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自由落体运动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C.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可能不一样大
D.
g值在两极处小于在赤道处
下列图像中能够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规律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为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得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里的空气被抽出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得一样快
D.
玻璃筒里的空气被抽出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得快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刻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
20
s
B.
0.30
s
C.
0.10
s
D.
0.04
s
我国空降兵装备新型降落伞成建制并完成超低空跳伞。如图所示,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大小为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则(
)
A.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
m,相当于从2.5
m高处自由落下
B.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
m,相当于从1.25
m高处自由落下
C.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
m,相当于从1.25
m高处自由落下
D.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
m,相当于从2.5
m高处自由落下
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
B.
小球在下落的第一个1m、第二个1m、第三个1m高度所用时间之比为1:2:3
C.
小球在下落的第4s内的位移大小是80m
D.
小球在下落的第4s初的速度大小是30m/s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做匀减速运动,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
A.
1<<2
B.
2<<3
C.
3<<4
D.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③、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无关
④、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⑤.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⑥.下落过程中,物体每秒速度增加10m/s
⑦.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A.
①③⑥
B.
②⑥
C.
③④
D.
⑤⑥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两次经过同一窗户下边线的时间间隔为,两次经过同一窗户上边线的时间间隔为,不计空气阻力,则窗户的高度为()
A.
????
B.
C.
D.
二、计算题
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5m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1.50s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2)木球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3)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游泳池水的深度.
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五滴正欲滴下时,第一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三滴与第二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水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如图所示,A、B为两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光电门,在光电门A正上方的O处有一边长为的正方形铁片自由落下,铁片下落的过程中底边始终水平.已知铁片通过A、B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若将铁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铁片通过光电门A、B的瞬时速度大小;
???????铁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
点与光电门B之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将质量m=0.2kg的小球,从地面上方h=0.8m处以v0=3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求:(g=10m/s2)
(1)小球能到达离地的最大高度H.
(2)从抛出到落地,共需时间t.
从距地面45
m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当第7个小球刚释放时,第1个小球恰好落地.求:
(1)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Δt为多大?
(2)该时刻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的距离是多少?
(3)第2个小球落地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B
2.B
3.C
4.B
5.
C
6.D
7.A
8.C
9.A
10.A
11.解:(1)设木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
由运动学公式得:h=gt12,
解得:t1===1s;
(2)木球入水时的速度:v=gt1=10×1m/s=10m/s;
(3)木球在水中运动的时间:t2=t-t1=1.5s-1s=0.5s,
木球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m/s2=20m/s2,
游泳池水的深度:h′=t2=×0.5m=2.5m;
12.解:(1)设滴水时间间隔为t,
则第三滴与第二滴已经下落的时间分别为2t,3t,
由题意有,
代入数据得t=0.2s,
第1滴已经下落的时间为4t,
则屋檐的高度为;
(2)水滴过窗子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1)此屋檐离地面3.2m高;(2)水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是5m/s。
13.解:(1)由得铁片通过光电门A、B的瞬时速度大小
(2)铁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满足
解得t=1.6s
(3)O点与光电门B之间的距离为
解得:H=51.2m
14.解:(1)上升的最大高度:
离地的最大高度为:H=h+h′=0.8m+0.45m=1.25m
(2)上升时间为t1,则
下降时间为t2,则
所以t=t1+t2=0.8s
15.解:(1)设第一个小球下落到井底用时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h=gt2可得:
t==s=3s;
则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T=s=0.5s;
(2)每个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第2s内位移x2==m×10×12m=15m
(3)第2个小球落地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解得第3个小球已经运动了5T,第5个小球运动了3T
两者高度差为△h=h3-h5=g(5T)2-g(3T)2=(25T2-9T2)=20m;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