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质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 )
A.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碳酸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物质M在纯氧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M一定含碳和氢元素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2.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成本、现象明显等特点。如图是微型实验装置﹣﹣井穴板,向其中4个井穴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都显酸性
B.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C.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色
D.上述溶液如果滴加酚酞试剂也变红色
3.根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要使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变红,应在棉花条上滴加的试剂是( )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盐酸
4.下列物质中,几乎不能导电的是( )
A.熔融状态的氯化钾 B.液态氯化氢
C.食盐水 D.硫酸钠溶液
5.某同学从资料中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 )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 )
A.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7.小徐设计了一个探究硫酸铜溶液能否导电的实验,先用适量的蒸馏水将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在广口瓶中,然后连接装置(如图所示),最后观察小灯泡能否发光。下面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应分别补做硫酸铜晶体、蒸馏水能否导电的实验
B.硫酸铜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可以增强该实验的可靠性
D.该实验设计合理,步骤正确、完整
8.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氨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
B.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
C.紫薯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D.若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痛痒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0.可以用来鉴别酸性或碱性溶液的指示剂有( )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蓝色石蕊试纸 ④红色石蕊试纸.
A.只有①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已知明矾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可用于家庭饮水的净化,它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明矾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为K+、Al3+和SO42﹣,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矾水溶液的导电性 (填“良好”或“差”).
三.解答题
12.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捣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2)过滤的目的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和食醋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3)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 (填植物名称)。
(4)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5)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该溶液可能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13.小李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化合物根据导电性的不同,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其中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于是他以食盐、硝酸钾、蔗糖、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为材料,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物质
导电性
状态
食盐NaCl
硝酸钾KNO3
蔗糖C12H22O18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铜CuSO4
固态
×
×
×
×
×
熔化状态
√
√
×
√
√
水溶液
√
√
×
√
√
用“√”表示能导电,有“×”表示不能导电.
(1)由此实验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老师告诉小李同学,用上述装置实验,电解质溶液在导电的同时,在电极a、电极b上都会有新的物质生成.据此判断,这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 能的装置.电极a、b应具有的性质是 .
(3)查阅资料得知,电解质能导电,是由于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阴、阳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如氯化钠在水溶液里会产生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当闭合开关后, 离子会由b向a方向移动.
(4)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一定量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好.据此判断,当闭合开关后,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持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灯泡的亮度会如何变化?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D; 7.D; 8.D; 9.B; 10.D;
二.填空题
11.良好;
三.解答
12.D;得到花汁的浸取液;丝瓜花;粉红;橙黄;AC;
13.蔗糖;化学;在熔化或水溶液中能导电;Cl﹣;先变暗直至熄灭后逐渐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