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周国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道理论证的说理方法.(重 点)
2. 理解“灵魂”的内涵 . (难 点)
3.了解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高贵灵魂.
走近作者
周国平 1945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守恒》《守望的距离》《妞妞—— 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自学指导(一)
通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笔标出生字词和以下问题的答案.(时间:5分钟)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揭示中心论点?作者又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2.快速阅读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3.你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引用的五个事例?你觉得这些例子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4.你认为标题中的“高贵”一词能否换为“高尚”?为什么?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与前后位同学讨论,为以下问题得出统一的结论: (时间:10分钟)
1. 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的?他们阐述的实质一样吗?
2. “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视为 ‘宗教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个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3.有人认为,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用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论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表达愿望
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练一练(独立完成1-4题)
平庸( ) 缅怀( )
沐浴( ) 萎缩( )
揣摩( ) 嘈杂( )
携带( ) 卑鄙( )
yōng
mù
miǎn
wěi
bǐ
xié
cáo
mó
1.给下面蓝色的字注音
2. 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 请以“我认为具有……特点的人是高贵的”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3. 我们学习过很多与个人修养、灵魂有关的句子,你也一定读过很多有关的内容,请找出一些和大家分享。
4. 课文中说:“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
拓展延伸
与个人修养、灵魂有关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物质匮乏容易救治,而灵魂的枯竭无药可医。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霍金先生虽身患肌萎缩性脊髓索硬化,但仍不懈学习、研究天体物理学,终著成《时间简史》一书。
海伦·凯勒虽失明失聪,但她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向往理想的心,成为美国的女作家、教育家 。
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苦难、他的欢乐、他的勇气、他的高贵的灵魂!“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 ”
芜湖用血告急社会踊跃献血
献爱心踊跃捐款
可敬的捐款者
用手托起一片天空
人们踊跃向印度洋海啸的灾民献爱心
向抗震救灾的捐款箱
一位残疾人艰难的走
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