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0年2月,陈望道在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给指导长江以南建党活动的领导人审阅。这一领导人是( )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周恩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二七”惨案留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
A.
工人运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相结合
B.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D.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引自《中共党史资料选编》)。这说明(?
?
)
A.
五四运动因十月革命而起
B.
中共建立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C.
工农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
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你知道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关的是哪次会议吗?(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
A.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
上海工人总罢工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对这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
成立中国共产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这种“新”在1922年的表现是(?
?
)
A.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C.
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
实现与国民党的合作
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的内容的是(?
?
)
A.
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
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C.
选举了中央局书记
D.
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描述:“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它的诞生(?
?
)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
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二、材料解析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如图图片.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二反映的变革发生于材料一中的哪一阶段?(填字母)为什么被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如图的B段中,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从弱到强,从幼年到成熟,历经风雨,从挫折中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摘编自陈收秀《劳动者的觉悟》(1920年5月)
根据材料一可知,1894-1919年我国工人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什么科学理论?
材料二中陈独秀为什么说“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材料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注: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模式。
--摘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俄国革命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共产党诞生之初确定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谁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时有50多个党员,到中共十九大时全国有近9000万党员。今后你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具备哪些品质?
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种种磨难,不断地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探求各种救亡图存之路。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材料二: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孙中山先生开启这一“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鲜明旗帜是什么?请写出两位“新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分析材料三中“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故选:C。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答案】D
【解析】据题干“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一大相关知识的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一大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给指导长江以南建党活动的陈独秀审阅。陈独秀、李汉俊将译稿校阅一遍后决定出版单行本,于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秘密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的印刷所,承印陈望道译的《宣言》,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的壮大、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成立条件的识记情况,需要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4.【答案】C
【解析】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二七惨案”的相关史实。京汉铁路工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七惨案”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题干大意是,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他们还在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认为这是革命的光明前途,因此开始做工人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备条件,也就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在工人群体中建立基础。故B正确。
A.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因为巴黎和会,故A错误。
C.题干信息与农民阶级无关。且中共早期的组织,都是从事工人运动的,而不是农民运动,故C错误。
D.这是对题干信息的不准确理解,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选项A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C排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7.【答案】A
【解析】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相关史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并结合所学知,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掌握《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知识。
9.【答案】D
【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十三名党员参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1922~1923年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要求识记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并为此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在中共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故B符合题意。
A.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从1927年的南昌起义开始的,故A错误。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在1923年,故C错误。
D.中共实现与国民党的合作是在1924年,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要求识记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ACD.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的纲领,指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故ACD符合史实。
B.中共一大没有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故B不符合史实。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1936年,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A错误。
B.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
B错误。
C.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C正确。
D.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小题1】B段;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小题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小题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史实。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影响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和意义。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小题1】逐渐增加;马克思主义。
【小题2】因为工人阶级创造了财富,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础。
【小题3】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
【小题4】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等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15.【答案】【小题1】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小题2】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小题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或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过程和意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是近代中国人民挽救中国命运的努力,使中国避免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掌握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过程和意义。
第2页,共11页
第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