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本课目标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名师点睛
【释疑解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表现在:
(1)两大方向的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
(2)三个阶段的民族融合:①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融合局面。②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③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3)四种融合方式:民族迁徙、友好交往、战争、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易错警示】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是其直接目的。
2.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课前感新知
一、淝水之战
1.概况:383年,______企图灭亡______,统一中国,结果失败。
2.影响:淝水之战使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背景:4世纪后期______
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4.内容:推行汉化措施:规定使用______、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5.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______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6.原因:魏晋以来,民族关系趋于和缓,______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7.表现:______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______。
北魏______
改革后,随着经济、______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8.作用:民族交融丰富了______
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______时期______
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内夯基础
知识点1
淝水之战
1.抓住特征,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383年,494年,626年都是“一肩挑两头”(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的年代。你会把383年和哪一场战役联系在一起(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
2.唐代诗人胡曾在《八公山》一诗中写道:“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这首诗包含的成语典故是(
)
A.草木皆兵
B.四面楚歌
C.风声鹤唳
D.投鞭断流
知识点2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次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个政权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4.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福建省中考)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知识点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6.随着北魏孝文帝改革,黄河流域民族进一步融合,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文化生活上相互影响,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地区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从游牧转向定居
B.汉族人民学习到了畜牧及畜产品的加工制作技术
C.“胡人汉服”“汉人胡食”
D.汉人普遍学习鲜卑族的文化风俗
7.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墓葬壁画
(1)图片告诉我们民族融合的哪些历史信息?想一想,为什么南北朝时期,我国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材料二
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这个少数民族了,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2)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课外提能力
1.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聊城市中考)“(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3.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汉族人将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4.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九十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我们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
材料二
京兆尹(官名)慕容垂(人名,鲜卑族人)对苻坚说:“弱小被强走吞并,这是很自然的事,陛下威振海外,雄兵百万,小小的东晋,竟敢违抗你的命令,怎能让它存在!”
材料三
苻融(人名,前秦贵族)说:“鲜臣说不可伐晋,都是忠臣,因为鲜卑、羌都把我们当作仇敌,经常找机会报复,现在轻易讨伐东晋我害怕不仅讨伐不成功而且后患无穷。”
材料四
石越(人名,前秦贵族)说:“东晋有长江天险,并且老百姓都归附朝廷,这时不可以进攻东晋。”
(1)材料一中,苻坚的话流露了一种什么情绪?它将对战争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三、四中,三位大臣的话是否都是忠言?试加以分析。
(3)淝水之战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课后深探究
6.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某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
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革故鼎新】
材料二
(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试举三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你哪些启示。
史料拓展
北魏孝文帝迁都
北魏孝文帝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孝文帝亲自率兵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就趁着这场大雨出来阻拦进军。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让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到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参考答案】
课前感新知
1.苻坚
东晋
2.前秦
3.鲜卑族
4.汉语
5.北魏
6.北朝
7.西晋
汉语
孝文帝
文化
8.中华民族
隋唐
多民族
课内夯基础
1.C
2.A
3.B
4.A
5.A
6.D
7.A
8.(1)答:各族人民生产方式、习俗风尚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
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
(2)答:此观点不对。因为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对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的贡献为标准。
课外提能力
1.C
2.A
3.D
4.C
5.(1)答:骄傲自大。骄兵必败。
(2)答:苻融,石越的话是忠言,因为他们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前秦统治内部的危机和东晋的优势,这对战争决策者有益。慕容垂之战别有用心他希望前秦失败,从而摆脱其控制。
(3)答:中国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状态。
课后深探究
6.(1)答:洛阳。巧妙地冲破旧阻力,最终实现迁都大计。
(2)答:改汉姓、学汉语。
(3)答:从服饰、食物、通婚等方面举三个实例即可。
(4)答: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碍时,我们
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