有人说温疫的病症,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声称的散佚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关于温疫的论述,未必不在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也就明晰了。崇祯辛巳年间,疫病盛行,感染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都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时的医生错误地用治疗正伤寒的方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七天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天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医治失当。有的人遇到的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治急症,即使不会立刻受到损害,终究会延误病情而导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较重的人,加上医治失当,白白死去的数也数不完。唉!遵守古法就不能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病症越急,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就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就是死于对古籍的散佚遗忘。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不幸到这样的地步?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它进入的途径、它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在下面叙述,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
11.A ①骤:屡次,多次。⑥节:礼节。
12.B “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是说,“如果黄生在自己的家里,那么黄生跟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而一出去就能找到王安石这样的大贤作为依托和归宿,终于凭借才能被人们知道,作为黄生的祖父和母亲,难道能不高兴吗”。据此可知,“其”指的是黄生。
13.A “能够”错误。“能”,指才能。该句的意思是“黄生的才能渐渐被人们知道”。
14.答案 虽然一年之中书信只不过来三四次,却觉得好像从早到晚都能和黄生随意聊天一样。
解析 “岁”,每年;“至”,到;“之”,代词,代指黄生;“上下语”,随意聊天。
15.答案 ①黄生原本很平常,但跟从王安石后学业精进、才能卓著,被人们称赞;②黄生虽不能在祖父和母亲身边尽孝,但他学有所成,光耀门庭,实乃大孝之举,胜过在堂前尽孝;③黄生仪表不俗,初具学者风范,作者通过黄生的言行举止,看到了王安石卓越的品格、气质,以及对他人的深远影响;④作者能够向黄生学习,并通过黄生进一步向王安石学习做学问和为人处世的道理;⑤王安石的德行与黄生的进步引发了作者反躬自省,作者内心感到惭愧,同时又获得了砥砺前行的动力。
解析 结合“与众童子无异”“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骤称之”等分析可知,黄生原本很平常,但跟从王安石后学业精进、才能卓著,被人们称赞。结合“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予闻之亦喜甚”等分析可知,黄生虽不能在祖父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学有所成,光耀门庭,胜过在堂前尽孝。结合“望其表,其步趋之节,揖让之容,固有似乎介卿者……问介卿之事,皆能道其远者、大者焉”等分析可知,黄生仪表不俗,初具学者风范,作者通过黄生的言行举止,看到了王安石卓越的品格、气质,以及对他人的深远影响。结合“于是知介卿之德,入人之深,化人之速也如此,使得其志于天下,何如哉”等分析可知,作者能够向黄生学习,并通过黄生进一步向王安石学习做学问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结合“独予断然不一二备而不尺寸进……则欲重警戒自修”等分析可知,王安石的德行与黄生的进步引发了作者反躬自省,作者获得了砥砺前行的动力。
[参考译文]
(庆历)五年,我在洪州送别王安石。黄生当时十四五岁,在船上来往于我们二人之间,与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候,黄生在淮南跟随着王安石,王安石唯独说黄生聪敏而且勤奋,从此,黄生的才能渐渐被人们知道。到王安石府上的人,回去之后,没有不喜欢黄生的为人的,而且对黄生学业的精进感到惊奇。王安石给黄生的家人寄信,也屡次称赞黄生。于是,黄生的同乡都赞叹他善于自我努力,敬服并羡慕他。黄生的祖父虽年岁已高,黄生的母亲虽然寡居多年,听说黄生的进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使黄生远在千里之外,也觉得黄生好像从早到晚侍奉在他们身边一样;虽然一年之中书信只不过来三四次,却觉得好像从早到晚都能和黄生随意聊天一样。不只像这样,他们的欢喜程度大概胜过黄生从早到晚侍奉在他们身边,从早到晚能和黄生随意聊天。为什么呢?如果黄生在自己的家里,那么黄生跟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一出去就得到王安石这样的大贤作为依托和归宿,终于凭借才能被人们知道,作为黄生的祖父和母亲,难道能不高兴吗?难道这不胜过黄生从早到晚侍奉在他们身边,从早到晚都能和黄生随意聊天吗?我听到以后也非常高兴。
我从洪州回来以后,虽然自己离开王安石身边,但我内心焦虑,饮食起居,无时无刻不感觉依然在王安石左右。到今天快三年了。但我一天天不停地思念王安石,只要是向别人询问王安石的事,即使对方是奴隶和卑贱之人我也会更加详细地追问。向奴隶和卑贱之人询问尚且如此,何况那些衣冠整洁、品行高洁的士人呢?何况是与王安石朝夕相处,被王安石教导训诲且赞赏的黄生呢?因此我听到黄生回来的消息后,每天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希望他能够来探望我。
有一天,黄生来了。我远观他的仪表,行走的礼节,行礼的仪态,的确有一些像王安石。等到进入屋内,我看他的表情,听他的言谈,他气色和悦、声音淳厚,不像王安石的地方更少了;黄生学习和遵奉的,从王安石那里获得的太多了。有时察看他的文章,又感觉像是出自王安石之手。向他询问王安石的事,黄生都能说出王安石那些远大的思想。黄生和我的好友王安石太像了。我见到黄生,顾不得吃饭和睡觉,时刻跟着他。我太高兴了,只怕他离开我,尚且为他来得太晚而遗憾。黄生啊,难道只是暂时来抚慰我的吗?这时,我才明白王安石的德行,打动人的程度之深,感化人的速度之快,达到如此程度,倘若让他在天下实现自己的志向,会怎么样呢?
拿在淮南跟随王安石的数人和黄生相比,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只有黄生是这样,那么又可以知道黄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是卓绝超越众人的,假如他长久地坚持,他所达到的成就将会怎样呢?通过王安石的教诲、黄生的自我努力,而想到人们没有谁不想有所成就,但是有贤能的父辈和兄弟长久以来的德泽,最终却不能有所成就的,他们在心里自我反思又会怎么想呢?更想到王安石的道德,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完备了,黄生日益精进,唯独我截然不具备王安石德行的十分之一二,而且没有一点进步,相比我少年的时候,不但有所缺失,而且遗忘的也很多,我内心是何等惭愧啊?因为内心惭愧,于是想要重新告诫自己、完善自己。这样看来王安石的教诲不只是对黄生有益处,黄生的自我努力也不仅仅对他自己有益处,都对我有帮助,我的喜悦不又多了一些吗?
16.A 去:距离。
17.A A项,两个“然”都是助词,放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B项,介词,依靠/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项,副词,表反诘,难道/副词,表揣测,大概。
18.C “作者和他一起隐居于此”理解错误。作者并没有和傅光龙一起隐居。
19.答案 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
解析 “则行”“则止”表示前面条件产生的结果,其后均应断开;“……者,……也”表示判断,“者”“也”后应分别断开;“勇功智名”修饰“徒”,“勇”前应断开。
20.答案 (1)大致在两条山涧以外,南北两山之间,山谷幽深僻远,原野平坦开阔,草木特别茂盛,非常适合作为隐士的居处。
(2)十年以来,我向南到达了越地,向北到达了燕地,只为追求功名利禄,劳心苦思,恐怕也够多了,这难道是有志于做隐士吗?
解析 (1)“大抵”,大致;“夷旷”,平坦开阔;“雅”,非常。(2)“南”“北”都是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而惟利禄之是干”是宾语前置句,应为“而惟干利禄”,干,追求;“是岂……乎”,这难道是……吗。
[参考译文]
青岩山距离义乌县南部十里之遥,这座山是由东阳县的两座山峰向西延伸过来的,(这两座山峰)往西三十里就到了龙门山,山势越发蜿蜒,从龙门山再往西二十里,就是青岩山。到了这里,山就分为两支,南边的山重峦叠嶂,北边的山陡峭险峻,(南北两山)都曲折连绵向西方延伸过去。在两山分开之处,有一座山从中出现,山峰圆润聚在一起,连续不断像是串起来的珠子,(这座山)叫作齐山。但齐山地势较低,南山和北山,呈环绕之势,护着齐山,左边高,右边低,在齐山前面好像呈现出龙虎的形状,齐山整齐地位于两山中间。齐山的南面开阔,有一块平地,方圆大约有一里。人们的房屋交错地安置在这里,人们都姓傅。齐山外面有两条山涧环绕,这两条山涧的源头就是青岩南北二支分开的地方,夹着齐山流出,到了这块平坦的地方就合为一条水流。又流淌了二三里,与许多水流汇聚成一个大池塘,叫作新塘,新塘正对着西山起伏相交之处。池塘外又有一座小山,高峻挺立,突然拔起,好像要挡住水流。大致在两条山涧以外,南北两山之间,山谷幽深僻远,原野平坦开阔,草木特别茂盛,非常适合作为隐士的居处。
当初,傅氏有一位依靠才学出名,出仕做了侯官县主簿,名叫光龙的人,和我的外婆是同母所生,所以傅氏就是我的母舅家。至正乙未年春天,我才来到这里,喜欢两条山涧在两山之间流淌,青岩南北二山在外环绕的景色,清和秀美之气好像聚集在这里,我就在傅氏居所的旁边,买了几亩空地,盖了房子住在那里。总共造了为数不多的几间房屋,屋子外面种上了竹子草木,右边另外建了一间小屋,在里面藏书。(我)在读书之外的闲暇时光,出门沿着两条山涧行走。南边山涧的水比较深,涧边石山上长着菖蒲,(菖蒲)和奇花异草长在一起,青翠相杂,十分可爱。北面山涧的水比较浅,下点小雨,流水冲击在石头上,潺湲水声连绵不断。有几株老梅树,枝干曲折,横生在岸边。从双涧的交汇处,正对着两山之间向西看去,金华的芙蓉峰近在眼前,好像可以揽入怀中。我在这儿住着很高兴,似乎有终老于此的意思。
有人对我说:“出仕和隐居,二者的追求不同。古代的君子,没有不想出来做官的,只是厌恶当世不遵循自己的主张罢了。您学习先王的学说,况且将被当朝任用,为什么突然说要隐居呢?”我告诉他说:“出仕和隐居这两种不同的追求,我不会固执拘泥于其中一个。十年以来,我向南到达了越地,向北到达了燕地,只为追求功名利禄,劳心苦思,恐怕也够多了,这难道有志于做隐士吗?如今天下起兵,南北战乱,我学的知识不是当世所应当用的,难道我一定要追求什么来做官吗?假如我始终不被当朝任用,我难道可以违背正道而顺从他人吗?那么我在这里终老,更要深入研究六艺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探究圣贤的宗旨,然后寄托于言语,写成自成一家的著作,把它藏在名山之中,等待后人发现它,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君子的进退,要看时局是否行得通,以此作为检验理想能否实现的标准。所以,(对我来说,)遇到好的时机就出来做官,长期隐居在深山密林之中而不肯出山,是不对的。生不逢时就停止,急切地来干谒世俗,博取时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