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学习目标
看到以上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新课引入
知识点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新课讲解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认识身边的灾害
1.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天文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
2.自然灾害的分类
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干旱、洪涝、
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
3.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
(1)气象灾害
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不是西北地区?
广西河池因干旱“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期干旱的侵袭下,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只剩下狭窄的细流。
洪涝灾害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中下游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台风灾害。
台风带来的影响:
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台风
台风云图
台风中心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若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
℃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
℃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
(2)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
地震
分布
①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滑坡
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
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概念: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知识点二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产生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干旱、洪涝、
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干旱、洪涝、
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危害大
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干旱、洪涝、
台风、寒潮
地震、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
异常变动
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危害大
频次多
气象灾害的分布
3.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地质灾害分布地区
中国地形的分布
读p56图2.48和p57图2.49归纳填写下表,完成p58活动1、2
自然
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滑坡
泥石流、
南方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多山,坡陡,降水多暴雨,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在某一时间或地区相对集中出现,形成灾害群。灾害群反映了灾害的空间联系性。
自然灾害具有并发性,当某种自然灾害发生
后,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这些自然灾害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自然界中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灾害链,如大灾之后有大疫;气象灾害常常诱发滑坡、泥石流及塌陷,造成更大危害。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
大风
洪涝
海啸
洪涝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
滑坡
P58活动
3.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洪水可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震引发崩塌,在适当的降水条件下,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知识点三
防灾减灾
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有灾害预报、灾害预防和救灾等。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
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
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
防护林。
台风
防护林
1.防灾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
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
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
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
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
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
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
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
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
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2.防灾
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举例
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②太行山绿化工程
③“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⑤农作物的重大病虫鼠害监测网络工程
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⑦草原综合治理工程
⑧易灾牧区防灾减灾工程
⑨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三北防护林的基本概况
三北防护林,是一项在中国北方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2.4%。
台风来袭
室外天线、空调机架、晒衣架等都要检查加固或处理,防止坠落伤人
及时加固危房,防止屋塌伤人
我们应怎样做?
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暴雨来袭
我们应怎样做?
遇到地震怎么办?
认识地震活命三角区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活命三角区
活命三角区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泥石流的预防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住在一楼或者平房,你该怎么办?如果你住在高楼上呢?
如果住在一楼或者平房,应该有序撤到房外空旷处;如果住在高楼上,应该先选择躲在小开间的墙角,随后迅速撤离楼房。
课堂小结
1.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B.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是寒潮重灾区??
C.塔里木盆地是旱灾严重多发地区????????
D.山东是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
随堂即练
2.(2016?荆州)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A
3.影响我国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D?
)?
A.台风???B.寒潮???
C.冰雹???D.旱涝灾害?
4.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B
5.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A
6.(2015?广元)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
A.西部地区
B.东部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
D
7.近年来,全球各地强震不断,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问题。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B.立刻跑向室外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