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04 16:4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常见的碱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2.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下列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Ca(OH)2+CO2=CaCO3↓+H2O
B.CaO+H2O=Ca(OH)2
C.CaCO3CaO+CO2↑
D.2HCl+Ca(OH)2=CaCl2+2H2O
3.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如图所示,根据图完成14﹣15题。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5.在①二氧化碳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 B.
C. D.
7.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2CO3溶液
C.CuCl2溶液 D.NaCl溶液
8.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图象是(  )
A.B.
C.D.
9.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和NaOH B.CO2 和NaOH
C.H2SO4 和Fe2O3 D.H2SO4 和BaCl2
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少量稀盐酸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C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D
除去杂质
向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11.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0%
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操 作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B
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被除尽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溶液仍为红色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一定没有发生反应
12.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A.A B.B C.C D.D
13.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14.烧杯中盛有 x物质,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 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氢氧化铁固体+水
稀盐酸(适量)
B
氯化钡溶液(少量)
稀硫酸
C
氯化铵溶液
蒸馏水
D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适量)
A.A B.B C.C D.D
15.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
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Cu2+
16.关于Cu(OH)2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u(OH)2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Cu(OH)2能与CO2反应生成CuCO3和H2O
C.Cu(OH)2能与盐酸反应
D.Cu(OH)2能与BaCl2反应生成盐和碱
17.在硝酸铁和硝酸的混合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下列有关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8.下列对于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均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若样品部分变质,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二.填空题
19.小红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和医院与化工厂的工作人员访谈,了解到生活中下面一些做法都用到碱,如①烧碱;②氢氧化铝;③熟石灰;④氨水;⑤烟碱等,请在下列做法后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碱。(填序号)
(1)用于制造肥皂的碱   。
(2)作为建筑材料的碱   。
(3)用于鉴定二氧化碳的碱   。
(4)作为中和胃酸药物的碱   。
(5)农业上用作化肥或医药上用到的碱   。
(6)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烟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碱   。
20.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1)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放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金同学在处理含有 H2SO4和 CuSO4的混合物废液时,加入一定量烧碱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蓝色。则上述过程中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22.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2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 3 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或“碱”“盐”)。
(2)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24.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2)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25.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实验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6.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27.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   。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
28.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得到红色溶液的是   (填试管序号,下同);有盐和水生成的实验是   ;
(2)实验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试管内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滴加稀盐酸至mg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   .
四.计算题
29.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 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 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A; 3.B; 4.D; 5.B; 6.D; 7.B;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D; 15.C; 16.C; 17.A; 18.C;
二.填空题
19.①;③;③;②;④;⑤; 20.吸收水分发生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SiO2+2NaOH═Na2SiO3+H2O; 21.2CaO2+2H2O=2Ca(OH)2+O2↑;硫酸钠、硫酸铜。; 22.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NaOH和NaCl; 23.酸;OH﹣; 24.B;C; 25.开始没有现象,之后有蓝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Cu(OH)2↓+Na2SO4;加入NaOH(80份质量)小于生成沉淀Cu(OH)2(98份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NaOH和NaCl。;
三.实验探究题
26.Na2CO3;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27.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28.1、5;3、4、7、8;Na2CO3+2HCl=2NaCl+H2O+CO2↑;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四.计算题
29.玻璃棒、烧杯;0.37%;NaCl、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