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方建春)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国两制(方建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7 14:34:2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乡愁》 余光中(1971)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回 家 之 路
——祖国统一大业
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台湾诗人余光中四次
桐庐中学 方建春
2011.10
1992年余光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第一次回到了祖国大陆。当踏上这片熟悉土地上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第一次回家
余老为何会大哭?
他的成行得益于_________政策提出。
心情日志1:
——漫卷诗书喜欲狂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关于“一国两制”你知道多少呢?
①前提?原则?核心?主体?
②形成过程?
③意义?
知识细化、深化
材料二:“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以上均出自邓小平
材料一:“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包含不同的制度,马克思没有讲过这个问题,我们大胆地提出来了,如果我们不这样设想,绝不可能统一。”
①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实践上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心情日志2:
——但悲不见九州同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925年,闻一多在美国
纽约创下《七子之歌》这组
诗,他以拟人的手法将七处
“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
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
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
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
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闻一多·《七子之歌》
——澳门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著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
文中的“他们”指?
闻一多·《七子之歌》
——香港
我好比风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
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dan)着我的骨肉,
嘬(zui)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海狮”指?
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
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
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台湾
“郑氏的英魂”指?
“酷炎的夏日”又指什么?
今天两岸分离是因为?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容不得外国插手!
余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1992年那个时候回到大陆,要得益于“一国两制” ,但当时对“一国两制”依然不了解,而且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他更明确了和理解了这一政策。
第二次回家
余老所说的两件事情指什么?
2002年5月,南京
心情日志3:
——紫荆花开满园春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
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
米字旗降落,一个时代的结束
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
材料一:根据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
材料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久,明确宣布:“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当年11月的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决议,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除去。
1、根据一、二指出中国收回香港的法律依据。
材料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是照顾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材料四: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2、根据材料三和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
问题为什么能解决?
材料五:1995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两年,西方有影响的《财富》杂志发表题为《香港之死》的专题报告,预言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必然会“死亡”。
材料六: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财富》发表了《哎呦,香港根本死不了》一文。文章写到:……这座城市比以前更繁荣,……香港没有死,并且几乎不会死。
3、对《财富》杂志评论态度的转变你作何感想?
2008年夏,已经80岁高龄的余光中做客新浪网,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中有一位赤子情深
的网友问:“余老师,作为海峡两岸关系的见证
者与经历者,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中,给你
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余光中及其夫人第三次回家
根据教材知识,你认为余老可能会说出哪些印象深刻之事?
——人生在世不称意
心情日志4:
——祖国统一大业的阻力
余老“怒”的到底是哪些人?
新闻材料:据凤凰卫视2011年10月5日综合
报道,美国官员在此前一天向国会透露,奥巴
马政府正考量新一轮对台军售,并明目张胆地
说出理由,就是要遏止中国对台湾动武。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上图为他参观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时,模仿
起方祖师的鹤翅掌。当随行人员问及余老的下一
次的回乡安排时,你觉得他会如何回答?
2011年10月10日,余光中携夫人第四次回家
将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
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心情日志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祖国统一大业的憧憬
港澳回归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 海峡两岸的统一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梦想。结合本课的内容,请你为祖国统一大业支支招。
我想对台湾同胞说:_______
对台湾中学生说:________
对台独者说:_______
  对外国反华者说:_______
还想对______说:_______
心灵寄语
简短、精炼
你快回来!
Go Out!
No Way!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 ”,“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等,“‘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
——新华网2011.10.10
根据专题二、三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共两党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江泽民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二: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选自《十六大报告 》
思考:既然我国政府主张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为什么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两者关系如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后者是前者实施的保障。
课后拓展:
1.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2.“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内容是
A.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主  
B.允许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一个中国,祖国统一      
D.尊重港、澳、台的历史现实
“一国两制”的主体部分是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